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心與法的對話:因緣果 24
2023/10/05 11:27:25瀏覽590|回應0|推薦0

慧學讀本:

1.《百喻經》原典 ( https://cbetaonline.dila.edu.tw/zh/T0209_001 )

2.《百喻經圖畫書》(佛光文化出版,2013年3月再版)

3. 姚仁恭的澆心時刻(316最想要、應該要、必須要

任何事情,我們一定有「最想要」的處理方式,我們覺得「應該要」的處理方式,和我們「必須要」的處理方式;任何時間,我們一定有「最想要」做的事、我們覺得「應該要」做的事,和我們「必須要」做的事;我們一定有「最想要」說的話、我們覺得「應該要」說的話,和我們「必須要」說的話;我們一定有「最想要」走的路、我們覺得「應該要」走的路,和我們「必須要」走的路。──姚仁恭

 

 

一、<欲食半餅>,《百喻經》卷3,44經,原文:

 

譬如:有人,因其飢故,食七枚煎餅;食六枚半已,便得飽滿,其人恚悔,以手自打,而作是言:「我今飽足,由此半餅,然前六餅,唐自捐棄(徒然地或白白地浪費了)。設知半餅能充足者,應先食之。」 

世間之人,亦復如是:從本以來,常無有樂,然其癡倒,橫生樂想,如彼癡人,於半番餅,生於飽想。世人無知,以富貴為樂;夫富貴者,求時甚苦(苦苦),既獲得已,守護亦苦,後還失之,憂念復苦(壞苦),於三時(過去、現在、未來)中,都無有樂(行苦);猶如衣食遮故名樂(認為有滋養遮身的衣食為樂),於辛苦中橫生樂想,諸佛說言:「三界無安,皆是大苦,凡夫倒惑(由於無明惑,故顛倒妄想),橫生樂想。」

 

 

二、方素珍改寫<欲食半餅>,名:<只要吃半個>(《百喻經圖畫書》第12冊)

 

小花貓學會了做饅頭,小黃狗、黑公雞和粉紅豬都來吃吃看。

小黃狗羨慕地說:「種饅頭不如做饅頭,還是你比較聰明。」

小花貓高興地捻著鬍鬚說:「好吃嗎?多吃幾個吧!」

小黃狗拍拍肚皮說「我吃了四個,很飽了。」

黑公雞擦擦嘴吧說「我在減肥,吃兩個就夠了。」

粉紅豬的胃口最好,已經吃了六個,還說「沒吃飽,再來一個。」小花貓給他第七個饅頭。粉紅豬又吃了半個,才說「呃──飽了,飽了,剩下半個,我帶回去吧!」回家的路上,粉紅豬對黑公雞說「奇怪,我吃六個,都不覺得飽,為什麼第七個才吃一半,我就飽了呢?」

黑公雞說「因為你已經吃了六個,差不多快飽啦!」

粉紅豬搖搖頭說「不對!我認為第七個饅頭,一定加了什麼東西,所以,我吃半個就飽了,我把剩下的半個帶回家,明天,我只要吃這半個饅頭,就不會餓肚子了!嘿嘿!我很聰明吧!」

第二天,粉紅豬真的只吃了「半個」饅頭,但是……他整天都聽到肚子餓得咕嚕咕嚕叫。他受不了了,只好跑去找小花貓「拜託!再請我吃六個饅頭吧!」

 

 

三、心與法的對話

 

1、<欲食半餅喻>的主角,吃完了六個餅之後,繼續吃第七個餅,才吃到一半就感覺到肚子已經飽了;因此其想:這半個餅」就能吃飽,那麼自己前面吃掉的六個餅,豈不是白白地浪費了!於是愈想愈生氣,就用自己的手打自己的頭等,並自責地說:「早知道吃這「半個餅」就能吃飽,就應該先吃這「半個餅啊!」這位主角的愚痴之思,就如<三重樓喻>裡那位富有愚痴人只要蓋第三層樓。

 

2、<欲食半餅喻>之法教是指出:無明的凡夫心思是顛倒妄見,譬如:認為世間的榮華富貴,才是人生長遠性快樂歡喜之源,因此汲汲營營追求發大財等,若是獲得財寶後又想著如何守住財富,變成了慳貪的守財奴,倘若失去了財寶就憂惱悲苦不已。是故,諸佛才為無明行者開示:「三界無安,皆是大苦。」今依法實修行者,應當慎思:世間富貴是否如泡如影無法長久呢?以及釐清、思擇「最想要」、「應該要」、「必須要」或「必需要」,然後慎行之,才不會像痴人執著「半個餅」之妄見妄行。

 

3、對法行人來說,建立正確的「因-緣-果-報」觀念是首務,之後,才依正知、正見發起種種的正思惟與正行,人生也就在「善因-善緣」之思擇與舉措裡,感得「善果-善報」;若行之有年,成為日常生活的一種必然性型態,那麼身心於尋常生活裡,就時時體受「諸行無常、一切行苦、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之妙味,而顯得隨緣放曠、從容自在。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