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永遠
2005/09/30 16:08:57瀏覽1607|回應3|推薦10

「永遠」,這是夏子的啟發。

上圖是目前以可見光拍攝的照片中,最深遠的地方,說它是永遠之處,絕不為過。

這張照片中,重點不是那些比較明顯的星系,因為那些是接近現代的大星系,距離也比較近。重點反而是那些被圈起來的糢糊光點,那是一批極早期的矮星系,時間大約是在宇宙初生之後的十三億年。

(所謂矮星系,就是質量很小的星系。所以當天文學家在宇宙深處發現一個巨嬰星系時,會那麼訝異。)

如果我們的望遠鏡再大一點,能不能看到更遠的星系呢?答案很可能是否定的。我們可以把這些星系看得更清楚,但可能無法看得更遠、更早。

原因是,宇宙新生的時候,似乎經歷了一段黑暗期。在那一段時間,宇宙是沒有任何訊息的,我們自然也就看不到。經過這段黑暗期之後,恆星和星系突然出現了。那就是上面這張照片遠方所顯示的場景。

我們看到的,是宇宙星系的黎明。「上帝說要有光,於是有了光。」如果《聖經》是對的,那說的就是這個時候。

NENE問,早期星系中的星體是什麼形態?坦白說,我不知道。這就顯示出我的外行來了。

但NENE提到的白矮星、紅巨星、超新星、黑洞都是恆星死亡過程中或死亡後的產物,最早期的宇宙,不太可能有這類的星體。這是我的推論,沒有依據的。

下圖是一張摹擬的繪圖,顯示的是科學家想像的太初恆星的樣子。

( 知識學習科學百科 )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igdor&aid=71991

 回應文章

NENE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我之淺見!
2005/09/30 23:11

宇宙至今仍是紅移現象,各星系仍互相遠離而膨脹中.

現在可見的星體,應是中年或年輕的,老的(白矮星、

中子星、黑洞) 因太暗,多不易見!



琉璃帳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NENE很內行哦
2005/09/30 21:59

NENE的問題很內行,但我無法回答。因為我們看不到那些星體現在的樣子。

但是,從另一角度看,我們現在的星體,不就是從那個時候演變到現在的嗎?

如果我們說,那些遙遠的星體,發展到現在,就和我們這邊一樣。這樣的推論,是不是可以接受呢?


NENE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浩瀚宇宙
2005/09/30 20:37
因前文: "距離就是時間"

"我們現在能夠看到宇宙最深遠的地方,大約是130億光年遠。

換句話說,我們可以看到130億年以前的星體。"若果"距離就是時間"

故問: 那麼這些130億年以前的星體,在我們可以看到的現在是以

何型態存在呢?

球狀(年老),疏散(年輕)星團組成 1.漩渦 2.棒狀漩渦 3.橢圓 4.不規則四種星系,

至於恆星的晚年:依其質量(紅)巨星-->(超)新星-->以白矮星、中子星、黑洞

而終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