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漢土真正沙門第一人:朱士行
2013/09/29 08:38:42瀏覽476|回應4|推薦4

@漢土真正沙門第一人:朱士行
朱士行
是曹魏時代穎川地方的人。少年出家,恰當嘉平中(公元249-253年)曇柯迦羅傳來僧衹戒本,並創行羯磨受戒,所以他依法成為比丘,和在他以前僅僅以離俗為僧的有別。從這一點上,後人也將他當作漢土真正沙門的第一人。...

他出家後,專心精研經典,當時譯本最流行的是"道行般若經",他在洛陽便常常講它。

但因為"道行般若"的傳譯者理解未透,刪略頗多,脈絡模糊,時有扞(ㄏㄢˋ)格。他慨嘆大乘裏這樣的要典竟譯得不徹底。就發誓奮不顧身要向西方去尋找原本,來彌補這一缺憾。于甘露五年公元:260年由長安西行出關,渡過沙漠,展轉到了大乘經典集中地的于闐。他果然得著"放光般若"的梵本。(90章\60餘萬字\合二萬餘頌)。因受到當地聲聞學徒的種種阻撓,未能將經本很快地送出,直到公元:282年,才由他的弟子:弗如檀(意譯:法饒)送回洛陽

又經過了十年,公元:291年,才在陳留界內,倉垣水南寺由無叉羅和竺法蘭譯出

朱士行本人終身留在西域以八十歲病死。...

從漢僧西行求法的歷史看,朱士行可說是創始的人。當時去西域的路十分難走,又沒有人引導,只憑一片真誠,竟達到了目的。此為法的熱忱是可以和後來的法顯、玄奘媲美

他求得的經典雖只限於"放光般若"一種,譯出仍不完全,但對於當時的義學影響卻很大。所以翻譯之後即風行京華,凡有心講習的都奉為圭臬。中山的支和尚(名字不詳)使人到倉垣斷絹謄寫,取回中山之時,中山王和僧眾具備幢幡,出城四十里去迎接,可謂空前盛況。一時學者或者加以注疏、或者從事講說、都藉著"放光般若"來弘揚般若學說。
.......
朱士行求法故事動人......

2013.09.29. \翻攝自:民國85年五月靜修閉關期間 \ 閱讀"摘要"筆記 \ 第325頁 \ 詳文見:呂澂著:中國佛學思想概論

註:
1.四姓出家歸一:始自道安法師創制。

2.靜修閉關期間三個月:時佛誕2540年
民國85年03月05日~85年06月05日止(農曆丙子年肖鼠正月十六日驚蟄星期二 ~ 四月二十日芒種星期三)。地點:慈光山人乘寺文殊院芝蘭精舍。由文殊院護持。共住\別修:素法師。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higlfs&aid=8745819

 回應文章

佛法應當在漢地流傳,經書就不被火燒
2013/10/04 17:38

朱士行--中國獨佔兩個第一的僧人
http://www.newsancai.com/index.php/big5/traditional/276-harmony/19171-2009-11-17-03-30-52.html
......
于闐修習小乘佛教的僧眾稟告國王說: “漢地僧人想以婆羅門書惑亂正典,應該加以禁止。”于闐國國王不聽朱士行的解釋,朱士行只好要求燒經以證明經書之真偽。國王同意了。於是國王下令在大殿前堆起柴火。在燒之前,朱士行發誓說:“如果佛法應當在漢地流傳,經書就不被火燒。如果不是這樣,那就任憑處置。”話音剛落,經書已被投入火中。令人驚異的是,火滅后經書上一字未損,連封皮的皮牒也完好如初。人們紛紛稱其神感。於是,.......
朱士行80歲在於闐圓寂。他堅毅的精神、高尚的品格和深厚的佛學功底使他受到了于闐僧俗的崇敬。人們按照印度佛教對待高僧遺體的習俗,將朱士行的遺體火化。但令人驚異的是他的身體依舊保持完整,不能被燒毀。眾人不知道他是否真的修成佛,身體才這樣。於是有僧人祈禱說:“如果真的修成了,遺體當毀敗。”果然,其身體應聲碎散。僧眾將其遺骨拾起建造了一座佛塔專門供奉。


S.F.果樂法施F.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3/09/29 12:28

部份摘錄放光般若經\ 卷第一 \ ...舍利弗白佛言:「云何菩薩畢報施恩?」佛告舍利弗:「菩薩不報施福。何以故?本已報故。菩薩常施,持何等施施諸善法?何等善法?十善之法。從十善之法上至諸佛世尊之法,十力、四無所畏,具佛十八法,以是為施與。」 
舍利弗白佛言:「菩薩云何與般若波羅蜜相應?」佛告舍利弗:菩薩當知色與空合,是為應般若波羅蜜。當知痛想行識與空合,是為應般若波羅蜜。當知眼耳鼻舌身意與空合,......舍利弗!如是空合最為第一。行空菩薩不墮聲聞、辟支佛地,淨佛國土、教授眾生,疾成至佛。
舍利弗!諸所有應般若波羅蜜無過,是應最尊、第一應、無上。所以者何?為是空、無相、無願、無上正真應故。舍利弗!如是行者,當知是菩薩已受莂,近於道場。如是行者,為不可計阿僧祇人而作益厚。菩薩亦不念言:『我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亦復不念:『諸佛世尊當授我莂。』
亦不念:『我受莂不久,當淨佛國土。』亦不念:『我當成至佛而轉法輪。』所以者何?與法性一體無有別亦不見有法行般若波羅蜜者亦不見諸佛有所說為阿耨多羅三耶三菩者。何以故?菩薩行般若波羅蜜,初不見有生眾生相,亦不見滅眾生相。何以故?一切眾生初不見起滅故。一切眾生不見有生,尚不見有生滅,云何行般若波羅蜜?菩薩作是行者,為行般若波羅蜜。不起眾生相,不空眾生相,不見眾生行,不別眾生行,是為菩薩行第一空行。...


=眾生病故我病;心淨即國土淨=pure-land日新又新

增一阿含:四姓出家,同稱釋氏
2013/09/29 11:30

道安法師創制 : 出家釋子四姓出家,同稱釋氏。如四河入海,無復河名。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87%8B%E9%81%93%E5%AE%89 維基百科 )
釋道安(312年-385年),俗姓衛,常山扶柳(今河北冀縣)人,魏晉南北朝時代著名高僧,凈土宗初祖慧遠之師,是中觀般若學在中國的先驅,對中國佛教的發展作出特殊貢獻。鳩摩羅什推崇他是「東方聖人」,在當時有「彌天釋道安」的美譽。
確立釋姓 \ 參見:釋姓
 
佛教初期魏晉沙門,以師為姓,故姓各不同。道安以為,根本導師乃釋迦世尊,故「以釋命氏」。後來譯出《增一阿含》,果有「四河入海,無復河名;四姓出家,同稱釋氏」之語,因與經典相符,故中國僧人以「釋」為姓遂成定制,至今已一千六百餘年。 「增一阿含經」對於佛教沙門通稱「釋姓」的說法其實有待商榷,因為當時從印度前來中土的僧人沒有人冠以「釋姓」,菩提達摩、佛澄圖、鳩摩羅什…等等皆是。是故,出家人改姓為釋應該是道安大師個人的創見,並不是佛陀當時的作法。

http://blog.udn.com/soapberry/1210300 中國佛教的奠基人:道安法師


S.F.果樂法施F.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3/09/29 09:03

法寶得不易 法寶難思議 法寶當珍惜     

自心 自性 法寶:覺、正、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