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8/08 21:22:35瀏覽548|回應0|推薦7 | |
在外地讀書後,母親節見不到母親,父親節見不到父親,似乎已經習以為常了,所謂的天倫之樂,往往只存在於電話中三言兩語間。 每當特殊節日時,宿舍總是變得空蕩蕩的,沒開燈的走廊,只有一人的洗澡沖水聲。 由於家在台南,到台北讀書的我,幾乎是半年才回家一次。雖然現在有高鐵很快速,但往往只能回去個兩三天的假期,實在沒甚麼經濟效益,當然你也許會說,回去見個父母,需要甚麼經濟效益的,父母只要見到你就很開心了。 這句話,我懂,家裡人也懂。但也是父母說,沒甚麼特別的事,就不要那麼常回家。 不是我們家之間關係處不好,而是父母雖然口頭不說,但總是心疼我搭車也會累,回來幾天又要匆忙北上,怕影響課業等等。而經常回家,對開銷其實也是蠻大的,所以不知不覺的,過節時,打通電話就變成習慣了。 打了通電話,母親接的,吱吱唔唔的兩三句,也是不好意思說父親節快樂要爸爸聽電話。 問了問,有沒有去吃大餐,媽媽總說,節日總是人擠人,青菜甲甲就好了。倒是你,一個人住外面,有沒有吃水果,有沒有吃甚麼‧‧‧ 話筒另一端,也總是傳來爸爸的聲音,因仔郎麥總是喝涼水,喝白滾水比較好。(小孩子別總是喝飲料,喝白開水比較好) 而媽媽都會說,阿那無,你自己尬恁仔貢。(那你自己跟你兒子說) 爸爸就會說,麥那,你貢丟嚇。(不要啦,你說就好) 爸爸的個性就是悶燒,不會自己說,總是要媽媽轉達。眼鏡掛了很多年,鏡架斷了,也是去找人用焊的接起來,就能再用好幾年,說要帶他配新眼鏡,他也都不要,都說讓我配新的,還在讀書近視常會加深。 皮鞋穿了很久,只差沒破洞而已,也總是捨不得換,看到新衣服跟鞋子,都是先跟媽媽說這個要不要買給兒子‧‧‧ 媽媽說似乎比較少人在過父親節。在傳統觀念上,父親總是默默的,靜靜的,孩子有甚麼事都習慣跟媽媽說。 爸爸總是一副老灰仔的感覺,因為自己捨不得打扮,給媽媽去打扮,給兒子去打扮。家中三個人去吃飯,總是我在開口說話,媽媽接話,而爸爸就是聽著‧‧‧ 媽媽總說爸爸在家裡很聒噪,總是說我過得好不好。 孩子小的時候會黏著你說,把拔快樂。國中時,或許還會跟著父親去吃飯。高中時,有沒有這個節日都覺得無所謂。 等到讀了大學時,自己一個人在外,只能用電話說一聲快樂。 或許有人不慶祝父親節,或許有人做著父親節的生意,無論如何,如果沒見面,至少也打通電話回家給父母吧。因為或許也有人已經失去了父親。 最後在電話中,媽媽問我還有甚麼想說的嗎?我只說,媽,跟爸爸說八八節快樂。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