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2/24 11:58:28瀏覽1354|回應1|推薦24 | |
陳前總統涉嫌弊案今起開庭,相關當事人動作頻頻,企圖影響輿情視聽,導引司法審判,吳淑珍以陳報狀交代國泰世華銀行保管室巨額現金來源,更引起震驚。
依據吳淑珍的交代,包括王永慶、吳舜文、張忠謀、郭台銘等二十位企業家,都對扁家捐獻了政治獻金,金額由一億到數千萬、數百萬元不等,總額十二點一億元。次日張忠謀罕見在媒體刊登大幅廣告,認為這是對他最嚴重的污衊。不過,他承認,他確曾對民進黨「政治捐獻」,但從未「行賄」扁家。 據媒體報導,近日媒體一連串扁家新聞,包括吳淑珍陳報狀內容、阿扁獄中禁食、指控特偵組辦案不具正當性等,都有很深的操作痕跡。尤其吳淑珍爆料企業捐獻名單,更是明顯的審判策略,意圖模糊化政治獻金與企業行賄的界線。 扁家的邏輯是,所有扁家的錢都是企業獻金,君不見形象正派、絕無行賄必要的王永慶、張忠謀及偏藍的吳舜文都有大額捐獻,他們豈是行賄之人?政治家收受政治獻金是政黨政治常態,「扁家錯了嗎?」 另一方面,媒體報導吳淑珍陳報狀新聞,普遍持負面角度,彷彿認為「政治獻金」背後一定有不可告人之事,「錢進扁家」就一定是官商勾結。 其實,「政治獻金」是政黨政治常態,也是民主政治必要之惡,無論政黨或個別政治人物,都必須接受捐獻,否則不可能有足夠經費從事競選及其他政治活動,民主政治亦無從推展。企業家實踐經營理念,進行企業活動,亦必須擁有充分的社會溝通能量,與政治人物適度交往,亦為經營企業所必需。但「政治獻金」與「企業行賄」往往一線之隔,「政治獻金」必須受到嚴格的規範,並完全攤在陽光下,接受公眾檢驗,才能避免越界成為行賄。 其實,「政治獻金」與「企業行賄」是有界線的,有幾項簡單指標: 一、是否透明:「政治獻金」通常會以支票支付,並要求接受捐獻者開立收據。 「企業賄款」則以現金交付,甚至透過海外帳戶轉帳,求其隱蔽。 二、是否對股東負責:「政治獻金」應憑單據依法報銷,並對股東負責。「企業賄 款」資金來源不明,企業負責人也不準備對股東負責。 三、是否遵守政治獻金法相關規範:政治獻金法嚴格規範獻金收受雙方的身分、 收受期間、額度及申報程序,捐贈者必須遵守。 四、有無對價關係 社會可以依據這幾點原則,檢視扁家的作為及扁律師團的攻防策略,是非其實是非常清楚的。 譬如,張忠謀長期以來無論經營企業,或扮演知名企業家社會角色,都展現高度公信力及社會責任感。當張忠謀公告社會,他是對民進黨提供政治獻金,而非金援扁家,我們相信,張忠謀的捐獻必定符合上述四指標。 那麼,我們要追問,阿扁當時固然兼黨主席,企業家的政治獻金為何進了扁家私帳? 蔡英文主席難道不應該追究嗎?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