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4/07 13:38:19瀏覽1293|回應0|推薦11 | |
張愛玲說:永遠愛一個人或永遠恨一個人並不是容易的事。事實上,要無條件的去愛一個人,幾乎更不可能,哪怕那個人是我們的至親骨肉。 我們以為對我們至愛的人付出愛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其實我們的愛經常是有條件的。我們要孩子功課好、善良、聽話、出人頭地----,我們才愛他,我們要伴侶忠貞、體貼、不嚕嗦、時時說愛我,我們才愛他。我們的愛是有期望的,我們的愛必須看的見回報。 所以我們期望男孩子必須像我們心目中的男孩子,女孩子必須像我們心目中的女孩子,我們以為用這個主流標準去決定我們可不可以愛一個孩子並不離譜,並沒有錯,可是這個標準的「絕對」由誰決定?如何決定?而且「愛」,可以由「對」「錯」來決定嗎? 八歲的律多喜歡穿女孩的衣服,喜歡玩芭比娃娃,在一個姊姊、二個哥哥當中,顯得相當特殊。隨著年齡成長,他的異常行為越來越令人擔心。他在家裡玩洋娃娃、扭著身體跳曼波舞;在學校裡,他喜歡同班同學傑荷,希望成為他的新娘。這些顛覆大人「正常性別」的行為,讓大人驚慌不已。鄰居、好友、同事紛紛與他們的家庭疏離,甚至排擠。 學校以「影響學校風氣」為由將律多退學,父親也受到連累,遭到公司解僱。父母無法忍受輿論,被迫搬家重新開始,母親戒慎恐懼的指示律多扮演正常的孩子,將他的頭髮剪短,強迫他不得再打扮成女孩。律多努力配合父母改變自己,卻在鄰居小女孩克莉絲的生日宴會中,被迫與好著男裝的克莉絲交換衣服,引起母親歇斯底里的責備,律多憤而離家出走。在尋找孩子的焦慮過程中,母親終於了解愛的真正價值。 導演亞蘭貝利內說:「小孩子是活在一個詩意、開放、什麼事都可能的世界中。現實和夢之間幾乎沒有界線,沒有什麼是確定、不確定的。相反的,大人的世界已被表象、社會規範及何謂正常、何謂異常所限制。」 在律多的世界中,充滿想像及各種可能性,就連性別都是可以改變的,可是大人的世界卻對正常、異常,男生、女生,各有一套檢驗的尺,當我們要求兒童從想像世界跳躍到現實標準時,其實已在他們的人生中強加世故。因此每一個符合大人的行為,經常造成本性的扭曲。 亞蘭貝利內導演說:「小孩的天真與單純的相信,使他的問題變得感人,而且讓大家都能了解,為人父母接受自己的孩子與眾不同,這需要真正的勇氣。因為,令他恐懼的是:他們變的不同,其他人不再用相同的眼光看他們。」 律多對外婆說:「我不想改變,可是我希望他們像以前一樣愛我。」有時候孩子並不能理解大人為什麼對某些事情生氣,但他們卻會察覺大人的愛並非無條件的,於是為了得到大人的愛,我們開始學習「討好」別人。 但討好使律多不快樂,因為他知道自己是不同的。就像他的老師所說:「你們之中可能有些人和你們不同,其實每個人都是不同的,你們要去接納別人,尊重別人的不同。你們現在正在學著認識自己,但這是不容易的。」在自我認同的過程裡,我們明知道理,但現實經常殘酷的拒絕我們,即使我們並沒有錯。 對照父母的態度,外婆顯然全然接納律多。當律多告訴她:「當我不再是一個男孩子時,我要嫁給傑荷。」外婆雖吃了一驚,但隨即輕鬆的回答:「看樣子我得向你學習。」外婆也對律多的父母說:「不論男孩或女孩,他總是你們的孩子。」 從大人對待律多和克莉絲的差別,我們看到社會上對於男女的不同標準,以及角色期待。克莉絲的男孩打扮並沒有造成太大的困擾,一則因為男性化的女孩在社會評價上並不一定負向。而克莉絲的母親對女兒行為的不同,卻以自然的態度看待,更是克莉絲的支持力量。 只是免俗的去接受一件不合價值原則的事,事實上很難。電影中的鄰居,或許不是有意去排斥這個喜歡變裝的小男孩,然而在片段的事件中我們往往成為殘酷的幫兇。除非我們是當事人,除非我們願意客觀的了解全貌,我們才會像男孩的母親一樣,最後完全的接納自己的孩子,因為:「不管你是什麼樣子,不管發生了什麼事情,你永遠是我們的孩子,我們愛你。」 是的,最簡單的愛其實只是因為對方是一個「人」而愛,可是我們常常忘了這一點。 |
|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