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依怙處,尋又尋
2016/05/21 14:10:48瀏覽242|回應0|推薦0

共讀章節:選讀《改宗與皈依歷程》頁103-108

 

若將三十位分享者在皈依歷程中的改宗行動作一歸納與分析,其第一次的改宗行動或宗教信仰變遷的趣向如何?

一、從民間信仰轉變到佛教有20人,佔67%。

    (此中轉入佛光山10人,佔50%。入慈濟5人,佔25%。入法鼓山5人,佔25%)

二、從無宗教信仰轉變到佛教有6人,佔20%。

   (此中轉入佛光山則無,佔0%。入慈濟4人,佔67%。入法鼓山2人,佔33%)

三、從一貫道、天主教、儒家等轉變到佛教有3人,佔10%。

   (此中轉入佛光山則無,佔0%。入慈濟1人,佔33%。入法鼓山2人,佔67%)

四、屬佛教內的改宗行動[1]1人,佔3%。(此人轉入法鼓山)

 

社會學家林本炫所言:臺灣宗教變遷的匯歸點在佛教,而且多數者是從民間信仰或無宗教信仰轉變到佛教。這從上述的宗教變遷情形可以見得,且多數的分享者在佛教內有再次改宗的現象。

接著探究我們所關注的議題,即三十位分享者的改宗行動,在臺灣宗教「信徒市場」遷徙的比例情形與其內在的原因為何?就第一次遷徙的比例情形,則如前所述。其次,造成改宗行動的內在原因是什麼?於此嘗試從改宗的表層現象追問:

一、三十位分享者第一次改宗之後是否得到依歸?或是再一次的尋覓與再改宗?

二、第一次得到依歸者的決定性因素是什麼?

三、再改宗者的決定性因素是什麼?

 

首先,針對第一次改宗後是否得到依歸?或是再一次的尋覓與再改宗?

就三十位分享者來說,有12人是得到了依歸,而且是堅定地歸敬於佛教,並持續性參與道場活動及個人的修持。就此進一步問是什麼決定性原因所致?從實際的情形而言,其是受社會網絡、領導人魅力、道場或團體的信仰體系,以及佛教教義的影響所致。

1、受社會網絡的影響者,有F8T7D7等。諸如F8說:「去道場都不用煩惱東、不用煩惱西,人家準備好好的,沒有掛慮的,去那裡很快活、清心,一群人師姐都很好,大家對我很好。F8-01-01)……我們這裡有車接送去道場,如果沒有車接送就沒辦法去。F8-09-01」。其餘者,如前節中所敘述。

2、受領導人魅力影響者,有F3F4D2等。當中F4初次接觸媒介雖是社會網絡中的朋友所致,但是能致使她在第一次改宗後就能夠獲得依歸的決定性因素,是來自F4參加「皈依典禮」當下感受到領導人如「佛祖」般的魅力。其餘者,如前節中所敘述。 

3、受道場或團體的信仰體系或宗風理念影響者,有T8T10D1D4D6等。此如前節中所敘述。 

4、受佛教教義影響者,則是善於獨立思考的T2他的改宗行動是將佛法視為認識自己的一種工具。T2的心性根基近於「緣覺[2]」者,他說:修行之前,我們要先了解自己,不是去探討別人,也不是去求明師。最重要就是我本身走在修行這條路,佛法只是一種輔助工具而已。T2-01-01)……那時候電視上都有法師在講佛學,我會聽。不過我不曾全部聽到完。我最多聽十至十五分鐘,就關掉電視。為什麼?不是他說的沒有道理,因為我聽他在講很有道理,不過我內心就爭扎著,為什麼會掙扎呢?我覺得法師講的那麼好,是沒有錯啊佛法很好,不過我覺得我要自己去體證。T2-03-02我就覺得所有的方法,良法也好,不良法也好,不好的法,一切法通通好,我自己來應證,應證什麼?不是說應證好與壞,是應證這個好壞是誰在好壞?是誰在好壞啊!T2-03-03

 

再者,30位分享者中有18人未得到依歸,而且產生第二次改宗行動或探問或淡出的現象。在第二次改宗的變遷趣向,形成一個有趣的現象,即是有17人是在佛教內部再探問或再改宗或淡出;另外,有1人是從佛教轉變到靈修團體,此人是屬主動追尋宗教者,因而有再改宗的行動。甚至,三十位分享者中有4人是產生第三次改宗行動,仍是在佛教內的改宗或探問或淡出現象。其中,1人在第二次改宗時轉變到靈修團體,後來因婚姻關係遇上心理上的問題而轉變回來佛教;另有3人是屬第三次佛教內改宗或探問或淡出現象者。

三十位分享者的改宗現象,有關「佛教內再改宗」的現象是值得關注的事,這是否意謂看似現今佛教信仰之熱絡現象,僅是一種既有的信徒在「佛教市場」內的遷徙?若是,此現象則近於佛門人士所言「跑道場」的現象。「跑道場」意指一位信徒與多家道場互動;但就分享者所言談的內容分析,實際上是受訪者深入皈依歷程的現象,是一種為深化佛教內涵而再改宗的行動。雖然就三十位分享者來說,發生「佛教內再改宗」的現象,不具普遍性,但是就分享者人數的比例而言,發生此現象的比例卻是佔57%。是故,佛教弘化者或傳教者是否該進一步檢討弘法利生的預期效益達成否?是否能夠達到質與量兼顧與全面的開展?此是值得佛教團體深思的事。

 

若問佛教內再次改宗的17人,其在佛教內部的遷徙或趣向情形為何?

依實際情形顯示,有15人是已形成再改宗,

遷徙情形即是從佛光山到慈濟有1人;從慈濟到其他教團有1人;

從法鼓山到佛光山有1人;從法鼓山到慈濟有3人;

從其他教團到佛光山有6人;從其他教團到法鼓山有3人。

另有1人處於探問,遷徙情形是從法鼓山到佛光山。

1人屬於淡出。

換句話說,若以佛教團體立場來看改宗變遷的情形,即是談信徒流失的問題。

即佛光山流失1人,慈濟流失1人,法鼓山流失4人,其他教團共流失9人。

 

若問是什麼決定性因素造成多次改宗行動?

此決定性因素,則有居家與道場距離的遠近、社會網絡、需求重設,以及個人內在問題的深化及特殊宗教經驗等等。諸如:

1、受距離遠近影響者,有F10D10等,此如前節中所敘述。

2、受社會網絡影響者,有F1F5F6T5F9等,如前節中所敘述。

3、受需求重設影響者,有F7T1T4D8D5等,如:F7T1是想改善夫妻相處模式與關係。T4是因為在慈濟委員「授證儀式」未獲得傳統儀式化的「皈依典禮」之滿足,所以另尋一個道場參加「皈依典禮」。D8則是因離婚後而有一段新戀情,致使她漸漸淡出參與道場活動及個人修持,但他仍是依歸於佛教信仰。D5是為了把一期的生命活得更充實,且認為參加「皈依典禮」後有善神護持。 

4、受內在問題的深化影響者,有T3T6D3D9等,如:D3持續參與道場活動後有感而發地說:資深的義工在辦活動,對我們講話是……尖酸刻薄。自己心想著你怎麼會用這種心態、用這種話在跟我們講。那時我心裡想著在這個體制下,這麼資深的悅眾,講話都是這樣,然後修行都是這麼差,我如果繼續跟你們這樣子和下去,我以後會跟你們一樣。所以我那時候有退心,我不敢在這個地方。D3-05-02是故,在好朋友的介紹下而向佛光山合唱團探問,但是只要法鼓山有師兄姐或法師打電話給D3請求義工協助時,是不會拒絕的。其餘者,如前節中所敘述。 

5受宗教經驗影響者,有F2T1T9D10等,如:F2T1皆是被佛教梵唄或法器音聲所攝受而持續地參與道場活動,這種個人化的宗教經驗則如T1說:我是被「地鐘」電到的。那種感覺是內心的震撼啊!打從內心震撼到。我也說不上來,也許是因緣吧!真的那是觸動我內心的波動,電到的那種感覺。喔!這個東西就是我要的,像我找了很久終於找到的感覺。就那種感覺所以就一路這樣走來。我們人的靈性,被啟動觸發到時,就那個時候依歸感萌芽,也馬上綻開了!以後要收也收不回來了。T1-30-01

 

透過上述幾個問題的探究,我們了解這三十位分享者的改宗行動,且致使持續參與道場活動與個人修持行為,是由諸多因素影響著。簡言之,造成改宗的決定性因素可歸結出:社會網絡、領導人魅力、居家與道場距離的遠近、宗教經驗、道場或團體的信仰體系、佛教教義、需求重設及個人內在問題的深化等八大項因素。另外也得知第一次改宗就能滿足需求得到依歸者,就能平順地進入皈依歷程;若未得到滿足者,只好繼續尋尋覓覓或探問或再改宗等等。就三十位分享者而言,在第一次改宗有12人得到依歸;經過第二次改宗才得到依歸有12人;還需第三次改宗才得到依歸則有2人。其餘4人則是筆者在首次訪談後的三年再次追蹤,有2人仍留於佛教內但卻選擇淡出; 1人在佛教內部再探問;1人是仍留於佛教內但目前轉向非佛教的某人生哲學讀書會作探問;然,此四人的再探問或淡出的原因,仍不出前述八大項因素。


想來,淨化生命之路,是一趟尋尋復尋尋的旅程,尋什麼呢?

尋一帖安頓身心的良方,尋一個心靈依怙處吧。 



[1] 此受訪者因出生在佛教家庭,在小時候不懂情事的情況下,被父母親帶去參加皈依典禮,及至邁入中年後遇親人往生始有主動追尋宗教信仰,因此本研究將之視為第一次改宗。

[2] 因為具有獨自思考能力,所以從他人之處聞法後,能深思了悟「緣起」法。又此處指T2近於緣覺者,是因其又自創「環保法門-做環保能成佛」。

( 休閒生活網路生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quietdharma&aid=58061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