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12/05 17:16:16瀏覽2180|回應0|推薦18 | |
看了一堆完全巔覆我的理性思維的泰劇之後,突然極需平衡一下,趕緊把「愛蜜莉亞-夢想起飛」拿出來複習。 由印度籍女導演Mira Nair執導,希拉蕊史旺飾演美國飛行女豪傑愛蜜莉亞‧埃爾哈特的傳奇故事,在台灣沒有得到院線上映的機會,直接進入DVD發行,使得這部重要的女性飛行史並未引起太多注意及討論。當我介紹給朋友及學生時,才發現他們對於愛蜜莉亞的印象竟然全部來自「博物館驚魂記」,再次證明資本主義的權力結構,由市場決定。 的確,愛蜜莉亞的傳奇,無法忽略資本主義的行銷影響力。當然我更感興趣是「印度女導演」對照「美國女冒險家」,所呈現的性別議題豐富度。慶幸的是,編導團隊的誠懇,讓這部不過度強化女權,卻不隱藏女性自我的傳記電影,不流於刻板的勵志片,而是動人的生命史。 童年的愛蜜莉亞,望著天空的飛機,夢想著飛過堪薩斯大草原,她對自己說:「我一定要飛,飛行讓我在三度空間中移動,誰稀罕一生平安度過。」這個小女孩不知道,她的單純夢想,必須巔覆一個時代。在那個林白首次飛越大西洋的年代裡,飛行別說是女性,連男性都被視為高風險的冒險行為。因此愛蜜莉亞的首次飛行,不是女權的勝利,而是商業的妥協。 1928年,愛蜜莉亞參與出版商普南特的飛行計畫,她本來要應徵機師,然而在普南特的行銷策略裡,這位貎美、高學歷的女性,只是陪襯的乘客,為了讓造價高額的飛機成為媒體宣傳的焦點。愛蜜莉亞接受了這個讓她間接接近青空的機會,因為普南特對她說:「你照我的想法,你會是閃亮的明星,而我是明星旁的一粒塵埃。」 於是,1928年她以乘客的身份,從紐芬蘭飛到威爾斯(原目的是愛爾蘭),成為歷史上第一位飛越大西洋的女性,並且成為鎂光燈前閃亮的明星,也成為普南特的搖錢樹。即使她不諱言的說:「我每次回憶起那段飛行,都會想到兩個最常被問到的問題:『你下一站要去哪?』以及『你穿什麼衣服?』」女性與物化的模糊議題,未曾減低她的飛行熱忱,藉著普南特對她漸行漸近的倚重與迷戀,他們結為伴侶,也逐步實踐她的飛行夢想。 1932年,她從美國飛到愛爾蘭(原目的地是巴黎),成為第一位飛越大西洋的女性駕駛,也是繼林白之後第二位飛越大西洋的飛行員。在不斷的努力及進修的過程裡,愛蜜莉亞的飛行生涯開展的更遼闊,她致力於女性飛行權的爭取,並不斷挑戰新記錄,直到1937年,在飛越太平洋的上空,她所駕駛的飛機失去蹤影。 電影以愛蜜莉亞所留下的三本著作為基礎,僅記錄她短暫的十年飛行史。然而藉著希拉蕊史旺如散文般的口白,我們能感同身受的理解她何以可以成為傑出的女冒險家。一開始,普南特要的是能夠成為媒體焦點的漂亮寶貝,因此愛蜜莉亞雀屏中選並非技術取勝。換言之,她對飛行的熱情超過她的專業與技巧。因此,每次的飛行都存在著風險,然而她就是要飛。父親在七歲生日時送她一座地球儀,夢想順著轉動慢慢延伸,她想到達那些奇怪的,遙遠的地方。她說:「我嚮往自由,在天涯海角流浪。」 自由帶著她的視野朝向目標,其他都是次要。因此她無法給予婚姻忠誠的承諾,然而普南特終究是她的歸宿,因為他們有著共同的夢想。不在乎別人是否取而代之,她積極推動女性飛行組織,培育後進。因為飛行不僅讓她實現自我,並且超越自我。她說:「我踏上飛越全世界的輝煌探險旅程,沒有界限,只有地平線。只有自由。」 消失的飛機以及愛蜜莉亞,真相究竟如何似乎不重要,比起落入大海,或許無邊無際的天空,更能包容她的自由。 這也讓我們再次相信,即使無所遁逃的異化社會裡,不需聲嘶力竭高喊女權,女性仍能擁有開拓自我的空間,只要有夢。在此藉著電影終場前希拉蕊史旺精彩的口白,與所有的女性們共勉: 「那些我從沒說出口的感受,抬頭看,一切都在我眼裡。每個人都有要飛越的汪洋,只需要有勇氣,這是冒險嗎?或許,但是夢想何須設界限?我想著自己握過的手,見識過的地方,踏過的土地和泥濘,這世界改變了我。」 |
|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