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佛教皈依歷程
2016/07/18 10:28:23瀏覽150|回應0|推薦0

共讀章節:選讀《改宗與皈依歷程》頁113-114

 

如前所言,三十位分享者在跟道場或團體會遇、互動後,

進而接觸了佛教的義理、觀念及作法,並於內心產生一種質性的轉變;

除了生命內在問題的深化,也重新設定自己歸依於佛教信仰之宗教性需求或目標;

然,每位分享者的需求重設與內在問題的深化,卻因心性特質而有些差異的,

有人是小幅度的轉變,有人則大幅度的轉變;造成差異的關鍵點,取決於生活背景等等,

諸如:性別、年齡、婚姻、職業、教育、性格、信仰認知等等。

這可以說是造成所謂聞法根機分類的原因所在,

若權巧分類大致可分成「隨信行者」與「隨法行者」等二大類。

 

一、隨信行者(以下簡稱信行人),是指學習上是依賴於信順,

也就是一切行隨信心而轉的,如師長只要叫他怎麼做去就得了,

其不想追求所以然,只管師長怎麼說,就怎麼信,怎麼行,

但其從修習的經驗中,仍能漸長智慧的。

 

二、隨法行者(以下簡稱法行人),是慣習於理性的思惟,必先追究所以然的,

也就是聽了師長的教導後,必定再加上自己的觀察、推求及參證經論等,

有了深刻的知識上的理解後,就深信不疑,精進修學。

在身心轉化的過程,則如緣覺根性的T2所說:

其實學佛我們是要學什麼?是學良好的習性。

我們沒有良好的習性,要從哪裡培養?觀念。

觀念如果對,人就對。人如果對,行為就對。T2-01-01

 

所以,宗教信仰的追尋者在改宗成為佛教徒以後,是從「聞法」而「趣入」佛道的,

換言之,「聞法」則成了順入或契入佛道的關鍵點。

於是,我們可以「信行人」及「法行人」的特質或概念,

來理解三十位分享者跟道場或團體互動、投身時的種種現象;從中了解:

一、分享者接納的佛教觀念與作法是什麼?

二、如何在皈依歷程裡,看待或解決自己所面臨的內在問題?

三、如何自我評估皈依歷程裡身心行為的轉變或轉化?

四、如何再交付於佛教與道場或團體?

針對這些三十位佛教徒所分享的佛教皈依歷程內容,

筆者會以「集諦」、「道諦」及「滅諦」的概念與意涵來鋪陳之。

簡言之,是陳述分享者經過聽聞佛法後,

其所得知的「集諦」是什麼內涵?如何解構自己身心上的問題?

進而投入「道諦」的生活實踐與體驗是什麼?

最後,是其對自己的身心轉變或轉化有多少覺知省思?並繼而再交付之。

 

是故,首先會在聞法趣入實踐的歷程—﹝集諦﹞與﹝道諦﹞篇章裡,

以信行人及法行人的概念來分類陳述,分享者與道場或團體互動、投身時的種種現象。

每位分享者在聞法趣入實踐的歷程中,皆有其個人獨特的際遇與體會,

當然也有部分的境遇是相似或相同的。

為了讓讀者對佛教徒的皈依歷程有較全貌性的瞭解,

所以依信行人與法行人的特質,以題旨式分述三十位分享者的情事敘說。

 

其次,在自我評估與再交付—﹝滅諦﹞篇章裡,

則會說明分享者如何自我評估皈依歷程的結果?

而此「結果」,是「此時」;指筆者與分享者的會談時間點之前而言,

亦即,分享者初次改宗入佛教後,及至接受筆者訪談時間點為止。

從這部分可以了解分享者對自己的改變有多少意識或覺知?

以此探其身心行為的轉變或轉化情形,也可說是對佛教團體「教化」效益的一種檢視。

另外,分享者如何再交付於佛教與道場或團體?及其需求重設或發心立願的趣向為何?

並進一步了解其對佛教、對道場或團體的認同感是達到什麼程度?

 

透過三十位佛教徒無私地會談與分享,

讓我們對佛教皈依歷程有初步的了解外,實則是傾聽三十位分享者的敘事性生命故事,

而對分享者來說,那些這生命旅程裡的苦與樂,喜與悲……

都是一顆顆無價珍珠,是屬於自己的獨特的生命珠鏈。

接下來的三十位佛教徒的生命故事分享,敬請期待

( 休閒生活網路生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