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6/09/19 14:06:30瀏覽198|回應0|推薦0 | |
共讀章節:選讀《改宗與皈依歷程》頁115-頁117
F2婚前已改宗走入佛教,後來遇上母親往生的因緣,讓她於佛教內再改宗。 再改宗的過程裡,曾受朋友邀約到了一貫道探問,最後再次理性評估作了選擇,她說: 「佛教才是我真正要學的、要走的路,要學的就是佛陀說的真理。(F2-11-01)」 因為,她的終極目標設立在「成佛」,所以自我承諾: 「真正覺得該付出就應該付出,如此才有辦法達到成佛。(F2-07-01)」 所以,佛教內再改宗後,就全心全意投入義務服務,她說: 「我就覺得這個道場需要大家,一定要有人去護持。 假如我本身沒辦法,別人也沒辦法, 那這個道場或活動怎麼能夠成立或成就呢!(F2-05-01)」 也因這樣的護持心意,得以持續跟道場有所互動與服務。
若檢示使其投入皈依歷程的原因,除上述「成佛」的動機或需求外, 還有來自道場賦予她一份「香燈頭」職務的承擔與使命。 「法會時,是我在安排香燈的工作,所以我才會擔起責任,比較認真去參與, 每一場的法會我都有去參加。(F2-01-01)」 能夠如此投身道場作義務服務,自知更重要的是獲得家人的支持, 「其實他(指丈夫)都支持我,他說師父那兒需要,就去。(F2-01-02)」
而她對佛學的認識,則來自參加道場開辦的信眾佛學課程。 「才藝課,我基本上是沒有上。參加的課程是偏重於佛學課, 我上過《菩提資糧論》、《金剛經》等。佛學課講授時, 若是所說跟修持有關,對我來說會更有攝受力。(F2-02-01)」
平時除參與道場活動之外,每日也為自己訂下居家的早晚修持功課, 只為了培養宗教行為與情操及對治懈怠故。如何安排這些修持的時間? 「為自己定一個功課,早課與晚課。 早課四十五分鐘讀誦《金剛經》,晚課一個小時念佛號。 有時晚上十點比較空閒時,會看一個小時的電視佛學課。 一天三個小時的自修是很懈怠的! 另外,還有一個禮拜固定到道場值班三天。(F2-12-01)…… 要培養宗教情操,就要自我有一個固定,一種約束,才不會將時間浪費掉。 我覺得沒有把時間固定下來自修,自己在過什麼日子也都不知道, 所以要有一個固定時間。(F2-12-02)」
經過了29年的皈依歷程,在這過程裡, 生活上,工作上,信仰上,遇上一些人與人之間的逆境,F2又是如何轉境?方法是什麼? 她說: 「坦白講,遇上逆境有時覺得好像要退轉的……但是,勉勵自己: 其實遇上的逆境,也是一種學習,就好像是考驗我的心是否堅定。 所以應該要繼續打拼,轉變我自己的看法與態度。 不斷自我反省這些逆境應該是來告訴我自己的不足之處,也就是我要學的東西, 為什麼遇上這些挫折會不想去那個地方(指道場),想要退轉呢; 但是,退轉也不是把我要學的佛道退轉掉呀…… 應該我要轉變我自己,於是再找書來看,再勉勵自己, 如翻閱星雲大師的著作《老二哲學》,或是廣欽和尚的開示語錄等等。(F2-04-01) 自己能在挫折中,還可以繼續走下去,就如《金剛經》所講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這些都是暫時性,所以有辦法去突破。(F2-04-02) 我不斷思考聖言量,用心去體會佛陀的教法。(F2-04-03) 而所走過的,所聽聞的,師父所開示的法,我都會謹記在心, 所以遇到逆境時,就更會從中去受用。
F2在佛法中自受益後,也透過個人早晚課修持時,邀請家中「神明」一起誦經。她說: 「過去公婆是道教,又是祂們的乩身, 後來公婆往生後,神明的塑像還是留著供養,但是改用佛教的形式供養, 在每一次早晚課也就會邀請祂們來一起誦經。(F2-09-01)」 並於早晚課誦後,以回向分享的心祝禱著, 「冀望我的小孩能早日學佛,也就是成為真正的佛化家庭。 也回向祈願十方法界眾生都有因緣學佛。(F2-14-01)」 |
|
( 休閒生活|網路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