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5/23 10:24:44瀏覽3227|回應2|推薦11 | |
這句話其實問的是台灣人民而不是馬政府。 我想很多的民眾大概都感受到這 就拿我因為工作最常去的香港來說,兩年前我在香港的茶餐廳吃早餐,一個套餐「牛肉意粉+奶茶」大約是港幣28-30元左右大約等於當時台幣110元。今年一月,去同樣的地方吃同樣的東西,套餐已經變成42元,漲幅是多少?各位自己算看看。而香港四星級酒店的房價也從兩年前的平均港幣850元漲到現在的1,000~1,100之間。為什麼?原因無它,只因為香港政府早就接受了國際高油價並且做了適當的準備。去年開始甚至包括今年香港已俏俏調整了薪資,一方面是抵抗澳門工作機會的挖角,另一方面就是為了要抵抗通貨膨脹所導致的「變向減薪」。就在去年物價上漲最兇的時候香港特區政府通過了還稅於民的特殊法令,也就是將政府多餘的稅收退回每位繳納稅款的香港市民口袋,讓市民突然有一筆錢可以支付日常生活的急用以及刺激市民的消費意願。 更別提中國大陸的9%通膨以及其他亞洲各國如南韓等地的物價上漲率,首爾甚至一舉超英趕美成為物價生活支出最高的城市。所以相對各國來說,台灣的物價水準,漲幅,房市等等都算是亞洲各國中比較起來低的。 台灣物價上漲沒有那麼厲害絕大部份的原因是因為過去三年來台灣政府從不認真去面對國際原油漲價,一昧的為了討好選民過份的壓制油價水電費結果使得國營事業的這些機構虧損連連,政府拿出一大筆錢來補貼國營事業的損失之後變成沒有錢做國內的建設投資。所以當我們看起來表面上台灣的物價還算平穩,卻因為沒有國內投資的關係,就業機會沒有增加,沒有國內消費的關係使得國內的平均薪資也就沒有調整的理由,但是物價還是持續的波動,結果造成了國人的薪資變向的減薪了。所以當一碗麵從30元漲到40元的時候大家就直呼受不了!因為物價上漲了3%但工資卻連1%都沒有調整,難怪大家會叫苦連天。 不過這些都還只是台灣在沒有順應國際油價調整之前的情況喔! 昨天劉內閣大概點出了幾項重要的方案來因應調整油價水電價後的物價上漲情況,其中除了補貼以及做基礎建設外,我覺得劉內閣必須注意到幾點。 第一、 補貼大眾運輸工具方面: 國內尤其是都市地區的計程車數量是否過多?光是一個台北市計程車就多到連巷子裡隨便站一下就出現一台,問題是眾多的計程車當中絕大部份是空車,車輛太多結果導致計程車從業人員的平均收入短少,所以又將成本反應在起跳價格上,受苦的又是民眾,這種問題難到不需要解決嗎? 再者,國內計程車司機的品質良莠不齊,我們一直以來沒有做好把關的機制,不但偶爾傳出計程車司機犯罪搭車朋友怕怕怕的,更重要的是品質不良的司機以及車輛使得來觀光旅遊的外國友人對台灣留下不好的印象,得不償失。 除了台北以及高雄這兩大都市有大眾捷運系統供市民利用,台灣大部份地方民眾的習慣是騎摩托車,很多地方甚至連坐公車都很困難!因為偏遠的鄉鎮市公車因為賠錢都不跑了,所以如果沒有分別的補貼大眾運輸工具,那麼又等於是把錢全部拿去補給了大都市的民眾,但實際上最需要的偏遠地區民眾卻永遠享受不到政府給予的好處,這對嗎? 政府是否應該考慮將稅收較少的地方公車收歸國有,讓這些偏遠地區的人民不用擔心因為車輛公司倒閉而面臨沒有車可以坐的痛苦?或者以鼓勵的方式每個月按照公車的哩程表來給予實質上的補助,讓公車業者不要因為虧損就放棄山區或偏遠地區的民眾坐的權利。 舉例來說台東有許多山區的原住民朋友居住的部落是沒有公車路線經過的,就算有可能一天只有兩班車一早一晚,中間如果他們需要到台東市區只能騎大約四十分鐘到一小時的摩托車,如果沒有車的人就要花500-800包計程車。原住民基本上的生活都有問題了,連下個山買東西還要先支付如此高額的成本代價,合理嗎? 請政府好好思考一下,你是否把好處全補給了不那麼需要補貼的人,而真正需要你幫助的,你卻忘了? 第二、 以國內投資增加就業機會: 我個人認為這應該放在中長期來思考而不是現在解決燃眉之急 的辦法。畢竟民眾沒錢生活是迫在眉稍的事情,它不會發生在一個月或三個月之後,民眾沒有錢現在就是個事實,用工作來賺錢是治本,但目前治標比較重要。 除了用擴大國內投資創造就業機會之外,在短時間之內政府應該要想辦法來實質上的補貼生活水平在貧窮線也就是所謂中低收入戶的家庭,同時間開放國內許多閒置的農地讓農民開始耕作,發放國內儲存的米糧給這些急切需要政府伸出援手的家庭,每戶每月補助2000元買菜以及家庭生活用品。如果可以甚至不妨考慮針對中低收入戶家庭實施一路從小學到大學只要學習成績平均在七十分以上的學雜費全免,未達七十分的免學費雜費自理,甚至平均達九十分以上的政府全額補助出國留學,如此一來不僅做實質上的幫助,更重要的是你讓這些孩子有向上進求的機會,書讀的好將來競爭力就大,就有比較多機會去改善生活。 最後政府勞工部門應該代表勞工與資本主談判,請他們因應通膨調整員工的薪資,最起碼藉由薪資的調整使員工不致於感受到太大的物價上漲以及經濟壓力。政府必須說服國內企業家,因為政府往後的經貿開放政策加上陸續投入的國內公共工程投資,企業家往後的獲利只會增加絕對不會減少,加上國內股市的看好,公司市值會一路上升,在種種有利條件的加持之下,我相信國內的企業家在前景看好的情況之下是可以接受做一定程度的工資調整的。 第三、 節能教育以及環保稅的課徵 政府有義務且有必要對民眾進行教育,教導民眾面臨全球通膨的 危機時要如何節約能源,除了減少支出更可以保護地球。政府也要對發展環保科技的業者,學校以及研究單位做全方面的支持,請他們儘快發展出適合國內使用的節能產品甚至可以外銷。而對於在各方面響應環保和節能的廠商或個人都應給予獎勵,例如使用太陽能的房子、使用雨水循環系統的社區、利用風力發電的廠家以及回收資源最賣力的個人等等。 再者政府一定要對高污染高二氧化碳排放的廠家課以環保稅,並且嚴格管控監督他們使用水電的情況,如果超過一定的標準就一定要把他們的水電費提高百分比,迫使廠商們使用環保標準的系統來作業。唯有如此這些廠商才有辦法達到在全球因為京都條約後要求的環保標準制度,產品才不會因為未達標準被簽約國退貨或賣不出去,也算是輔導產業轉型的一種好方法。 今天洋洋灑灑列出了那麼多其實主要的目的是在提醒台灣的人民對於即將來到的高物價時代做好準備,更期許新政府做好完整的配套措施來因應一切可能發生的變化。更重要的希望新政府一定要老實的跟人民告知國家目前面臨的困境,不要像前一個政府一樣天天用假數字和假資料來騙老百姓,結果大家像活在井底的青蛙一樣永遠不知道外頭發生了什麼事,等到一跳出井才知道原來全世界早已變了樣,只有我們自己還活在井底的天空之下。 絕對要照顧生活有困難的家庭,他們才是這波物價上漲潮中最大的受害者!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