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3/11/05 18:33:08瀏覽224|回應0|推薦0 | |
市面上常見的芽菜,包括黃豆芽、綠豆芽、苜蓿芽,甚至也有豌豆與花生培育出來的芽菜。芽菜的營養價值就在於「芽」,如果生長期太長,豆苗長大成人,反而會破壞營養成分。
營養師表示,豆類為了發芽,必須把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與脂肪,轉成小分子元素;豆芽發苗正值生長期,人體對小分子營養素吸收效果最好。
另外,芽菜也算是一種營養均衡的菜類,營養師說,豆類所含的澱粉、蛋白質與脂肪,大約各占3分之1,長出嫩芽後轉成的醣類、胺基酸與脂肪酸,非常適合人體吸收。
芽菜富含維生素A與維生素E,同時也有維生素B1、B2與B16,是營養價值極高的菜類,大多數人都適合吃。
歐美國家以生菜沙拉做為餐前開胃,苜蓿芽多半是生吃,東方則以烹調為主。但是其實煮過之後的芽菜,可能比生吃要來得好。營養師表示,芽菜含有維生素A與維生素E,是屬於脂溶性維生素,烹調過程的油脂反而有利於人體吸收。
至於一般人擔心高溫烹調可能會破壞芽菜的營養,營養師則說,礦物質與胺基酸不會因為烹調而流失,甚至建議您可以把芽菜拌飯一起吃,補充芽菜中含量比較少的甲硫胺酸。
而且芽菜雖然汆燙後,有部份營養素會流失,但是至少可以消滅細菌,吃下肚比較安全;要注意的是,芽菜無論生吃或是煮過再吃,事先都應該用清水仔細地沖洗。最好能放在水龍頭下,以流動清水沖洗超過15分鐘。
由於芽菜的栽培,不像其他蔬菜種子必須在土壤栽培,因此芽菜的汙染相對比較少。但是芽菜最常見的問題反而是添加太多漂白劑。建議您購買芽菜時,要聞聞是否含有藥水味。如果有可能是添加了雙氧水、漂白水。
營養師表示,白中帶黃才是芽菜的正常顏色,白皙透亮反而不自然;一般消費者總認為豆芽就應該白皙,反而成為業者添加漂白劑的藉口。
近年來,隨著飲食西化,國人生吃苜蓿芽的機會也大幅提升。但過去曾經有報導指出,生的苜蓿芽可能含有沙門氏菌、大腸桿菌,對於肝腎功能不好的人來說,生吃不見得是最健康的選擇。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