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創業家你在培養神還是培養鬼
2017/10/11 00:12:12瀏覽464|回應0|推薦0

創業家你在培養神還是培養鬼

    -TTQS對創業階段企業的幫助

前陣子創業家諮商時詢問:「為什麼請來的會計偷錢?為什麼請來的司機常常偷懶?搞得現在也不敢請人,也只能把物流車賣了不敢再請物流司機!」雖說這些問題的處理進度都已告一段落,但如何預防,則是此次諮詢重點;在諮詢過程當中提供傳統人事管理(Human Mangement)常提到的人事作業流程、勞動契約、敘職敘薪、經營會議、人事會議等工作表單,讓創業家可以帶著解決對策回到企業組織上進行運作,預防類似問題的再次發生;針對此一個案,個人提供問題識別和化解對策的建議供諸位大德參酌交流:

【問題識別:單純的企業個案問題亦或是社會系統性問題】

根據《全球創業觀察》2015年調查數據指出,臺灣每100人中,就有7.3人正在創業;而在未來3年中想要創業的民眾比例也高達26.1%,又根據工商及服務業普查,我國中小企業為133.1萬家,其中微型企業(經常僱用員工數未滿5人之企業)為最多,共94.5萬家,佔我國中小企業總家數的7成以上,依此顯見台灣在微型企業和創業趨勢,微型企業和創業家將會越來越多,而創業階段所遇到的問題也會越來越多,而一旦創業失敗,所造成的社會問題也會越來越多。

所以再從勞動部勞動關係司的勞資爭議協商調處概況統計數字來看,2016年之勞動爭議件數總計25587件,相較於10年前2006的15464件,足足增加1萬多件,爭議類別(件數)條列如下:「積欠工資(10153件)、給付資遣費(6348件)、給付退休金(1379件)、職業災害(1854件)、加班費(1202件)、恢復雇傭(1040件)、勞保給付(471件)、契約爭議(471件)、工會身分保護(8件)、其他權力(2379件)_和2016年新增的休假爭議(175件)」,雖說這2萬多件爭議當中有大部分透過政府資源進行協調調解而並未進入法庭法院,然而事實上我們可以從各種社會新聞和實際輔導過程中發現,直接進入民事或刑事法院的個案也許更多,這當中又以司法院地方法院民事事件收結件數最為驚人,自2008年以後,每年都在230萬件以上,而其中又以強制執行類(強制執行法。民國103年6月4日修正公告)每年都在100萬件以上,而在2016年更是高達136萬件以上;從以上勞資爭議案件總數和民法總件數的數據反映,舊企業、新創企業和勞工都確實面臨環境中的人事問題和財務問題,固已非個案問題,而是社會系統性問題。

小結:參酌經濟部統計處數字(不含企業社或個人行號)目前每年新設登記家數約4.4萬家,登記解散或停業的家數約2.4萬家(資本額1861億元),正常的企業汰換是經濟正常化的現象,然而由於各型行政法規罰則,加上持續調高的基本工資,企業人資主管和創業家們已是面臨外部政府法規、市場客戶需求、內部人事管理和經營成本高漲的內外煎熬,都相較過去來得猛烈,悲觀地說:企業倘若沒有更好的產業市場創新和整體營收提升,勢必產生因人事管理和財務負荷問題而造成的停歇業,更進一步則極可能造成全面深遠的創業家經營疲弱或是負債勞動者增加的社會系統性問題;樂觀的看:也許這是一次台灣產業轉型機會,能夠發展出真正全球化的高附加價值產業。

【化解對策:TTQS人才發展品質管理系統能幫上甚麼忙】

企業剛創立只有市場問題,沒有人事問題,因為有問題也沒用,大家彼此體會;隨之而生的就是財務問題,最後就是人事問題,人事問題是跟著一路到底。自勞動部推動TTQS人才發展品質管理系統,並以PLAN(計畫)、DESIGN(設計)、DO(執行)、REVIEW(查核)和OUTCOME(成果)等作為評量構面,協助企業機構和訓練機構提升辦理訓練的系統性、正確性和一致性,其實若按照現有的評量指標和標準,對於創業團隊來說並沒有好處,反而更增加創業者的經營負荷,但若能針對創業階段的公司設計適用的指標和衡量範例,其實反而能協助創業者能在人事問題出現以前提早發現經營漏洞,讓訓練管理的落後指標成為領先指標,以下舉例。

訓練組織:創業階段就成立人力資本等級的高階委員會或部門,促進創業團隊和新進員工共同參與,作為超越勞方和資方對立的組織角度,更作為未來人事評議會的法源基礎,初期可以程序先行,未來內容與制度漸漸形成,讓此一訓練組織作為有關人力各種議題的討論場合,未來形成決議各種人員個案和管理目標的最高指導單位。

評量文化:評量甚麼就得到甚麼。鼓勵初期階段的創業團隊能建立評量文化,讓每個創業者能夠具備設計指標,能夠按照指標進行自評和他評,讓創業團隊和新進員工能養成接受評量的習慣,從面試、新手、中手到老手,都能積極地主動自評互評,如此一來可由下而上地建立可評量的項目,更可以透過運作前述訓練組織進行半公開的修正,讓訓練組織、行為評量和績效獎懲能直接串連,進而帶動團隊持續邁向高品質文化。

小結:創業組織規模太小,運作訓練組織和評量文化也並非營運上需求,但若把過去所遇到的問題個案套用到以上的化解對策,其實創業者可以發現,落實訓練組織和評量文化,幾乎就是把自我管理落實到每個員工身上,提早一步讓會計自覺自己正在偷錢、司機發覺自己正在偷懶、滑手機的員工正在佔老闆便宜,讓所有人更聚焦組織和個人的發展問題,而不是拼命找創業組織的法律規定漏洞或是行政違規事項,進而產生預防人事問題發生的效果。

參考資料

 

日本在微型企業的重大措施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70726/1168898/

經濟部統計處http://dmz9.moea.gov.tw/GMWeb/common/CommonQuery.aspx

司法院統計http://www.judicial.gov.tw/juds/report/sf-1.htm

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http://www.stat.gov.tw/ct.asp?xItem=15418&CtNode=3630&mp=4

( 知識學習商業管理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oger222cn&aid=10876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