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還是可以愛自己-給未來的我
2012/01/16 02:00:08瀏覽2091|回應0|推薦22
 以「夢想」為主題的電影多如天上繁星,但楊森姆爾加上蘇菲瑪索,卻讓「給未來的我」這碟平凡小菜,展現了安迪‧沃荷式的前衛創意,成為入口即化的美味佳餚。

 「對換冤家」裡略帶喜感的職場女強人,讓蘇菲瑪索從「玉女」形象成功轉型,也許啟蒙「敢愛就來」導演楊森姆爾的靈感,乾脆讓她在「給未來的我」中,天馬行空的施展喜劇才華。

 40歲的瑪格蕾就像搭著噴射機的職場成功女性,朝著目標快步向前。升遷近在咫尺,工作搭檔兼情感伴侶,符合成本效益。摩天大樓的現實對她耳提面命:不向前衝,就是落後。可是天外飛來的生日禮物卻打亂她匆忙的腳步,那位固執的公證人梅勒先生,堅持要她收取「7歲瑪格麗特」寫給「40歲瑪格麗特」的信件,這個人生炸彈喚醒她想遺忘的童年,瑪格蕾記起七歲以前她叫做瑪格麗特。

 瑪格麗特和弟弟以及父母,曾是幸福快樂的四口之家,她和弟弟以及童年玩伴菲力貝爾,三人經常海闊天空的做著白日夢,例如:埋寶藏、親吻王子、造最好的紙飛機、重畫蒙娜麗莎。或者列出未來的夢想清單:成為百變天后、火星探險太空人或者鯨魚餵食者、、。

 也許因為王爾德曾說:「夢想要夠大,才不會在生命旅程中忘記它。」所以7歲的小瑪格麗特做出重大計劃,帶著所有的積蓄12.57法郎,將三大箱信件委託公證人梅勒先生保管,請他轉交40歲生日的自己。

 處於人生重要時刻的瑪格蕾,怎能受過去干擾!她拒絕收信:「我不要記得童年。」梅勒反問她:「你卻寫信提醒自己?」瑪格蕾說:「我也許做錯了。」梅勒回答:「童年永遠以為做的是對的。」我喜歡梅勒接著所說的話:「我們總喜歡批判過去,懷疑未來。」

 以為批判過去才是面對現實,七歲的生日就像幸福停止的鐘擺。父親生意失敗,為避債遠走高飛;母親先以自欺式的幻想逃避現實,漸漸的不得不面對家徒四壁的生存困窘。當母親賣掉瑪格麗特最愛的單簧管時,她終於體會夢想有價,金錢萬能。決定忘掉所有的背叛,把目標放在成長,不要夢想。於是遠離舊識、疏離家人,更名為瑪格蕾,勇往直前。

 她以為過去可以忘記,梅勒卻帶著「童年」找上門,她不想回顧,卻無法抗拒。這部電影的成功,歸功於楊森姆爾運用許多美術創意與活潑可愛的動畫,讓自我探索這種老生常談,少了說教的尷尬。當瑪格蕾不知其然的陷入一封又一封晶晶亮亮、錯字滿篇的童言稚語,不可自拔時,我們感同身受的了解,她不想忘記所愛,只是害怕過去。

 因為童年和貧窮緊緊相連,她以為抛棄過去就會遠離貧窮。其實童年不等於貧窮的全部,就像明知再努力丟麵包填洞,也無法救助遙遠的非洲難民,菲力貝爾還是立志成為挖洞人,並且堅持逐夢。而弟弟對於久違的姊姊來訪沒有驚喜只有憤怒,瑪格蕾終於明白梅勒所說:「記住畢卡索的話:做真正的你。」原來背叛童年的代價不是遠離貧窮,而是抛棄所愛。

 她想起小時候在音樂會中演奏的畫面,明明一支單簧管就足以令她快樂,幸福何必身處摩天大樓?即使一連串脫軌的意外,讓她疏忽工作,從競爭寶座中摔下也無關緊要了。她決定挖一條和弟弟重新聯繫的地道,她向搶走職位的競爭對手提出企劃案,找菲力貝爾合作,為沙漠裡的非洲住民挖洞渠水,她知道這條地心長廊將到達她的心之所愛。

 只是這些改變仍然無法擠入夢想清單,她既沒成為百變天后,也沒有上火星,只能被歸在「其他」項下。當瑪格蕾戰戰兢兢打開第四號信件,來自七歲的最後救贖,就是這麼永恆的三個字:「我愛你。」

 就在當下,七歲的瑪格麗特和四十歲的瑪格蕾共同找回自己。她懂了,無論夢想與現實是否走在一起,都是自己的人生,就算沒有成為誰,就算只能歸屬在其他類,還是可以愛自己。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eleneyang&aid=6036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