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8/12 17:56:23瀏覽1793|回應7|推薦19 | |
新創刊的「旺報」篳路藍縷、人手不足,委託我做一系列經濟學家專訪,深度訪問有智慧的人,這是知識的挑戰也是饗宴,加上對新聞不變的熱情,乃欣然應允。 6/16臨時受命陪同黃清龍社長兼總編輯訪問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自從去年代表馬總統參加APEC領袖會議後,連戰似乎就從媒體消失了,沉寂八個月,連戰態度低調,但談話一針見血。 連戰態度低調,是有原因的。 2005年4月,兩岸關係劍拔弩張,連戰無畏民進黨政府營造的敵意環境威脅,毅然決然以在野黨主席身分訪問中國大陸,達成國共五共識,不但化解台灣兵臨城下的威脅,為2009年國民黨勝選奠定民意基礎,更成就了個人歷史地位的光環。 三個月後,他交棒志在參選總統大位的馬英九,退出國內政治舞台。次年他與胡錦濤主席在國共五項共識基礎上,打造了當時兩岸唯一的交流對話平台-國共論壇。2008年政黨輪替,他與國民黨主席吳伯雄共同參加第四屆國共論壇,已有傳承之意,2009年連戰不再參加兩岸論壇,從此淡出政治,也不再談論現實政治問題。 連戰的低調,與他2005年北京大學演講時恢弘大器的領袖氣質、和胡錦濤六度會面應對進退的從容自若非常不同。訪問一開始,他就提到,如果不是蔡衍明先生的新事業、不是二十年老友的邀約,他不會接受訪問,談到一些與當前主流觀點不同的意見,他更是點到為止。他幾次表示,已經是退休老人了,不便再對政治問題發表太多意見。與大家熟悉的連主席迥然不同。 連戰當然不是沒有主張,譬如,他認為台灣應該面對兩岸政治分歧問題,事實上,兩岸也曾經展現智慧,解決了台灣參與WHA及WTO領袖會議台灣代表人選兩項政治問題。他對兩岸共同面對分歧、解決分歧的能力,深具信心。 他也不是盲目的樂觀派,譬如兩岸軍事互信關係的建立,他很清楚,需要一連串的細膩規劃與行動,而且循序漸進,才能達成目標。但他也認為,政治問題,難道台灣不應該爭取。他相信,大陸30年的發展已經建立了足夠的自信,可以同理心與台灣共同處裡雙方的政治歧見。 對一個曾經突破萬難實現歷史性破冰任務的政治家而言,「信心」是政治家應具備的特質。他對當前當政者也有相同的期許。 以下是訪談摘要: 問:2005年兩岸劍拔弩張,您毅然決然訪問大陸,進行了破冰之旅,短短三年,兩岸關係開花結果,主席對未來的使命與願景? 答:05年破冰之旅,達成了五點共同願景,在該基礎上,兩岸關係確實有一定的進展。國共論壇進行了五次,其他科技、貿易、婦女、青年等單項議題的討論不計其數,政府間半官方的交流平台也建立起來,代表官方的兩會簽署了九項協議、一項共識,是很不錯的進展。 有些人認為現在過度傾中,我覺得現在不是傾斜、而是矯正。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我們對中國「斷流而非交流、對撞而非對話」,這種自我封鎖的態度,是對歷史缺課!我們既要補課,同時還有新的功課要做。 我們已失去了先機,更不能再用意識型態的眼光來看世局。1996年我們推動亞太營運中心,是以大陸為腹地,以經貿為主軸的大計劃,透過各種規劃,如101大樓等重要建設已付諸實施,但突然被戒急用忍堵住,我們已經失去先馳得點的先行優勢(first mover advantage),除了少數台商如旺旺、康師傅掌握先機,得到First mover advantage,其他都拱手讓給了韓國、日本等國家。 我們現在只是亡羊補牢,能抓多少就抓回多少,要用這種心態來看問題。這是很現實、用數字說話的問題。兩岸還有許多經濟領域面非常重要的議題仍待協商解決,我希望兩岸繼續透過對話強化雙邊關係。 雙邊對話的動力已經開始,繼續平穩走下去當然是大家所期盼的,尤其是簽訂ECFA的問題,希望能夠就兩岸經貿關係的角度就事論事。ECFA是架構,內容相當具有彈性,可以逐步將雙方的共識納入,避免政治化,這才是我們福祉之所繫。 問:台灣部分人對中國仍然具有敵意,擔心中國大陸有統戰動機,您認為要如何讓這些人理解、面對大陸釋出的善意? 答:有些人思維不同,我不能評論這件事。 問:可否從全球戰略、體制改革、經濟發展、兩岸關係等宏觀面的觀點,對大陸未來發展分析? 答:中國人講甲子,逢九必有大事,1919年五四運動、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1979年改革開放,至今又逢一甲子。 大陸改革開放,一方面改變了本身的體質,一方面與國際社會接軌,我們必須承認已取得重要的成果。改革開放三十年來,兩岸關係雖然不像共產革命時期的兵戎相見,但仍然處於高度對立對抗。05年破冰之旅之後,我們希望未來兩岸能夠「重視現實,共創未來」。也就是在維持現狀的基礎下,一同創造未來。 兩岸過去不斷冤冤相報,以加上各種複雜的國際因素,造成兩岸間糾纏不清的關係,如果繼續糾纏,那就沒有未來!當下是一個契機,一個重大的關鍵改變。過去兩岸關係是confrontation(緊張對立),現在已經低盪(detente)到一定程度,我們有信心,兩岸關係可以再從低盪更進步至友好關係(entente cordiale)。我們已掌握了機遇,進入從正面看問題的大環境。 兩岸從經濟乃至於文化領域開始交流是很好的,但政治議題是避免不掉的。所以2005年破冰之旅所達成的五點共識,前三點都是政治問題,因為這才是問題的核心。 問:哪些政治議題是核心的問題? 答:2005年五項共同願景提到,第一終止敵意、建立互信,早日簽訂和平協定,第二建立軍事互信機制,增加安全基礎。第三是討論台灣國際空間參與問題,第四點才是經濟交流,建立共同市場,共同市場並不是一中市場,兩岸互相同意的項目才放進去,例如關稅減讓、投資、貨幣、經濟政策、共同行政等一系列的問題。 問:五願景希望先解決核心問題,但現在執行是先從容易處開始做,您認為? 答:萬事起步難,先從雙方面都同意的、容易的事先開始,也是常理。不過很多事情,例如參與WHA或是APEC領袖會議問題,並不是很容易處理的事情,也觸及爭議的核心,我們不也都達成協議?如果只挑簡單的做,困難的都不做,那國際參與的事情就不用做了。 問:簽訂和平協定的時機您認為是否已經成熟? 答:政治問題是避免不掉的,我不敢妄自訂定時間表。大陸過去三十年的發展已取得輝煌的成就,兩岸如果要討論政治議題,我希望他們要有更大的自信心和同理心來面對爭議,一定要以寬大的胸襟、尊重的態度,對台灣的地位與名份作合情合理的安排,這應該是可以做到的。 問:「飛彈」和「軍購」,似乎是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兩岸軍事互信是否難以解決? 答:有些人硬要把這兩個問題連結在一起,但我必須講,我們是不是擁有獨立自主的防禦權是關鍵問題。我認為台灣一定要有。瑞士是永久中立國,是不是有獨立的國防和軍備?當然是,而且還很強。所以美國軍購不必然與大陸飛彈部署畫上等號。兩岸軍事互信機制的討論至今尚未開始,許多國際關係的研究認為,互信機制是漸進的一系列作法,如相互開放兵棋推演參觀等,撤出飛彈只是其中一項,還有幾十項幾百項事情要做,我相信政府方面已經有相關的思考與準備。 問:國際因素是兩岸關係的重要因素,從去年到現在,國際情勢也發生了一些變化,您認為美國跟其他國家對於目前兩岸關係的態度如何? 答:我個人看法,從江澤民到胡錦濤,對於國際關係的思考與過去大不相同,是不稱霸、優先做好自己的事情、多元的國際社會觀,跟過去的單極、雙極國際社會觀完全不同。大陸開始發展「人文外交」,也就是軟實力外交,當然以中國大國地位,其他方面也不會疏忽。這是我總體的看法。 兩岸關係從反分裂法極度的對立,到05年後兩岸共識所導引出來的一系列發展,直到今天,我覺得不但有助於兩岸和平發展,同時對於美國以及其他國家來說,趨向緩和與邁向合作是大家樂見的。 美軍太平洋司令基亭認為台灣過去是Trouble maker,現在已經不是了。兩岸關係的發展是各國樂見的情勢。美國跟大陸的關係,經濟的對話已經提升到戰略對話,就有人開玩笑說,現在大陸與美國除了登陸月球以外,什麼都可以談、甚至都談過了。美國國債依賴中國購買,兩國已經成為stack holder的利益共生關係,未來中美關係只會更密切。 問:很多評論認為世界將由G2主導,不再是G8,您的的看法? 答:從台灣的利益來看,兩個G的關係都應該重視。大陸崛起是一個事實,但美國還是當今最強盛的國家。台灣要同時重視對美國和中國的關係,這是小國求生之道。 問:中國經濟崛起,開始積極發展遠洋海軍,西太平洋的戰略結構將會有很大的改變,您對東亞地區的政治結構的長期觀察? 答:國外頂尖的東亞問題專家對這個問題的意見也很分歧。一方不相信中國不稱霸的說法,認為中國崛起必然影響美國東亞的利益。另一方則選擇相信中國已接受多極社會:和諧、和平、和解的立場。就台灣兩岸的立場來看,我們也可以做自己的評估,我們應當對於當前所面對的問題作一個完整的思考。 問:台灣年輕人對全球化帶動區域競爭的衝擊,顯得信心不足,您可否以曾獲得「十大傑出青年獎」的身分,對現在年輕人做一些建議? 答:兩岸目前多方面交流的關係可以給年輕人許多新的機會,比方說上海的中歐國際工商學院,世界各國年輕人都去就讀,尼克森的孫子也去了,因為他們了解大陸是一個有潛力的市場,台灣反而去的人很少。為何我們的年輕人不積極去跟大陸青年一較長短呢?相較於世界各國,台灣具有各種優勢,可是我們的 First mover advantage 完全沒有利用到。台灣年輕人受到很好的教育,在多元化開放的社會成長,這是台灣年輕人的福氣。所謂草莓族只是極少數,我是大學教授出身,很清楚台灣年輕人成長的環境,比其他國家沒有什麼好怨嘆的。年輕人要有目標和決心、有毅力、有面對挫折的勇氣,成功沒有什麼理論或軌跡的,只要我們走對了路。 問:台灣在軟實力上與大陸交流可以如何截長補短? 答:歐巴馬在當選的勝選演說上,他說美國偉大的地方不在於軍力、砲火,而是民主自由的信念、價值和觀點,這些都是軟實力。包括理念、價值、制度、教育、管理、人才養成,都非硬體而是軟體,兩岸之間應互相激盪。 有人說台北市民的水準超過台北市的建設,上海的建設超過上海市民的水準。 大家都有各自的問題,如何面對挑戰、應對挑戰、化挑戰為機會,這就是發展成功的關鍵,每一個挑戰都是機會。 問:兩岸政治的分歧是無可逃避的問題,您如何在經濟交流與文化交流時候,在最短時間內解決台灣人民的疑慮? 答:不能說這個問題不存在,負責任的人要好好考慮這個問題。 專訪:黃清龍 整理:戎撫天、呂紹瑋
|
|
( 時事評論|財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