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如何的台灣人,創造如何的台灣
2007/03/24 12:18:53瀏覽265|回應0|推薦4
小的時候,可能在民進黨創立不久,在我大約三五歲的學齡前年紀,就能夠從父母的家庭教誨中日漸心領神會,何為台灣人的「計較和不平教養心態」。然後在六歲以後的正式踏入國民教育的生涯裡,從日常生活的課業競爭,成績比較中,我感受到隱藏在「士人觀念」和「知識階級」等台灣本土意識型態後面的重大憂慮。當然,同一時間,在國高中階段,對於「斤斤計較、憤慨不平」的民族特質又有了更深一層的認知。

然後我內心裡大概已經揣測到,未來未知的頭號競爭對手中,成為自己腳踏實地,勤奮努力最大的反襯和阻力的,將會是那些一路只靠著展現「計較和不平」強勢姿態,本身並未曾充實學問素養的社會投機份子。

很不幸地,執政無方,領導無能的民進黨政府當家掌權的過程和執政後的表現,可謂絲絲入扣,一絲不苟的完全符合我在以上所述的成長體會。

是故對於民進黨的政治價值,信仰理念,我早在他們實際掌握大權之前,就已經心懷忐忑,納悶質疑。唯一還不能完全肯定和保握的就是,在這樣的本身強勢姿態背景下,加上有利於投機份子的僥倖生存的環境因素;可能在自然汰擇的過程中,沒有實質本領優勢,卻具備它項特質專長者會脫穎而出。

如今看來,憑藉一張激情蠱惑,煽動人心,曲意逢迎,投人所好的「名嘴」,就得以在姿態強勢,信心低迷,本事欠缺,體質病弱的民進黨中出人投地的偉大人物,會是民進黨所能提供臺灣人民最佳的「敗國獻禮」。

而台灣人渾渾噩噩,迷糊懵懂。一方面未能自醒自覺本身的條件弱勢,另方面又寧可沾沾自喜走自己的「狹縫生存之路」。於是很可悲、愚笨且不值得同情憐惜地,在2000年滿懷政黨輪替的改革美夢,迷失於政黨政治的迷信誤導喊話和操作;然後有後來的中央政府貪腐醜聞,2004年的槍擊事件意外,以及無能政府的治國無方。台灣人民別無選擇,只有自食惡果,甘受苦果;但若怨天尤人,也只好照單全收。

在此我當然不會強調小時如何在內心的憤慨不平心境。只不過礙於現實所趨,不得不強化倘若人民缺乏自我省察的基本人格素養,未來永遠也只配讓政治取巧人物,社會投機分子矇混和欺騙的必然後果。至少到目前為止,「如何的人民締造如何的的社會環境,間接並直接(民權行使)造就如何的政府」是生存現實的一部分,大家(人民)必須分攤承認的責任義務。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ampt&aid=840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