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党国之败(一)
2009/02/17 04:38:52瀏覽558|回應0|推薦1

六十年前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那场中原逐鹿,最终以国军死于鹿手而结束。

关于胜败成因方面的总结,共军方面基本上口径一致:是正义战胜了反动。也就是说,结果是必然的,无需讨论的。

国军方面,研讨的结论五花八门。有归咎于共军匪谍打入国军高层的,有抱怨委座瞎指挥的,也有指责带兵将领各打各的算盘的。。。

所有这些说法貌似很好很强大,很玄很深奥,却只会让人一头雾水,不得要领。咱还是从浅显易懂的角度来分析一下吧。

国军在大陆之败,败于大决战之三大战役,这一点各方均有共识。

三大战役之败,败于辽沈战役。

盖因辽沈战役乃大决战之首战,国军在此役中被歼灭47万余人,而共军东野经此役后扩充至百万。这还不算,东北得手后东野甚至不给国军喘息的时间,立即挥师入关,联手聂荣臻部将华北傅作义所部团团包围。最后造成华北国军52万余人被共军全部解决。可以说,国军在平津战役的损失俱是由辽沈战役的失利后果直接造成。因此国军大决战的失败,祸起于辽沈。

而辽沈之败,败于锦州。

简单回放一下。1948年9月,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决定首先在东北与国军进行战略决战。毛泽东的主张是先打锦州,意在切断关外与关内的纽带,以对东北国军形成“关门打狗”之势。但是林彪考虑到若打锦州则后方运输线过长,而决定先打离共军后勤基地最近的长春。毛泽东批准。然而试攻长春后,却发现攻打长春并非如预先想象的那样容易,遂对长春改用长困久围的方针,而最终下定南下作战的决心,并电告中央。毛泽东复电同意。

东野除留少数部队继续围困长春以外,倾其所有,远途奔袭锦州。一生用兵唯谨慎的林总此次居然也兵行险棋,把全部主力都押上去不说,所有的汽车、坦克、重炮都只带了从后方南下的单程汽油,摆出一付“来了就没打算回去”的架势。

锦州守将,东北“剿总”副总司令范汉杰告急。委座命坐镇沈阳的东北“剿总”总司令卫立煌立即出兵救援锦州。卫立煌抗命,认为如果去救援,必然中了共军“围点打援”之计。委座在调不动卫立煌后,只好越俎代苞,从华北和山东海运葫芦岛7个师,加上葫芦岛的4个师共计11个师组成“东进兵团”,由华北第17兵团司令侯镜如指挥,向锦州攻击前进;另以沈阳地区的11个师又3个骑兵旅组成“西进兵团”,由第9兵团司令廖耀湘指挥,向锦州攻击前进。委座此举,意在以锦州为中心点,采取东西对进,三路夹攻重创共军于锦州城下。

人算不如天算。东野竟然就在万军之中,硬是虎口拔牙,全歼锦州守军十万余人。侯镜如闻讯后马上退缩回葫芦岛。

锦州之战引起了多米诺骨牌效应。锦州降将第6兵团司令卢浚泉与长春守军第60军军长曾泽生私交不错。在卢浚泉的劝降下,曾泽生率部阵前起义,共军立即接管了长春东半城第60军的防地。新7军军长李鸿眼看共军进城了,识时务者为俊杰,跟着率其所属3个师投诚。长春守军总指挥,东北“剿总”副总司令郑洞国无力回天,也只好出城投降。共军兵不血刃,解决了长春守军十万余人。

林彪鼓起余勇,令数十万大军星夜兼程,在黑山、大虎山一带抓住了还在半路上的廖耀湘“西进兵团”。一番围歼,“西进兵团”的10万余人灰飞烟灭。其中竟然包括国军“五大主力”中的两支:新一军和新六军。

事已至此,林总向东野全军签发命令:全体都有,直接到沈阳城下集合!

当黑鸦鸦的一群人以赶集的阵势抵达沈阳城门时,卫立煌已乘飞机逃之夭夭。守军十三万余人也没作认真的抵抗,东北全境遂告陷共。

层层抽丝剥茧之后,事情逐渐变得明晰起来。那锦州之败,又是败于何处呢?

锦州之败,败于塔山。

在委座当机立断,撇开东北“剿总”而亲自部署“东西对进”作战方案时,国军将领中或许有人诸如卫立煌等会不以为然。然而校长的好学生林彪却陷入了长考。

麻杆打狼,两头害怕。问题的关键在于能否保证在攻下锦州前,挡住距锦州仅几十公里的侯镜如。如能挡得住,则共军可以无后顾之忧地攻下锦州,全盘棋都活了。但如不能呢?

“东进兵团”将与锦州守军会合,东野的攻锦目标势必无法达成。双方会形成僵持,谁也吃不掉谁。但林彪怎么办?撤军吗?那些重装备因油料耗尽,只好丢弃。那可是林彪在东北一针一线攒下来的家当,“辛辛苦苦好几年,一夜回到解放前”。不撤吗?“西进兵团”眼看着又要杀到。那可是一支虎狼之师,到时谁围歼谁还真说不准。

林彪在塔山、白台山一带部署了阻援部队,并对阻援指挥官耳提面命:“攻击锦州最重要的保证,是要把锦西方面的敌军挡住。两锦相距约50公里,万一堵不住敌人,攻锦部队就要受到很大威胁。。。”

尽管如此,他还是心里没底,寝食难安。在给中央军委的特急电报中他表示:“……在战斗未解决之前,敌必在锦西葫芦岛地区留下一两个师守备,抽出五六个师的兵力,采取集团行动向锦州推进。我阻援部队不一定能堵住该敌,则该敌可能与守敌会合。。。”

当刘亚楼准备下达总攻令的那一刻,他犹疑了。阻援指挥官程子华向“东总”报告:战斗异常惨烈,部队伤亡很大,塔山阵地已9次易手!

如果在攻城战斗突破阶段塔山失守,则“东进兵团”将象潮水一般在一个小时内涌来,直逼锦州,攻城部队将腹背受敌。这样一来,不但整个辽沈战役的总计划被打乱,东野主力也将受到极端严峻的威胁。这可是关系到东野几十万大军的生死存亡啊!林彪俯看桌上的地图,眼睛紧盯着塔山这个几乎看不见的小村落,果断地向刘亚楼挥了挥手,示意下达“总攻开始”的命令。刘亚楼还未拿起电话,沉默了半天的林彪终于开口说话了:“告诉程子华,我只要塔山,不要伤亡数字!”

在另一方面,委座也深知增援锦州的关键性和急迫性。就在总攻锦州开始的前夜,他连夜给侯镜如下了死命令:“拂晓攻下塔山,12时占高桥,黄昏到达锦州!”

总攻令下达了。而就在同一天,塔山的争夺已达到“一寸阵地一寸血”的程度。尸横遍野,血流成川已不足以形容。更确切地说,塔山已变成一座巨大的绞肉机、人肉作坊。双方往里填的是鲜活的血肉!

攻城部队打得彪悍,31小时即攻克锦州。而此时,“东进兵团”却还被死死地钉在塔山,一步也前进不得。

林彪长出了一口气。

锦州守将范汉杰直到被俘后还是想不通:"从葫芦岛到锦州,不足百里,六天六夜,侯镜如率二个军零六个师爬也该爬过来了。"

国军中研究战史的学者探索至此,掩卷长叹:“党国之败,败于塔山!”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asguru&aid=2648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