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6/29 07:03:53瀏覽6854|回應3|推薦58 | |
相關文章可參照:〈台北迪化街〉 「美食」該如何定義? 總覺得對於一座城市的記憶,應該要從那兒所能嚐試的小吃店與攤販開始談起。 幾個月之前,我和一位女性好友前往迪化街,那時帶著一種再度優閒來訪的心情,與朋友用雙腳來探詢那狹窄卻倍覺親切的街道,走了一個多小時有些憊懶,這時便覺得想要造訪那些熟悉的路邊小攤。 首先是迪化街最值得推薦的「車輪餅」。
在這樣的年頭,個人所見過的各種販賣車輪餅的攤販,大概就只有這裡的口味最符合童年時期的記憶。 小時候,學校附近的車輪餅十塊錢兩個,裡面包的餡料也僅有紅豆或奶油,而且尺寸也沒有這麼大,那時十塊錢還是紅色的紙鈔,而我往往僅能望著同學們大快朵頤,自己卻口袋空空。 這位戴著口罩的老闆非常親切,只要每次去了迪化街,我都要買他的車輪餅,特別推薦奶油布丁口味,餡料飽滿而且吃來不會太甜膩。 那天由於去的時間有點晚,老闆正要收攤,後來就把剩下的一些大紅豆車輪餅便宜賣了,我一連吃了三個,總覺得那溫暖又親切的滋味是如此難忘。 學生時期總是買不起便宜的車輪餅,聞著那濃郁的香氣,往往會忍不住流了口水,只盼有一天能夠大快朵頤;然而,在我讀了大學的時候,學校附近的車輪餅攤販卻不見了,再也沒有那樣溫馨而美妙的回憶,可以填補我那單調無比的青春年華。 中學時有個好友A,由於手邊常常有點零用錢,他總會買一些來請客,即便是現在看來頗為廉價的路邊攤食物,仍不免使我相當懷念,畢竟美好的時光短暫得那樣容易消逝。 回到主題,這是個人最喜歡的車輪餅滋味,擁有那難以磨滅的記憶中,只屬於舌尖的友情味道。 這位攤商常常擺放於「大稻埕廣場」,幾年下來都沒有改變位置,請朋友去迪化街逛街的時候順便來瞧瞧,建議不要錯過。
或許在這樣燠熱的夏天,來一碗冰涼沁心的杏仁露是人生一大樂事。 同樣位於「大稻埕廣場」的騎樓底下,算是非常老牌的攤販,許多年前我吃過這裡的杏仁露和綠豆湯,沒想到很久以後,我依然又來到了此處。 金屬板凳的座椅沒有改變,木桌還是一樣顯舊,而那擺放杏仁露的老式瓷碗,同樣能引發一些古老的懷想。 便宜的杏仁露是當晚的選擇,很感謝請客的好友,她又帶給我相當滿足的一項記憶。
從「大稻埕廣場」往外側走,在城隍廟附近,還有一個流動攤販,是同樣使人難忘的臭豆腐攤。 深坑臭豆腐相當知名,我對於深坑的印象還不錯,但卻最喜歡那裡的豬油飯,而豆腐還是喜歡新鮮白嫩的類型,只是偶爾來嚐一回臭豆腐,不免為這學生時期同學們最愛吃的路邊攤而感覺有些懷念。 臭豆腐攤的服務同樣熱切,老闆還可以提供便宜好吃的肉圓,個人對於炸臭豆腐本來有些抗拒,主要是油煙氣味太過於強烈,但只要嚐過這樣的攤販食物,便會覺得這些都是大餐廳所提供不了的美味。 因為,這樣的攤販食物能夠提供最多的古早回憶,那些屬於你我少年或在學時期,偶爾相逢卻能夠與親友一同共享的美好記憶。
現在要能看見這樣古老的車輪,說來有點不容易了。 改裝的老式攤車,就算推動得有些費力,但是沿途散發著緩緩飄散開來的臭豆腐和油酥濃郁的香味,赫然使人發覺:原來台灣的變化並沒有自己所想像的那般快速。 有時變化的是心境,是遠離了過去生活環境的一種落寞感,也是步入中年不免想要懷念的一種情緒。
就是那樣的氣味,或者是蒼老的叫賣聲音,所以眼皮有些沉重,我也要先拖著疲憊的腳步,觀察這樣一個攤販的生活小天地。 晚上來尋找路邊攤美食的陌生人很多,有些看似是上班族,還有一些附近的住戶,大約在八點多的夜裡,青灰色的路面和黯淡的那些面孔,或許在台北的黑色天空下有些扭曲了,但我卻有一種奇異而鬆懈的快感。 啊啊,終於又一次來到這個地方,享受到那種難忘的臭豆腐氣味。 從眼角的餘光散開去,人們大啖路邊攤的身影,或許也是一張張美好至極的臉。 美好至極啊,這就是小市民的悠閒生活,嘴裡嚐著找不到形容詞的小吃,我竟然像個傻瓜一樣,找不出最合適的詞來形容這般的感受。 或許朋友看到我那只會傻笑流口水的臉,覺得這個女人也已經丟臉丟到姥姥家了,吃了一些路邊攤就滿腹感慨,還會常常坐在一邊發呆…… 可是,還想再多看看呢…… 再多看一眼,再多吃幾口,再多回憶一下那些屬於自己和迪化街的路邊攤滋味……
我不知道別人的青春期與童年是伴隨著怎樣的記憶,而自己那逐漸褪色的想像中,似乎有些心靈的角落,彷彿能夠重覆在舌尖滾動著味覺感受出來。 炸起油花的臭豆腐,在那好像淙淙滾動的大油鍋裡面,恍若可以聽見朋友們呼喚自己那輕緩溫柔的聲音…… 我不知該如何述說這樣的食物,或者應如何看待那些從不曾改變味道的印象。 只是來到迪化街的時候就像做一場夢,每次夢到稀奇古怪的事,卻不如現實中所能品嘗的美好食物一樣記憶猶新,所以我喜歡來到這裡,因為黑夜裡的迪化街就像是醞釀記憶和發酵感動的預備過程,也如同在經歷另一場人生。 (代ROSY貼)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