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4/30 20:52:46瀏覽968|回應4|推薦72 | |
袁枚(西元1716年-1797年),是乾隆四年的進士,入選翰林院。 一直到處在當知縣,比如溧水、江浦、沭陽、江寧等。這 而在乾隆五十七年(西元1792年)出版的【隨園食單】,更是名響大江南北,到今天還在不斷地出版新編! 圖檔是所收集的其中兩套【隨園食單】。 一套是天地寬,字刻清俐的乾隆版本。(或可能是清中期後的活字版?)一套是道光四年的版本。就一般的木刻書冊來說,明代到清初,字體大多高長或方正,愈到光緒年,字體就越矮扁。原因是同樣一行的空間,矮扁的字體就可以刻得多些字在木版上。 呵呵,【隨園食單】能說是 例如在介紹各類名菜之前,【隨園食單】的「須知單」與「戒單」中提出「作料須知」、「洗刷需知」、「搭配須知」及「戒目食」、「戒同油」、「戒茍且」等等,都一再顯現出他乃一代大饕客的美味經驗。 「廚者偷安,吃者隨便,皆飲食之大弊!」就是袁枚對於美味的雙重要求! 因此【隨園食單】跟後來咸豐年名醫王士雄所出版的【隨息居飲食譜】比起來,前者富麗多姿而有當席歡暢之感。後者則是覺民之所需,記百姓養生寫實之筆。
【隨園食單】很有現在美食專欄作家的筆味,因其菜色介紹,除了作法之外,也會提到這樣菜是道哪個大官家裡?誰家員外請客時端出來的?如『程立萬豆腐』
(乾隆廿三年,同金壽門在揚州程立萬家食煎豆腐,精絕無雙。其豆腐兩面黃乾,無絲毫鹵汁,微有(左蟲右車)螯鮮味。然盤中並無(左蟲右車)螯及他雜物也。次日告查宣門,查曰︰「我能之!我當特請。」已而,同杭菫浦同食於查家,則上箸大笑;乃純是雞、雀腦為之,並非真豆腐,肥膩難耐矣。其費十倍於程 ,而味遠不及也。)呵呵,頗有discovery美食頻道主持人的趣味。 也因此,說袁枚是位美食專欄作家的祖師爺,應該當之無愧呀! |
|
( 休閒生活|美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