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閱讀筆記]貞婦情感天動地
2010/04/12 09:32:56瀏覽589|回應0|推薦15

[閱讀筆記]貞婦情感天動地 

2010/4/12作者詩影


1.薄命女至愛無悔
   南宋詩人戴石屏,寄身江西的時候,武陵的一位富翁非常賞識他的才華,但不知他已經有家室了,把掌上明珠許配給他當妻子。
夫妻小倆口兒,如影隨形,感情深摯,異常恩愛。如此過了二、三年,戴石屏想起家鄉的父母妻小,好幾次有回鄉探親的念頭。妻子問他原因,他坦白相告:「家鄉已經有了妻兒,很想回去探視親人。」
對枕邊的女人來說,這個消息簡直是晴天霹靂、雷雨爆響。她深愛的老公石屏,如今卻要歸鄉,投入原配的懷抱裡!
生米已經煮成熟飯了,又能怎麼辦呢?她也只好把真相告訴了父親。她的父親聽了,勃然大怒。她反而委屈求全,幫忙丈夫求情,因此得到了父親的諒解,不追究戴石屏的欺詐之罪。
丈夫即將遠去,情關千里難越,她把全部的嫁妝飾物贈送給石屏。在餞別的時候,含淚寫下《憐薄命》:
惜多才,憐薄命,無計可留汝。揉碎花箋,忍寫斷腸句。道旁楊柳依依,千絲萬縷,抵不住,一分愁緒。    
指月盟言,不是夢中語。後回君若重來,不相忘處,把杯酒,澆奴墳土。
這闕詞的意思是說:千萬枝贈別的柳條,依依難捨,已經沒辦法形容我哀愁的思緒。我傷心揉碎信紙,忍痛寫下了別離的斷腸詞句;過去愛你的才華,如今怨自己薄命,沒法兒留你下來。
我們曾經在月下山盟海誓,這不是我在說夢話。以後如果你再回來,不要忘了去我們約會流連的地方,在我的墳土上灑一杯酒吧!
﹝閱讀啟示錄﹞愛到深處無怨悔
親情的偉大,在於愛他甚於己,父母忍饑受凍,節儉到自虐,卻永遠捨得為孩子花錢補習和添新衣,凡事莫不以孩子為考量的重心;愛情呢?是利己還是利他?以現實中的男女劇場來審視,應該沒有固定的答案。
有的男女戀人,嘴裡說得好聽,多數卻只顧自己的利益和立場,這樣的愛當然缺了真心。有的找到對方的一個小缺點,或是對自己的愛稍有不滿足,就像放大鏡似的算帳;責罵起來比潑婦還兇,把對方看成是服伺自己的玩偶或傭人般卑賤。
結婚之後,知道老公已有妻室,這是騙婚的罪行;惡言相向、拳打腳踢以洩心中之恨,誰曰不可!「薄命女」卻幫忙向父親為他求情,變賣飾物當他回去會妻兒的旅費……最後還以死殉情;如此溫柔嫻淑的女子,世間幾人能有?寧願拋棄自己,也不責難對方,這位女子的愛情百分之百,已是愛到深處無怨無悔的典型。
2.淚眼看慈鴉萬點
   范貞儀,字芳筠,如皋人。她從小聰明賢慧,擅長吟詩作詞,著有《愁叢集》一書,寫盡了她悲苦的際遇。
她嫁到夫家以後,好像掃帚星帶去了衰運般;十年中不但長輩姑、翁離開了塵世,丈夫和長子也不幸死了。孤苦的她,除了要撫養親生的兩個幼子,還要照顧三個小叔,可說是以嫂代母、母兼父職,集所有的生計和家事在瘦弱的身上。
己酉年冬日,寒風徹骨,蕭蕭悲鳴。她扶著亡夫長子與舅姑的靈柩,葬於南方郊野。想到至親魂魄飄零,子叔年幼,嗷嗷待哺,往後身世的孤寂淒冷,不禁血淚流千行,因此作《沁園春》一闋,詞云:
霜老疏林,淚洒冰天,凍合層雲,有糟糠新婦,血珠和淚,伶仃幼子,簣石成墳,瞻仰親塋如依膝下,笑語慈顏杳聞。
從今後,痛墓門悄閉,誰侍晨昏。十年屢斷驚魂,縱百鍊千磨我代君。嘆寒煙冷月,空閨人老,疾風暴雨,世事誰論?
長子何幸,又遭短折,湘竹無多染淚痕。空腸斷,看慈鴉萬點,歸繞江村。
讀了這闋詞,感染了無限的愁緒,我彷彿聽到了滿天的烏鴉聲哭啼,不禁也吟詠起來了:
悲莫悲別離,何況生死兩失依;單逢至親喪,泣血肝腸已斷,連年喪門掩,徒呼奈何天!只留幼子嗷嗷待哺,處境堪憐,萬點寒鴉淒啼天邊,寡婦貞儀淚流如雨下……。
我們真的很難想像,世間有如此痛心疾首的傷心事。對於這樣的寡婦,我在哀傷佩服之餘,寫下《歌貞儀》一詩:
夫死子喪染淚痕,寒煙冷月孤寡心;
夜聞鴉啼腸寸斷,侍親育幼代君勤。
3.天留坊的貞婦情事
   安徽省懷遠縣矗立著一座「天留坊」,至今還留傳著一個可歌可泣的故事。
相傳清光緒年間,城西住了一戶貧窮人家,僅有老翁與年輕寡婦兩人相依為命。孝順的媳婦,因為公公年老力衰,孤苦伶仃,幾經媒人牽線都不忍心改嫁;鄰人以為翁媳之間有不可告人的曖昧姦情,議論紛紛。
有天,當地發生了一場無名火災,四鄰磚瓦建造的房子都被燒燬了,獨獨這貧戶的茅草屋安然無恙。
「怎會有這種奇怪的事?簡直不可思議!」
對這種怪異的現象,眾人百思不解;有個好事的人去問卜求神,得知是年輕寡婦的孝心感動了天地,因為神明庇祐,才有這樣的奇蹟。
從此,鄰人再也不敢議論寡婦的是非,對她不但衷心敬佩,而且決議集資興建「天留坊」一座,表彰她的貞節和情操。
建好了牌坊,兩邊柱子鐫刻了一副對聯--
翁無子,婦無夫,翁婦相依,只知夏清冬暖,那問人言來嘖嘖。
風愈緊,火愈大,風火交加,留得竹籬茅舍,須知天道自彰彰。
天地間善惡各有因果報應,我覺得人言固然可畏,只要不違背天理,縱使是非嘖嘖,又何必去理它呢?
年輕寡婦抱著這種豁達的心胸。於是老天有眼,在風火的肆虐下,容易燃燒的茅舍,竟然屹立無毀;這就是天道彰彰。
天留坊這副石刻對聯,留給我們怎樣的啟示呢?我隨筆寫了《天道》,詩云:
節婦守貞孝親翁,姑婆多嘴亂嘲諷;
祝融肆虐公道在,天理昭彰聲譽炯。

[2010.04.12刊登於金門副刊]

( 創作另類創作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e2811&aid=3935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