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6/14 15:57:14瀏覽531|回應0|推薦2 | |
角色:部落的處境 VS 政府的公器 力量: 小 vs 大 事實: 無辜 vs 偷竊 人民: 主權 vs 主權 我也去進行了個人連署,總覺得自己知道的有點晚,大概是新聞都被一家四人都被縱火犯燒死的新聞,搞得心神不寧,無心再看相關新聞。 我看了部落格對事件本身描述、後續紀錄、各國關懷與法院判決書後,決定再把這個消息對各位山友發出,這完全是出自對此事件的感受後採取的自主行動。 司馬庫斯只在登山社的行事曆與地圖櫃中看過,一直沒有恰當時機去造訪那些參天神木與林道,相關人事也不了解,然而這個事件卻能把中國&台灣、自然&人為、善意&惡意、外來種族&原住民、政府法令&部落會議、真實&謊言、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部落命令&個人行為等在這個事件中充分的顯現,也是因為這些元素,給我一種不得不做些事的個人行為趨力,我嘗試把聯想寫下: 中國&台灣:在中國工作超過三年的台幹,除非有離境30天以上的紀錄,否則要抽重稅!於是台幹就有了蜜月假,紛紛回台度假30天,再回中國做三年。中國想跳過台灣政府,直接用大官管小民,讓台灣小民從荷包 吸血和失血的過程中認知中國,以下引用部落格「傳統上對我們而言部落即是國家,現在的這一個不怎麼確定是國家的國家對我們而言其實也只是部落,是很多部落合成的大部落,當國家遇到部落的時候,國家卻想要凌駕於部落之上,然而當上帝的部落遇到國家的時候............. 聽啊!在山的那一邊傳來了高亢的凱旋歌! 」,我希望不要有人炒作這個話題。 自然&人為:自然風災造成倒木堵塞道路,然後人為清除道路,然後人為回收相關災後衍生物。這一切看來順暢,但對於災後衍生物的所有權,林務局與司馬庫斯都各自宣揚了自己的看法,只是走進法院時,法院認定了林務局的所有權(紅漆與銅印),而捨棄司馬庫斯的原住民所有權(12公里之外),這一點在部落格中有諸多看法,從林木可能是部落原住民種的,原住民的活動範圍等去宣揚,我個人倒是認為可以用共有權去解釋此災後衍生物,舉例如海岸邊的災後漂流木,剛好飄到龍洞灣公園,而被路邊商家從龍洞灣公園搬取, 或是有人去搬飄流木時,一車載不下,把其他的飄流木都做了記號,請問這些案例若送上法庭該如何認定?我想法院或和解庭上,大概也就是請雙方各瓜分一半吧,這時還有人記得林務局嗎?我希望有人能跟律師談談看這些觀點。 善意&惡意:這一點法院也同意善意,只不過當法院是關注在所有權時,就算你在做慈濟的資源回收,不經人家同意就拿了25個空鋁罐,法官也是要把你關七天!我希望人人健康。 外來種族&原住民:我希望不要有政客炒作這個無聊的話題! 政府法令&部落會議:森林法是過去政府運用與保護森林資源的依據,對上現在民意為主的原住民基本法和部落族群意識,這個事件的延續後果現在已經顯現,就是公器與民間的對立,從部落格中的幾個事件已經可以看出,雙方以制度相互抗衡,這無非是要展現部落組織行動力,來取得未來協商的談判條件,我希望這些站在部落大門的守護者,可以平心靜氣地處理公事,任命大門守護者的長老們,要記得他們只能做警示,而不是當警察,而且這樣長期地站崗,是否能為家人帶來收入?以下引用部落格文章「設立入口柵門,宣布自即日起,若非得到部落許可,禁止破壞山林的國家林務或警務人員入山。 」我希望業障退,善心起。 真實&謊言:這個事件沒有人說謊,每個人都很認真的為自己而活,只是當下的無明遮蔽了智慧,看不清楚真實的原貌,我希望無明烏雲退,智慧光明生。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就像第一則的中國&台灣一樣,有抽稅的政策,就有節稅和避稅的對策,當強風在吹,蘆葦勢必彎腰,民不與官鬥,而官也必須民之所欲、常在我心,畢竟政策的效果遠大於對策,因為當政策說話的時候,每個人都要細細聆聽,對策有時只能放在心中默默的做!我希望有能力把政策執行往善方向的官,有能力找出善對策的執行者,可以動心為此做些事。 部落命令&個人行為:有個故事是說:有個長官對三位屬下下達了一個往懸崖走的命令,結果A屬下說:這是什麼爛命令,就棄槍 逃了!B屬下就往懸崖走,然後掉下去死了!C屬下則在懸崖邊原地踏步走,等長官覺醒;就此事件而言,在判決書中,法院認定了三位部落執行者的辨識能力,他們知道林務局有"所有權"的事實,故程序上應該先知會林務局才能執行回收此災後衍生物,故忽略部落命令的事實且依此判決;回到開端的故事,A屬下應該會送軍法審判,因為不服從被判刑,B屬下則是獲頒英勇獎章,追贈官位,C屬下則是在原長官退位後取而代之; 這個事件可以感受到許多人的心理壓力,莫名背上偷竊的罪名,莫名開始24小時站崗,莫名開始與政府對抗,莫名開始與警察吵架,莫名被警察攔檢,莫名被帶入各種政治議題,我希望這些莫名其妙都能成為一種逆增上緣,成為人們關心公共權益、關心法律議題和關心同胞的行動趨力,而不再只是冷漠的旁觀。 |
|
( 知識學習|商業管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