![]() ![]() ![]() |
|
|
|
2008/07/16 10:23:59瀏覽779|回應1|推薦7 | |
也許媒體為了自己的收視率全部淪為打馬的工具,但民眾可不是這麼盲目愚笨的一群呆子! 政客媒體只會吵只會講可以上版面的東西,所以天天談物價,所以天天說石油。以為沒有人關心新政府的競選支票有沒有兌現,這點,枱面上的人你們就大錯特錯了!人民不是你們所想的無知的投票機器,人民經過政黨輪替後已經自己學會分辨什麼是是什麼是非。 新政府上路不到六十天,金管會很快的就要鬆綁台資銀行業者直接登陸設分行或子行,很快的又要兌現第二張大支票,那就是企業登陸投資鬆綁40%的上限。 個人是大聲叫好! 根留台灣,利用外地的廉價生產力創造與世界同步競爭的平台,將營業利潤匯回台灣,這是一個多麼優質的企業競爭環境啊。台灣如果要取代香港成為亞洲金融中心,成為亞洲的工商展覽中心,取代上海成為跨國公司亞洲企業總部,大幅度的開放絕對是必要的。 開放與鬆綁不僅可以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人民的平均所得也會大幅提升,過去為了討生活在大陸工作的台灣人民也會陸續回流,國際人才在台灣流通,台灣人民才會自覺的提升自己的競爭力,台灣就會成為培養同時具有中文以及外文能力的人才搖籃。 這對於台灣的將來只會更好,絕對不會更差! 我不管充滿意識形態的台聯怎麼說,因為台聯是一個從骨子裡到表皮都是政治意識形態的政黨,只是談到大陸就反對,只要提到開放就反對,他們的恐嚇言論騙不了我。 因為什麼都是假的,只有賺到的錢才是真的。 企業將總部設在台灣,稅繳在台灣,政府用特別的稅法吸引台商將錢回流台灣而不是第三地,然後把剩餘資金拿去大陸投資,看起來好像台灣的工廠會減少,工作機會會減少。但別忘了,一個國家要轉型,台灣要從開發中國家進升到已開發國家,服務業的比重本來就應該要維持在至少75%以上的水準,剩下的才是農工製造等行業。服務業除了一般所知的觀光餐飲外,金融服務,科技服務,物流服務,人才服務,從硬體的服務要軟體的服務包羅萬象,到時還怕沒有工作嗎? 一旦政府大幅度開放,外資企業進入台灣直接投資也好間接投資也罷,台灣的工作機會不會減少反而需求會一下子爆增。試著想想看,如果五年內亞洲的跨國企業總部全部移到台灣,台灣的就業前景會是多麼的光明? 台灣現在有幾兆的資金存放在英屬群島,新加坡以及香港等地,等到政府將法令修改免除匯回台灣的10%手續費以及降低遺產稅率,我相信百分之百這些錢會全部回到台灣。再加上台灣的銀行業者可以享受與外商銀行一樣在大陸競爭的條件後,台灣銀行業的操作將更為活躍,台商沒有理由不把錢存放在台資的銀行。 到時受惠的只有台灣,絕對不是大陸;到時獲得更多工作機會的只有進步努力的台灣人,絕對不是跨海來台灣從事基層工作的外藉勞工;那時台灣人還需要煩惱股市嗎? 鬆綁吧,開放吧!台灣。 過去的好機會我們沒有把握到,現在該是自己創造機會的時候了。期待政府大鳴大放的開放性政策,期待政府將來公共工程採行國際標,期待政府與世界接軌讓台灣早日達到成為亞太金融轉運中心的目標。 別管政客,別管媒體,政府的政策有沒有落實,人民可是一雙雙眼睛盯著看的。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