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嫦娥之父」歐陽自遠台北印象
2009/09/27 20:44:28瀏覽1478|回應1|推薦20

主導大陸月球探測方案與科學目標規劃、 有「嫦娥之父」美譽的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自遠來台北訪問了五天。

他的台北行,不但開啟了台灣人太空探勘的視野,他承諾將完整提供所有探月數據資料,供台灣學術界運用,有助台灣相關領域的研究。更重要的是,他對台灣人文素質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相信在他影響力範圍內,兩岸探月與太空領域的合作交流將大為增加。

 歐陽院士是世界知名的天體化學家和地球化學家,是一個實事求是的科學家,但具備了傳統知識份子謙虛自省的人格特質與濃厚的人文關懷,是一個令人尊敬的長者。

他在參加台灣大學陳泰然副校長主持的專業交流座談會,聽到孫維新教授過去只能透過澳門大學間接獲得大陸探月片面的數據資料,與大陸專業交流也只能間接參與時,非常為台灣受到的不公平待遇抱屈。他曾表示,大陸不應該虧待台灣的科學家,他回去後,一定要設法建立直接交流的管道。

 他也拜訪了國科會李羅全主委及國家實驗研究院陳文華院長,兩場座談簡直是欲罷不能,午餐都耽誤了許久。他對台灣福衛衛星計畫的規劃與成果評價很高,台灣資源很少,能找出確切的、具有重大科學意義的明確目標,投入最少的資源,不但達成預設成效,甚至有超越之處,他給了高的評價。

 他對台灣人的素質評價更高,整個社會安安靜靜,人們謙恭有禮,他非常喜歡。他更喜歡台北市保留的許多古蹟建築,譬如台北賓館、總統府、公賣局等,他認為古蹟與綠樹是社會素質的表徵,台北的表現超過大陸城市。

 歐陽院士學術成就很高,其實他的學識之路曾歷經艱辛,吃了很多苦。他原先研究地質,年輕時為補足文革失落的時光,他經常「兩個饅頭、一瓶水」就在圖書館苦讀整天,進入坑道研究地質,更是以饅頭與涼水在地底裹腹。待在潮濕坑洞時間太長,造成足部顧及至今還困擾著他。後來,他發現,要完全瞭解地質,必須從瞭解太陽系各類小天體和行星著手,因而跨入隕石及宇宙塵、月岩等地球外物質的研究領域。

 他在演說中介紹,大陸月球計畫分為探、登、駐三階段,""是無人探測月球;""是載人登月、""是建设月球基地。""階段又分為三期,第一期開展繞月衛星探測,全面、整體與綜合性探測月球,200931,嫦娥一號衛星受控撞擊月球的豐富海,圓滿完成了嫦娥一號的科學探測目標;第二期是月面軟著陸,著陸器進行就位探測與月球車進行巡視探測,已經國家立項並即將實施;正在規劃立項的第三期月球探測,是發射月球探測器著陸後開展月球探測並進行月面取樣和鑽孔取樣,並將月球樣品安全返回地球,在地面開展全面、系統研究。

在完成全部無人月球探測之後,進入第二階段,實施載人登月。 大陸月球計畫的第三階段是在月球設立基地,充分利用月球的特殊環境開展科學觀測、科學研究、新型材料與製品的研製、開發利用月球額太陽能和其他能源與資源,建設通往火星和其他天體的前哨站。就人類的大量移民,尋找人類新的棲息地而言,但他更看好火星,他正在寫一本有關火星的新科普書,書名是「再造一個地球-人類移民火星之路」,即將出版。

 他認為無論從地球暖化或環境污染、地球資源有限角度觀察,人類都需要再造一個地球,火星的可能性高於月球及其他任何行星。火星36億年前可能曾經有過原始的生命形態--細菌,當時地球也是只有細菌等原始的生命形態。火星表面曾經有過水,現在可能埋藏地下,而水是生命不可或缺之物。火星的大氣和表面環境要比月球好多了,是太陽系星球中比較接近地球、相對較溫和的星球。如果人類要改造一個適宜人類居住的星球,火星的可能性較大。

 歐陽院士的台北行。未來台灣學術界應該可以有較深的參與月球探測和太陽系探測與研究的機會。

 

 

                                                                 (陽自遠夫婦)

( 時事評論人物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ong3827&aid=3355595

 回應文章

斐安緹納(Fred&Tina)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两岸科技交流
2009/10/01 10:38
涉及到深层次的战略,不容易,但更有指标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