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雲林】嘉南雲峰、石壁山D型走,順遊雲嶺之丘
2024/03/19 16:19:20瀏覽2528|回應0|推薦18

寒流來襲,選擇到濁水溪以南取暖,選擇了位於南投、雲林、嘉義交界的嘉南雲峰與石壁山(小百岳#55)。開車經過草嶺,抵達九芎神木。今天雲林縣政府在草嶺石壁這一帶辦賞櫻活動,接駁車停在這裡。沿路而來,看到有許多遊客在道路上漫步賞櫻,路旁櫻花美不勝收,但是已經到了賞櫻的末期,賞櫻活動明天就要結束了,很多櫻花逐漸枯萎。

來這裡爬山,大多是從北側和南側登山口進出,經過嘉南雲峰和石壁山來個O型走,但是3公里處坍方,封閉北側登山口的路徑。那麼今天我們從中路直切而上,從南側出來,來一個D型走。從九芎神木旁的農夫市集後方登山口進入,沿路都是竹林,我沿著階梯步道在深邈的竹林內蜿蜒而上,這一條路線坡度較陡峭,我速度放慢,踏在柔軟的木階軟泥上緩步前進。今天天氣陰沉,沒有陽光沒有風,路徑隨著竹子生長方向而無限延伸。我欲爬到竹林的頂端,但是竹陣一波一波接踵而來,永遠爬不到頂端。

到了稜線三叉路口有一座涼亭,往左到嘉南雲峰,往右到石壁山距離都只有650公尺,一次可攻兩峰。先走去嘉南雲峰,從一條岔路走上去,而往前就封路了。到嘉南雲峰有一段必須攀繩而上,但是跟一般登山路徑相比起來,顯得微不足道。嘉南雲峰三角點有一片空地,往前走還有一個竹林秘境,瀰漫雲霧,仙氣逼人。

從嘉南雲峰走回來2.5K處經過一個鳥類告示板,說明這個山林經常會出現的鳥類,結果工讀生跑出來示範。藍腹鷴站在我們前面擺拍,不但不怕人,還會啾啾叫。我們就站在藍腹鷴旁邊欣賞了好幾分鐘,牠才踱步離開。

走回涼亭再從涼亭前往石壁山,沿路風景都一樣,三角點有一個空地,今天都看不到什麼展望。就算是好望角有一些遠景,但是今天霧大,什麼也看不見。

我們再從南側出口下來,走到產業道路沿途櫻花綻放。碰到當地人在整理樹木,因為活動即將結束,他把蟲蛀的櫻木砍掉,再種上新苗,兩年後才能「上線」。沿途還有別的樹種,最特別的是花朵含有不同顏色的三色桃花。當地人說櫻花季結束了,下個月還有別的樹種開花,花季一直綿延不斷。

回到九芎神木,本來要下山回去,活動人員告訴我們道路管制為單行道,要我們從另外一邊走。

我們看了路標,看看還有時間,乾脆繼續開車往雲嶺之丘。這時候整座山都沒什麼遊客,由我獨享。雲嶺之丘是一個很大的茶園,位於制高點,可以同時看到雲林嘉義南投三個縣。偌大的茶園漫山遍野漂亮整齊,我們先在茶園下方繞巡,再開車到觀景台鳥瞰。雖說從這裡可以看到日月潭、清水溪、濁水溪、湖山水庫等等,但是霧霾頗濃,看不清楚。觀景台後方則是剛才爬過的石壁山,在石壁山時就看到對面山頭有農莊被櫻樹包圍,應該就是這裡。

最後我們在攤位泡茶買茶聊天,跟茶主人聊天,茶香在知性和感性之間瀰漫。

茶主人對這一帶的地形和人事物瞭如指掌,跟他聊天,獲益匪淺。

往觀景台的欄杆,右邊是南投縣竹山鎮,左邊是雲林縣古坑鄉,道路則是屬於雲林縣的。

觀景台的大景可能要前一晚下雨,而清早無霧且陽光亮麗時才能看到。

這裡的茶是他的自有品牌「山霖峰茗茶」,的確很好喝沒話講。提到茶的品牌,台灣高山茶大概從民國70左右開始,最早打出品牌名號是鹿谷鄉農會推出的凍頂烏龍茶。而後像是杉林溪、阿里山,都是具有知名度與口碑的好茶,很多品牌名稱都是來自農會的命名。廣泛來講,這裡的茶跟杉林溪同系的高冷海拔,不過各家各有技術。如果鹿谷鄉來收購他的茶,就是鹿谷的品牌出售。

茶葉要使用沸水泡開,而東方美人茶只需要85°C。因為這種茶葉捲糾密實,但東方美人茶呈攤開狀。

高山茶一年兩收,平地茶一年四五收。高山茶至少可以五泡,因為在高冷海拔,茶葉遇冷會分泌更多胺基酸,茶葉比較厚實,所以可以多泡,這跟高山高麗菜的原理類似。

採茶季節到了,每天所採收的茶葉品質隨著當天氣候而有所不同。

以前的採茶姑娘都已經是阿嬤了,而外籍移工不能來此打工,採茶姑娘大多是新住民。

 

今天爬山比較累,很想吃火鍋。下山後隨便找了一家竹山「阿樂羊肉爐」大快朵頤,而這家讓我為之驚艷,湯頭甘甜,熱炒夠味,麵線充滿羊味,條理分明。老闆說這裡的羊肉來自雲林縣水林鄉,而他小學畢業沒考上初中就去台北打拚,從洗碗工開始,而老闆娘也從粵菜料理的外場做起。後來在板橋開店,月租五萬元太貴,廿年前回竹山老家開店。他說客人很多都是外地遊客,上網搜尋而來。有些是草嶺下來,有些要去杉林溪。

 

旅遊資訊:

直接設定google map導航至「嘉南雲峰登山口」,登山口就在九芎神木和土地公附近,旁邊有停車場、廁所和當地小農攤販。有北、中、南三個登山口,大多是從北側和南側登山口進出,經過嘉南雲峰和石壁山來個O型走,但是目前3公里處坍方,封閉北側登山口的路徑。所以我們從中路直切而上,從南側出來,來一個D型走。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abrinaleong&aid=180414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