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7/16 20:02:20瀏覽1821|回應8|推薦9 | |
最近跑步陷入低潮,本來每星期應該跑60公里,但前個星期只跑了40公里,上星期跑更少,只15公里,另外快走20公里,本周至今,六天跑了45公里,跑步似乎不再快樂,反而變得辛苦。 這一切,都是為了馬拉松。 上個月,下定決心參加12月日本奈良馬拉松賽,向北大長跑社國際組報了名,開始認真規劃如何跑完全程。參考村上春樹(關於跑步 我說的其實是---)及北大幾位馬拉松老手的訓練方法,並衡量自己的年齡、身體狀況、跑步實力後,設定訓練目標,6到8月,每周跑60公里,也就是每天跑10公里,一星期休息一天。9月70、10月90、11月100公里,12月比賽。 每天10公里、每周60公里的跑步量對我不是問題,速度卻是問題。我最舒服的速度是8.5分鐘一公里,跑完42公里需時357分鐘,比360分鐘限定時間只多出3分鐘,賽程中需要喝水,8.5分鐘一公里的速度風險太大,需要加強速度。 6月底,開始速度訓練,預定目標是7.5分鐘,我在每天固定路線上設定四個時間檢查點,跑到檢查點就檢查時間,這才發現,我到五公里後,速度就不知不覺變慢了,於是稍稍催促自己,果然,10公里很快由82到83分鐘進步到77、78分鐘。 不過,改變速度也增加了心肺和肌肉的負擔,習慣的呼吸節奏打亂後,經常覺得氣喘吁吁,跑步不再快樂,每天出門踏上馬路,清風拂面的第一個感覺不是愉悅,而是,我真的要跑嗎?經常跑到2、3公里時就想放棄。 更糟糕的是,前星期四,膝蓋竟然有腫脹感,這絕對是警訊,於是休息兩天,腫脹感消失,星期天參加北大例行跑步活動,跑了16公里,下午,膝蓋又有腫脹感,只好暫停一個星期,只走了兩次10公里。 本周星期天跑12公里,然後每天5、10、5、10、5公里,明天準備跑5公里,幸好膝蓋腫脹感不再出現。下星期準備恢復以80分鐘10公里速度跑60公里。 我認真練長跑已經9個月,但速度一直沒有太大進步,以我的年齡,6分鐘1公里應該不是問題,許多比我年齡更長的跑者都可以做到,我卻做不到。 只能怨我心臟裝了節律器,醫師說,裝了節律器就像保時捷車引擎卻只能使用二檔,當然跑不快。 好在8分鐘一公里勉強可以跑完全程,我就不必太強求速度,有足夠的耐力跑六個小時,應該就可以完成我的馬拉松計畫了 |
|
( 興趣嗜好|運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