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第二篇:領悟正見好修行-5 〝如彌勒淨土,就是彌勒慈尊以神通力變化,在兜率天內院建立一個清淨世界讓慾染深厚之眾生,有一條超生了死之路可修〞
2009/04/13 18:08:50瀏覽837|回應0|推薦0

月慧菩薩 

偈曰:施法應緣應人心  天道好還燦古今  因果報應真實事  修善得福必非輕

聖示:今夜再應旨緣來降貴院續著「月慧丹心」第二篇:「領悟正見好修行」。

夫,佛法大海不可測量,總以引導眾生登彼岸證菩提為其依皈,故不論是言下頓悟亦是漸修而達皆為適根各得其愛也。然是法平等,無有高下,修士千萬不可以自己之所好,而輕他人之所修,蓋眾生未到究竟湼槃之地,皆為凡夫,本同無明,豈可以五十步而笑百步乎?今末法之秋,無言頓教已難應運應根,甚而天堂地獄之說,人亦不信其有,故物質科學雖能方便滿足人類之一時慾望,但無窮無盡之慾海何能添滿?故所求不得之苦,其來本是慾望是也。今各位賢士皆抱代天宣化修己渡人之志,但觀眾生慾望大如深海,若要教其放棄其所貪愛之種種酒、色、財、氣、名利等慾,就如要割其肉一般,那肯再進一步入道門而勤修大道?故末法之道務漸漸變成風俗習慣之應景,如「進香」之時,車水馬龍,好不熱鬧。或作礁之時大開殺戒,動不動所費之金錢就是幾億幾億。如平時教人修道舉辧公益濟貧之善,能如此踴躍者,不知多妙!故今日教化世人,明本達元,濟世渡己之宗教已流落迷信迷拜之地步,再不大力提倡正法以洗人心重振大道者,人類之迷行惡業必把自己帶向死亡之悲惨末日也。

可,周生調中心性開問所疑!

周生曰:弟子叩見 恩師聖安!前回弟子曾問到「白陽弟子」歸空以後皆要回理天面無生,恩師答曰白陽弟子雖不能以一生之修持而證超生了死之果,但如其歸依彌勒慈尊,並依法修持,歸空之後能蒙慈尊放白毫相光接引兜率內院,弟子請問入兜率內院之靈,是否即是回理天?其意義上相同否?

菩薩曰:理天之意義同於理性土也,理性土即常寂光淨土,仁王經云:「三賢十聖居果報,唯佛一人居淨土」此佛所居之淨土即指常寂光淨土也。只有證法身之妙覺佛果方能居之。故入兜率內院當然不能以回理天視之。但理天遍滿一切處所,盡虛空、遍法界,皆是理天,故兜率內院亦在理天之內,只是往生兜率內院之靈,因未證法身,故不能如此言也。

周生曰:據弟子所知「白陽修子」常云:要入雲城避刼難,不知雲城何在?

菩薩曰:三界內外,能避水火風三災者,除佛、菩薩所居之地外,就以變化淨土可以三災不侵,八難不入。兜率內院者又名彌勒淨土位在慾界第四天,然因等覺慈尊所居,並以神通變化成一清淨世界,用來拔攝此界人天眾生,因此天以雲為地,又能避三災八難,故入兜率內院者「道親」云:「入雲城避刼難也」。

周生曰:感謝 恩師釋疑之恩,方才提到,仁王經云:唯佛一人居淨土,那麼彌勒淨土,豈不是只有證佛之人,方能入之?為何說成最為普遍容易之修法呢?

菩薩曰:周生誤解大矣!淨土之意義非常深遠,一般分為自受用淨土,他受用淨土與變化淨土三種,佛所居之淨土乃真淨土也,亦即證法身之佛,方能自受用之土,故曰:唯佛一人居淨土。但佛為教化下地菩薩,可以用應化神通之力,變化種種淨土而讓下地菩薩受用,此應化非真,但亦為他受用淨土也。至於變化淨土者,乃佛為拔攝凡夫之故,以神通力變化出清淨世界也,讓凡夫能橫出生死,故曰「變化淨土」,彌勒淨土,就是彌勒慈尊以神通力變化,在兜率天內院建立一個清淨世界讓慾染深厚之眾生,有一條超生了死之路可修。故只有證佛之人可居之淨土乃常寂光理性土也。眾生帶業往生之淨土皆屬他受用或變化淨土,因其為佛應化所生,非是不生不滅之地,故曰:應化非真,故曰:惟佛一人居淨土。

周生曰彌勒淨土存在之時間為彌勒上生兜率天而有() ,天壽四千歲後,彌勒下生人間,此兜率淨土滅,故彌勒淨土為有生有滅之地,即是有生有滅之意義視之,故曰:應化非真。故曰:惟佛一人居淨土。就如西方極樂世界亦有其存在之歲數,故西方極樂世界,亦非常寂光淨土,而是阿彌陀佛應化拔攝眾生之他受用與變化淨土也。

菩薩曰:周徒慧心果然明朗,能一舉三反,已經澈底明白淨土之意義矣!

周生曰:既然「惟佛一人居淨土」為何還要以變化淨土來拔攝眾生?

菩薩曰今日人間無佛說法,只存善知識引導之末世,請問何人能一生修持而明心見性?(應化佛除外) ,故人類在世修道若處末法之時,要靠自力而登菩提實難實行,再言人間還有天災地變八苦纏身,能順利進道者,少矣!故凡是要來人閒證佛之應運佛,必先入兜率創造淨土以拔攝有緣至彼,而靠不退轉之保証,若以證道之方法言之,自力明心見性者難,但以豎超為境,若以往生淨土修者易,因由凡夫而淨土而達超生了死不直超諸次弟,故曰橫出生死也。

可,本篇至此結束,下篇自有仙佛來著, 吾任務完成,特賜靈丹於敬茶內,以謝諸生參著之辛勞!可,  吾回!

( 興趣嗜好星座命理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en2&aid=2845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