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015大員月津漫旅.古月照津城。
2015/06/07 08:48:27瀏覽524|回應0|推薦17

  一覺醒來,今天太陽沒有很烈,繼續北上之前,依瑜昨晚的提議再度遊月津,晚上所見的光芒跟白天看見的光亮真的很不一樣。

  我們把車停在鹽水區公所旁,市區就在前方,首先經過的是修德禪寺。創立於民國八年的修德禪寺如今只剩重修過的紀念性涼亭,禪寺新舊地址也不一樣了,雖然整修過後的禪寺看起來就是一座小公園的概念,還是有些唏噓。




  對於古董建築的殘念,立刻就在幾步路之外的老街小巷與八角樓獲得撫平。



  鹽水老街吸引人之處就在這些懷舊氣氛依然濃烈的巷子裡,如王爺巷,區公所也配合月津港燈節在老街巷弄裡擺了些裝置藝術,說真的,有些裝置藝術具有畫龍點睛之妙,也有的徒生突兀之感,我就不覺得巷弄裡出現一座熊熊公園很恰當。


  瑜說,別老人家了啦你、有這種東西才會吸引年輕人走進來呀!



  來到八角樓。

  創建於清道光二十七年的八角樓是鹽水地區最具名氣的老建築,為葉連成商號一家的主屋,更是全台閣樓宅邸的經典作品。參觀八角樓的過程中,我一再對古早年代的精湛工藝敬佩著,窗櫺雕花或樑柱精畫都是難得一見的極品,其中,側門門額那兩朵菊花石據說還是日本皇室住過才配擁有的徽紋。




  在我於現場看到這段說明之前,我就對那兩枚菊花紋很感興趣,若日本皇室成員真的來這兒住過,我一點也不會訝異,畢竟鹽水市街最具規模與氣派的建築物,早年非八角樓莫屬。即便如今,也還八角樓莫屬。



  不若我為了給八角樓拍到全景而幾度更換拍照角度,瑜拿起RE輕輕鬆鬆就在門前小庭院將整棟建築攝入,瞧我羨慕得要命,她吃吃笑了。


  我們在點心城簡單用餐後,繼續往康樂路走下去,來到永成戲院。



  民國三十四年建立的永成戲院前身是永成輾米廠,雖然日治時期輾米廠主人黃直先生因商跟日本官員互動良好,但二戰期間輾米廠遭到相當大的毀損,其後,黃直先生將輾米廠改建為戲院,搖身一變成為鹽水地區政商名流聚會的最佳所在;這間戲院一直挺到二零零零年才正式歇業,如今經過政府改建成為在地的新文創駐點,不僅視活動播映二輪電影,也邀請各地藝文團體前來演出,落實豐富在地人文的精神。




  我很羨慕鹽水有這樣的一座戲院,不用播放院線且充滿藝文氣息的空間,龍潭市區也有一座退役的老二輪戲院,但現在就放在那裡讓它長菇,若我有能力,絕對會將其購下改建,繼續播映二輪片也好、三不五時安排藝文表演活動也很讚,就是僅只於夢想。





  我們在木造戲院內流連忘返,我拿起相機不停地拍,她倒是比較仔細瀏覽戲院裡的古老物件;戲院重新開幕前經過整修,部分木製物品,例如屋頂和窗戶不是當年留下來的,可也有不少東西真是陳年舊物,值得細細品味。




  坐在戲院正中間,瑜彷彿回到過去時光,她靜靜坐著,我也悄悄拍下照片,迷幻的好看。





  離開戲院,終於回到昨晚遊覽的月津港親水公園。


  夜晚看到的繽紛花燈到了白天褪去色彩,平凡得很,我一度懷疑這是昨晚去的地方,看了看水岸裝飾沒有太大吸引力,我們往橋南老街的方向走,準備繼續老街之旅。



  非假日的橋南老街顯得古樸,但見兩側店家琳琅滿目,不難想像例假日時的熱鬧。瑜和我都不喜歡在人多的時候外出旅遊,但就得接受非假日來到景點卻發現店家幾乎都沒開的窘境,倒也還好,至少我們現在不餓,逛逛沒有人的半商業老街也是一種趣味。


  另類黃金雨的現蹤應該是我們在橋南老街所遇到的小小驚喜,瑜指著「亭仔腳」的橫額,笑說來到老街總要找個特別的標記拍拍。




  不一會兒,我們走出老街了,沿著南門路接中正路走到鹽水橋邊,月津港舊址的木棧平台讓人心曠神怡。剛剛走路過來時,有個不良中年騎車經過時還對瑜喊說水姑娘哦,她有些怕怕,我拉緊她的手安撫道,人家沒看過台北來的這款漂亮女孩兒,不要理會就好;她扯住我的衣角,嬌聲說什麼漂亮女孩啦……



  這時,對面街角給我們看到一間清涼,水龜伯豆花。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hiow&aid=24094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