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支婁迦讖(ㄔㄣˋ)譯經
2013/10/06 10:06:00瀏覽994|回應0|推薦2
@支婁迦讖(ㄔㄣˋ) 譯經
支婁迦讖(ㄔㄣˋ)譯經:  (p:316呂澂著\中國佛學思想概論)
1.般若道行經十卷
2.般舟三昧經二卷
3.首楞嚴經二卷(缺),以上三經年代可考。
4.(似)阿闍世王經二卷
5.(似)寶積經(一名:摩尼寶經)一卷
6.(似)問署經一卷
7.(似)兜沙經一卷
8.(似)阿閦佛國經一卷
9.(似)內藏百寶經二卷
10.(似)方等部古品日遺日說般若經一卷
11.(似)胡般泥洹經一卷
12.(似)孛(ㄅㄟˋ)本經二卷(以上四經缺)
13.屯真陀羅所問如來三昧經一卷
*阿闍世王經
1.異譯本題名:文殊普超三昧經
2.問署經也作:文殊問菩薩署經
3.內藏百寶經
4.首楞嚴三昧經:都以文殊為中心而發揮"文殊般若"的法界平等思想
*文殊對於大乘傳播的重要關係。(民國85.05.15.芝蘭精舍靜修 閱讀筆記摘要)  


------------------------------------------------------------------------------------------------------------------

(2013.10.06.再讀補述\詳見p:316-318支婁迦讖\中國佛教思想概論\呂瀓注)

支婁迦讖簡稱支讖,是後漢桓帝末年(公元167年頃)從月支來到洛陽的譯師。他通曉漢語,除了獨自翻譯而外,有時還和早來的竺佛朔合作。他譯經的年代是在靈帝光和、中平年間(公元178-189),比安世高稍遲;譯籍基本上屬於大乘,而又是多方面的;可見他的學問廣博,思致幽微。後來竟不知所終。

支讖譯籍裡比較重要的[般若道行經] 和[般舟三昧經],原本都由竺佛朔傳來,而支讖為之口譯。那時候的翻譯,因有安世高為之先導,遣詞造句上都已取得一些經驗,譯文比較順暢,令人讀來有[審得本旨]之感。不過譯的總方針依然是[敬順聖言,了不加飾]要求盡量保全原本的面目。後人辨別他的譯文,仍用[辭質多胡音](即多用音譯)為一種標準。支讖譯籍的種類恰恰和當時安世高所譯的相反,幾乎全屬於大乘,可說是大乘典籍在漢土翻譯的創始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higlfs&aid=8869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