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七七抗戰專刊 (轉貼)
2011/07/07 20:56:37瀏覽316|回應0|推薦2

七七抗戰專刊

2011/07/07 20:48

 

紀念七七抗戰 發揚民族精神
列印此則新聞 轉寄此則新聞
 

今年是七七抗戰七十四週年,八年對日抗戰是我國近代史上最悲壯的血淚史,更是一部維繫民族精神與愛國情操的奮戰史,現在仍有不少年長榮民是當年不屈不撓、與敵殊死戰的奉獻者,見證著那一段「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輝煌時代。

自民國二十六年七月七日,日軍在河北省宛平縣蓄意製造盧溝橋事變,到民國三十四年八月十五日日本宣布投降,其間歷時八年一個月餘。在此期間,我國單獨對日作戰有四年半,到了日本偷襲珍珠港,中日戰爭始演變為太平洋戰爭,開啟中、美、英並肩對日作戰。對日抗戰,政府與國軍能支持四年餘,而且愈戰愈勇,愈戰愈強,最大的因素即是自力更生、自立自強,所憑藉的是政治與軍事上的戰略持久,以空間換取時間,還有軍民同胞堅定不移的奮鬥意志。

史云「得道多助」,對日八年抗戰,美國及英國不僅與我結盟,並於民國三十一年我國慶前夕,聲明放棄在華治外法權及其他相關利益,另訂平等新約。自清朝開始到抗戰中期,中華民族百年來所受不平等條約的束縛與屈辱,就此一朝盡雪,可謂我國八年艱苦抗戰最大的成就之一。

然而我們又是如何打贏這場戰爭?還不是靠我們的血肉之軀與精神戰力,有許多年長榮民都是血戰過來的英雄好漢。名報人張季鸞曾在《大公報》社論「感謝衛國軍人」這樣寫著:「日本軍閥…仗他們的武器多,想征服中國。簡單說,…中國吃虧的也只此一點,要論精神志氣,現時的中國軍人,就比日本強。南北戰場上的我們武裝同胞,只要看見敵兵,只要是衝鋒戰,就歡喜不盡了,因為肉搏就準能得勝利……。人生幾十年,好不容易遇見這千載一時的光榮機會,怎能不歡欣,怎能不鼓舞呢?」

畢竟贏得戰爭勝利的要素之一是武器,若只靠精神,難以抵擋子彈大砲,但以不屈不撓的精神應戰,可以彌補物質上的缺憾。時任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長的先總統蔣公在「廬山談話」昭示:「戰端一開,地無分東西南北,人無分男女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任,皆應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全國軍民同胞就是在民族精神氣節的激盪下,民心士氣大振,形成一股沛然莫之能禦的精神戰力,前仆後繼的投入抗敵禦侮的行列。

根據史實,國軍與日軍在八年作戰中,共計發生淞滬會戰…等二十二次重要會戰,一千一百餘次正規戰役,三萬八千多次小戰鬥,殲敵四十八萬餘人,國軍壯烈成仁高達三百二十餘萬人,同胞死傷及失蹤超過二千一百餘萬人。榮民弟兄伴隨國家走過這段鮮血寫成的歷史,正是為國家生存發展、為百姓安全福祉毫不保留的犧牲奉獻者。

今年是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在「七七抗戰」七十四週年紀念前夕,對於當年為國犧牲的先賢先烈及參與抗戰的榮民袍澤,我們除了表達至高的崇敬外,更期望所有榮民弟兄繼承先賢先烈浩然正氣,砥礪歷久彌新的民族精神與愛國情操。我們相信,為了彰顯人性正面價值及光明理想,只要堅持理想信念而不斷積極奮鬥,就能創造更美好的國家願景,寫下更輝煌燦爛的史頁。

七七抗戰專刊

全民團結 共赴聖戰
列印此則新聞 轉寄此則新聞
 

【作者速寫】方肇熊先生,民國三十三年入伍,六十七年退伍,轉任大專青年暑訓班老師十一年,再就讀中興大學夜間部文學研究所,取得碩士學位,至八十年退休。



民國十七年,北伐成功,政府實施「精兵政策」,全國上下在「勤苦持家,堅苦建國」目標下,年輕子弟紛紛退伍還鄉,以節約龐大國防支出,並轉而將青壯勞力投進鐵、公路修築,和電訊、手工業等生產事業,奮力打造「黃金十年」,期能在劣勢中對抗強權外侮。

不料,「閩、粵事變」與「九一八事變」,以及「偽滿洲國」成立之事,接踵而至,全民雖在蔣委員長「攘外必先安內」決策下,竭力隱忍日本軍閥的挑釁,卻因「愛國情緒」高漲,致使主張對日宣戰者,誤以為蔣公懦弱,直到「西安事變」結束,國人才體認蔣公強國禦侮之苦心,軍民大團結,由此開始。

在那個時期,中、小學生下午放學回家前,由學校編成許多宣傳隊伍,分別隨著帶領的老師,沿著城中各街道與城外各鄉村小徑,高呼「團結自強、準備抗戰」口號,等到民眾漸漸聚集,由學生先唱愛國歌曲,然後老師站在借來的板凳上,開始分析國家危難處境,呼籲全民「節約儲蓄」、「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相互勉勵、奮發圖強,各個家庭幾無「閒人」。小學生制服若有脫線或破洞,老師或師母便負責檢查和縫補。學校和社會接連發起「捐獻運動」,繳五毛錢沒人笑他小氣,捐五十元也沒人說他大方,人人「盡其所能、儲其所有」地為抗戰奉獻。

當時所有的訊息來源,都是由學校老師紀錄無線電訊重要內容,轉告學生,由學生傳回家中,家家戶戶相互傳播。每星期在各地「民眾教育館」,放映無聲電影,抗戰爆發後,改放戰地紀錄片或日寇暴行片,館內人員再報告「國家大事」。

抗戰初期,中、日雙方戰力:陸軍是一比四,空軍是一比九,海軍是一比三十二(包括戰備整備、兵力、火力及人員訓練、後勤支援),倘若「九一八事變」時就對日宣戰,很可能有立即遭致覆亡的危險。當我響應「十萬青年十萬軍」,拿起武器,投入抗戰第一線時,才瞭解日本軍閥希望中、日戰事「愈早愈好」,但國民政府則一再容忍拖延,希望「愈晚愈好」。一旦抗戰爆發,就是「地不分東西南北、前方後方;人不分男女老少、富貴貧賤」,沒有黨派和士農工商之分,人人皆以「奉獻國家」為榮。

八年對日抗戰,蔣委員長領導軍民,以「空間換取時間」,使日本軍閥在廣大的中華民族土地上分散軍力;最後因盟軍於三十四年八月初,在長崎、廣島投下原子彈,日本遂於同年八月十四日無條件投降。總計中、日大會戰二十餘次,重要戰鬥一千一百餘次,動員並徵發兵員一千四百萬餘人,陸軍陣亡、負傷、失蹤總數三百二十餘萬人。空軍損失各式戰機二千四百餘架,陣亡官兵四千三百餘人。海軍艦艇損失殆盡。人民及公教死傷逾二千萬人,流離失所一億人以上,財產損失無法估計。支出的軍費,折合當時的美金約三百一十三億三千餘萬元,倘若按當時日本全年總預算七億七千萬美元計,要求日本政府賠償,必須全日本人不吃、不喝、不穿,五十年才能還清,足見我國犧牲的人力和財產損失有多龐大。

另據各地戰報,國軍擊斃日軍約四十八萬餘人,但相較日軍在太平洋僅使用十二個師團的二十萬人,便西攻香港、新加坡,進佔馬來西亞、緬甸,南下菲律賓、荷屬東印度,一直擴展到達爾康島,兩相對比之下,即可看出我國對二次世界大戰的貢獻,具有決定性的影響。

民國三十九年九月八日由五十個國家簽字的「舊金山對日合約」,第二條規定:臺灣、澎湖及南沙、西沙群島,經國際認定回到中華民國懷抱!

這段以「奉獻國家」為榮的「抗戰精神」和歷史,印證團結奮發,才是國家之幸、全民之福!

*******************************************************

七七抗戰專刊

堅苦抗戰憶當年
列印此則新聞 轉寄此則新聞
 

【作者速寫】侯錫麟先生,民國二十七年投考陸軍官校,翌年畢業即參與崑崙關戰役;三十一年改服空軍役。六十二年轉派臺灣省訓練團,服務至七十年退休。曾撰印《中國空軍外史》等十餘冊。



「七七」抗戰,雖距今七十四年,我這九十三歲的老朽,回憶當年種種,仍歷歷在目。

民國二十六年七月七日,日 軍發動「盧溝橋事變」,我駐守之二十九軍三十七師二一九團吉星文團長,竭力抵抗,中日大戰一觸即發。蔣委員長接獲戰報,立即在廬山召集全國各界,發表談話:「最後關頭一到,我們只有犧牲到底,抗戰到底……」。

八百壯士 戰功彪炳

「七七事變」後,日軍隨即佔領大陸華北地區,接著發動「八一三」淞滬戰役,企圖威脅首都南京,展開上海血戰,歷時兩月有餘,雙方犧牲慘重,因日軍不斷增援,國軍不得不轉進。

八十八師指揮官孫元良將軍,命令所屬五二四團副團長謝晉元(之後升團長),負責掩護全師,而在四行倉庫(即金城、監業、大陸、中南四家銀行聯營之倉庫)駐守,建築本身雖極堅固,卻是三面受敵,孤軍奮鬥,全體官兵抱定「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之精神,堅持與日軍周旋到底,牽制日軍三個月時間,使政府得以西遷,並粉碎日軍三月亡華之妄想。

其中一段感人事蹟,為上海崇實女校學生楊惠敏,身著童子軍服裝,冒險游過蘇州河,將一面大幅國旗,送交四行倉庫守軍,掛上樓頂。上海市民看到國旗飄揚,大為振奮。正如大家耳熟能詳的抗戰歌曲《中國一定強》所唱:「⋯⋯你看那八百壯士孤軍奮守東戰場,四方都是砲火,四方都是豺狼⋯寧願死,不投降。我們的國旗在重圍中飄盪!飄盪!⋯⋯」留下了永為世人追念的光榮紀錄。

抗戰標語 振奮人心

抗戰第二年,國民參政會提出一則標語:「國家至上,民族至上,意志集中,力量集中,軍事第一,勝利第一。」以凝聚全國向心,軍民同心協力,眾志成城,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共同為對日抗戰犧牲奮鬥。

警報一響 緊急疏散

抗戰期間,日軍以正規軍發動攻擊,又以優勢空軍轟炸大後方,尤以陪都重慶警報頻傳,一日數驚,受災最重。人們一聽到警報聲,立刻疏散隱蔽,慘死炸彈下之民眾,超過前方的官兵,各項建設損壞嚴重。

教育貸金 嘉惠學生

八年艱苦抗戰,遍地烽火,青年們多流亡失學,但教育乃百年大計,亦為培養國家人才之源頭,因此政府創設教育貸金,時任教育部長的陳立夫先生,除給予大學生教育貸金外,並在後方各地廣設國立中學,收容失學青年,培植建國幹部,學成報效國家。目前九十歲以上在大陸畢業之大學生,多受此恩惠。

糧價高昂 住屋不易

由於江南魚米之鄉,多被日軍佔據,僅靠後方雲、貴、川三省供應軍糧民食,白米昂貴。若遇奸商,在米中摻入稗子(像穀之黍粒)、沙石等雜物,增加重量,就形成所謂的「八寶飯」,以此果腹,味如嚼蠟。居住方面,因各地難民多撤向後方,租屋供不應求,尤其是重慶,居住大為不易,曾流行一段順口溜為「三天可以找老婆,三月才能找工作,三年才能找到一個巢」,可見戰時住屋之難。

全國軍民歷盡艱辛,浴血抗戰八年,終於在蔣委員長領導下,贏得最後勝利,解除百年來不平等條約的桎梏,臺澎重返祖國懷抱,確是建國史上一大勝事,值得大書特書。

*********************************************************************

七七抗戰專刊

幼時經歷臺兒莊大捷
列印此則新聞 轉寄此則新聞
 

【作者速寫】郁化清先生,民國三十八年入伍,曾參與八二三砲戰,四十九年退伍,轉任國小和國中教師,至七十八年退休。



抗戰初期的臺兒莊大捷,那時候我只有六歲,但有些事情,我還是記憶深刻。

依然清楚記得,是在轟隆轟隆的砲聲中,奶奶牽著我的手,夾在撤退騎兵的中間,從運河北岸走過唯一的浮橋,逃到運河南岸,暫時住在一個親戚的家裡,不久我的家人也分批逃了過來,儘管房屋全毀,全家能夠團聚,保全生命,已是萬幸。

等到戰鬥結束,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我們一個親戚家辦喪事,院子裡擺了三具棺材。當時因為年紀小,還不知道戰爭的殘酷!後來聽大人說起,才知道真的是「屍橫遍地,血染運河」。據說有一位名叫別志南的軍官,清理戰場時留下了一首詩:「三千人家十里街,連日烽火化塵埃;傷心幾株紅芍藥,猶傍瓦礫慘澹開。」可見得臺兒莊古城受到多麼嚴重的摧殘。

民國二十七年,臺兒莊因中日大戰而揚名國際,卻也導致千年古城化為一片焦土。

臺兒莊周圍有磚牆,牆外有護城河,易於防守;南面城牆下即是運河,當時的國軍是背水一戰,沒有退路,運河上唯一的浮橋,忍痛自行炸毀,以宣示與臺兒莊共存亡的決心。

當日軍用屍體填滿護城河,攻進城中,又被國軍逐出城外,形成巷戰、拉鋸戰。最危險的時候,全城被日軍佔據三分之二,最後是國軍趁夜組成敢死隊,揮舞大刀,把日軍趕出城外。雙方都死傷慘重,日軍抱頭鼠竄,再次粉碎他們三月亡華的美夢,臺兒莊大捷揚名世界,開啟抗戰勝利的契機。

去年秋天返鄉探親時,見臺兒莊已恢復古城舊觀,成了抗戰紀念基地。早年落後的臺兒莊小鎮,忽然變成江北水鄉,小橋流水,夜光燦爛,令人流連忘返;對照當年大戰景況,朦朧中的古城,卻有不堪回首之慨!

*******************************************************************

 

( 在地生活桃竹苗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ose2132006&aid=5402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