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飛翔在海面上的紙飛機-47
2010/12/19 14:00:25瀏覽299|回應0|推薦0

寫在章之前:許多父母親遇到孩子叛逆時除了傷心痛苦外可能還埋怨孩子,其時我希望父母親們還有可以一個選項,跟孩子一起好好研讀這個社會法規:少年事件處理法  修正日期  民國 94 年 05 月 18 日 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C0010011

值班警察先生對著翠美說:「能麻煩妳在旁邊等一下嗎?」

翠美趕緊低頭說:「好!」

不敢多說話的翠美趕緊走到信銘身邊安靜的坐下,一雙眼睛忘了用埋怨的眼光盯著信銘,不長不短的時間裡警局裡來來去去一堆人,有人拎著現行盜竊犯進來,每個被警察拎進來的人都像是個小綿羊似的不吭不聲的,但是有些未成年的家長一來到警局還先聲奪人似的大罵自己的孩子,可是罵來罵去也搞不清楚是罵自己的孩子還是罵警察多事抓人,弄到最後孩子也被家長的態度搞毛了,一場家庭紛爭就活生生在警局裡上演,原本的小綿羊變成鬼哭狼嚎,翠美有點驚訝著這是現在親子互動方式嗎?但是這似乎還不夠經典,已經很熟練這種狀況的警察先生,有如家常便飯似的態若自然,翠美心中則呆若木雞般不知該如何是好,在過了一段時間當衝突慢慢緩和後,警察先生還是把那對父子拉進去作筆錄,這時候翠美心中就想著:「還不是一樣要做筆錄。那還浪費時間吵架幹嘛!那個爸爸一進門就喊著我很忙你還搞我,這不是給孩子很不好的想法嗎?事情遇到了總是要好好面對,在孩子面前跟人吵架,不就等於教孩子跟人吵架,父母親在孩子面前絕對是個最大的模仿對象,這樣子教導孩子負面的作法真的不太好。」本來翠美心中滿腔火氣的,這時候也消了下去。

時間又不知道過了多久,翠美在等待的時間不忘偷偷望著信銘,只看到他低頭不說話,難得這麼安靜的樣子,讓翠美心中也覺得安慰下來,如果可以就讓她們母子好好安靜地待在這裡吧!翠美不想多想著甚麼!既然事情已經走到這地步也只能好好走下去。

值班警察突然走向翠美母子說:「不好意思!妳先來還讓妳等那麼久,做完筆錄妳就可以帶孩子回家去了。」

翠美連忙搖頭說:「沒關係!他們比較忙讓他們優先。」

值班警察笑說:「是呀!他們比較忙,現在的父母親都太忙了,忙到好好跟孩子做下來聊聊都沒時間。」

翠美露出尷尬的笑容說:「是呀!」

值班警察轉向呆坐在一旁的君彥說:「妳媽媽的手機轉語音信箱,家裡的電話沒人接,你可能還要等一下喔!」

在一旁低著頭的君彥悶不吭聲的如石頭般呆坐著,警察領著翠美跟信銘到另一個房間,這時候翠美抓住時間偷偷跟信銘說:「如果我像那個小孩的媽媽一樣放你鴿子,讓你在警察局裡好好待著你覺得如何?」

信銘沒抬頭悶悶的說:「隨便妳。」

翠美忍不住再回頭看看君彥那孩子,只見他低頭似乎在啐泣,翠美心中不忍但是也無能為力,只能慢慢走慢慢回頭後自己跟信銘的戰場即將開始。

警察拿出筆跟紙還有錄音機,很專業的跟翠美說:「因為妳的孩子還未滿十八歲,所以做筆錄的時候一定要有監護人在場。」

翠美有點緊張起來,在回頭看看信銘倒是還定定的看著地板,隔著黑壓壓的頭皮翠美看不到孩子腦中的思想,警察先生問訊的口氣還好,中間還不時地提醒孩子要注意言行,整個筆錄做下來可以明白的是打人的是一群人,而被打的人為什麼被打,說不出個很明確的理由,是誰指使打人的,信銘沒有指明,但是聽到警察的口氣似乎已經有人指明是信銘指使的,這一點翠美似乎心裡明白,信銘的口氣裡透露著只想趕緊把筆錄做完離開,對於一些細節含糊帶過,尤其是對整件事情的指使者是誰這一點堅不開口指明。

警察在做完筆錄後對翠美說:「我們會在近期移送少年法院審理妳孩子的案子,在這期間如果妳們跟被害者達成和解協議的話,對妳的孩子是件好事。」

翠美做完筆錄後整個腦袋亂哄哄的,也開始明白那些家長為什麼一進入警局就暴躁起來,但是翠美還是努力的控制自己的情緒,努力吐出幾個字說:「明白了。謝謝。」

走出警局抬頭望天,翠美心中無言以對,腦袋空空的不知道說甚麼,信銘在翠美身後說:「對不起。」

翠美轉過頭看著信銘,又看著警局裡那個還不知道甚麼時候可以回家的君彥,深深嘆氣說:「肚子餓嗎?要不要吃東西。」

信銘默默的點頭說:「好。」

人從出生開始一路被家庭呵護長大,然後進入社會開始了衝突與成長,是衝突讓人成長,還是成長造成衝突呢?翠美不由的思考著這個問題,孩子一天天長大,孩子面臨的問題是她過去所不曾面對的問題,是她過去太過單純還是孩子太過複雜,為什麼孩子要帶領她走上前所未有的境界呢?眼前有兩個選項,一個是選擇相信孩子繼續愛孩子,一個是選擇放棄孩子開始恨孩子。

選一擇一,人生呀!我怎麼走到這個地步,是我不夠好嗎?

( 創作連載小說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esese93&aid=4711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