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書得-----其一
2007/06/07 20:28:07瀏覽1056|回應1|推薦3

王維〈與胡居士皆病寄此詩兼示學人二首〉其一:

 

『一興微塵念,橫有朝露身。如是睹陰界,何方置我人。

礙有固為主,趣空寧捨賓。洗心詎懸解,悟道正迷津。

因愛果生病,從貪始覺貧。色聲非彼妄,浮幻即吾真。

四達竟何遣,萬殊安可塵。胡生但高枕,寂寞與誰鄰。

戰勝不謀食,理齊甘負薪。予若未始異,詎論疏與親。

 

闡述著僧肇「物不真空論」內之一種思想。

 

以「真諦」而言,實相其實是一種「空假」,乃一種暫時性的擁有,也是一種「因緣假合」之後的必然現象;所以,「本性」是「」。

但若以「俗諦」視之,則縱然是「因緣假合」,卻仍然真的存在過與擁有過;所以,是真的「」過,或者說是「曾經」這麼這樣過。

因之,當經過千辛萬苦之後的「」之餘,別太喜悅與雀躍;畢竟,可能都只是一時的擁有而已!

然而,失去了,更不用悲傷與頓愕、喪志了;畢竟,本來就是這麼「短暫性」,感覺與傷痛在時間飄忽裡,一切也都淡忘了。

 

人生,一切的風風雨雨,到頭來也正如明人楊慎〈臨江仙〉詞說的: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魚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想開了,放淡了,自然有一顆清涼的心境。

而此首詩歌,亦使我想起《大品般若經》書的:

『…諸法,如幻、如焰、如水中月;如虛空,如響,如見犍婆城,如夢,如影,如鏡中像,如化…』

再以此對照《廣弘明集》裡「釋亡氏」的〈五盛陰〉詩:

先去非長別, 後來非久親。新墳將舊塚,相次似魚鱗。

茂陵誰辨漢,驪山詎識秦。千年與昨日,一種併成塵。

定知今世上,還是昔時人。焉能取他骨,負持埋我身。』

不俱是對人生與生命的一種體悟嗎?

不過,多年來,雖深深明白著,人生與生命的意義裡,有著「空性」的本質,去仍願相信著「盡人事付天命」的使命。也因此,這麼多年了,依舊深刻喜愛著王夫之這闕詞:

『生緣何在,被無情造化,推移萬態。縱儘力難以分疏,更有何閒心,為之偢倸。百計思量,且交付天風吹籟。到鴻溝割後,楚漢局終,誰為疆界。   長空一絲煙靄,任翩翩蜨翅,泠泠花外。笑萬歲頃刻成墟,將鳩鶯鯤鵬,隨機支配。回首江南,看爛漫春光如海。向人間,到處逍遙,滄桑不改。』

    是啊,人間滄桑不改,更有何閒心?!

    陽關夢裡三疊啊!望誰為?!

    如夢如 夢,當忒殺春光屢來調弄!!

 

 

 

 

( 心情隨筆雜記 )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c0731&aid=1010856

 回應文章

四寶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簡說
2008/07/03 18:21

有著「空性」的本質,去仍願相信著「盡人事付天命」的使命。

佛說:真空妙有包含著人的本來面目與慈悲心懷...


四寶貫三教^*^無欲保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