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走在法林之中
2021/08/27 15:24:13瀏覽596|回應0|推薦1

諸佛正法聖僧眾,直至菩提我皈依,

以我所修諸功德,迴向有情願成佛。

 

《迷蘭王問經》有這樣二段文句:一、如來非追隨於眾,而眾追隨於如來。如來離愛著,離執著;於如來不存在「我所」之執,如來是他人之所依;對於如來而言,無「此等有情是我所」之愛執。二、作法供養,立法柱,建法幢,吹法螺,鳴法鼓,鳴四諦之鼓,小鼓,大杖鼓,作獅子吼,轟隆雷鳴,響出甘美之音聲,閃爍最勝智之電光,充滿慈悲之水,依大法雨而使全世界滿足。

 

閱讀當下隨文作觀,感覺到自己那樣無常的身心狀態仍享得無比的安適、輕快......;抬頭望遠,想像著循著文義造就日常的法林生活實境,再透過正念的心意迴向所有,那能見的、未能見的有情眾生應當能夠享有這一微薄心意而法喜滿溢、身心安樂吧!

 

當結束四月部落法聚後,臺灣COVID-19疫情日趨嚴峻了,於是今年帶著被加關注疫情的心思進入這個夏天的安居,開始一個人的靜修:主題式閱藏;期藉此祝福自己,也迴向祝福同島一命」、「同球一命的防疫大眾能夠身心安穩、離疫苦,祝願法界諸有情皆各自安好......

 

 

時輪轉動未停止,五受蘊變動不居,

過去現在續未來,如實生活是日常。

 

已逝的三個月裡,一個人有計畫地走入法林浸沐於法寶之雨中,令身心「如仰清淨天空之月,見奉正覺者」,也學習著:為有情眾生,發菩提心行;勵己修正行,覺觀諸法義;破解煩惱障,離苦及苦因。為什麼自己得堅定地走入法林、浸沐法雨之中呢?

 

《清淨道論》這樣說:一、凡夫之想,由意欲生苦故,如空拳,把取不如實之相故。行蘊(心識事件-心所的類聚之意)把人投入於結生故,如人投於火坑中;隨結而生苦故,如捕吏追蹤賊;持一切之不利為蘊(積聚之意)、相續之因,如毒樹之種子。二、有慧人住戒,修習心(定)與慧。又《摩訶止觀》說:苦道(是苦障)與業道(是業障)可通過儀式等來懺悔(屬於事懺),而煩惱道(是惑障)是用內觀的方式來懺悔(屬於理懺)

 

就記憶所及回顧十年前、二十年前、三十年前、四十年前、五十年前的「自己」,在不同階段的生命情態,各有其眾因緣和合生成的自相,整體而言,就只是一時之「相」之「心、意、識」,也是一時之「受」之「愛、取、有」,甚至深刻地感知這升沉流轉著的生命,一直是沒有真正的究竟的安穩與和諧、寂然與不動;乃至「種淨」的五根本然性之「淨」被掩覆著,五根成了心意識造苦業的工具,甚悲啊!更遑論宿世以來,顛沛流離於三界的生命,只被自己的「惑、業、苦」三障牽引而輪迴著,飽受輪迴苦豈能推諉外境!今既已真切地感知生命存在的實相――唯苦了,怎能漠視眼前的大法林大法雨而不走入探索生死課題、不洗淨身心垢障呢!雖然魯鈍的自己總是後知後覺,但是還明白只有盡心力去模仿學習做一個有智慧有慈悲的生命,才是始覺或自覺之開端!

 

所以,深居簡出,遠離憒鬧,事懺理懺的自力修學,不失是自護且護人的防疫妙法,因為外部環境與生命內在都充斥著各種毒素,尤其心毒更甚於外毒呢!是故,行者就此安心住於日常的法林覺觀,自惕隨時自覺看顧身心,視此為身心安頓的要務也是行者本務。

 

隻身走在法林之中,覽閱歷代傳法大德之文字般若,是心隨著法緣流動,也適時停下腳步思索著法句法義。三個月來,拾得一些相應的法寶,也留下一些覺觀隨筆,於此野人獻曝摘記部分與您分享、共勉之。

 

01. 「我意」,是我心,我思惟,我識。(小部,大義釋)

 

02. 我們說COVID-19疫情籠罩全球下的當今是非常時期」,此時的我們活在及有感覺的生滅無常之苦中,極容易促發遠離苦的意欲,而且是一種打從心底尋救護所、避難所、歸依所的真心實願。而何處才是究竟的依怙?也許,應當是「但向塵中了自心」吧,只有了然地回到內在,認識真實的自己、接受不圓滿的自己,淨化宿毒的自己,才能獲得究竟的解脫苦吧。 

我們所遭遇的一切現象或境界,實則是因緣法則運作下之果與報。緣起世間的正常現象:每一刻,每一時,每一處,每一法皆是「非常」,正所謂「無常是常」,就如日有升落,月有圓缺,人有生死等等生滅現象。對修行人來說,會特別借「苦難的對境」實修,運心內外部作法性實相的觀照:「緣起而無常、苦、無我與無我所」,從這過程中增長福德與智慧,淨罪集資,更迴向祝願有情眾生得以有正法入心而遠離眾苦與苦因,得以在全體之共業疫情中具各人之別業果報。

 

 

 

03. 只要一息尚存,就有感受存在,無常苦也就存在,因為宇宙萬象在眾因緣推移中生滅變化,一切行無常,生滅無常含攝著逼迫性的苦感,這是「行苦」。若身病了,就能夠直接地感知到「身苦」,吾患有身啊!所謂「修行帶三分病」,也就是說修行人藉病相去如實地認識身蘊是地水火風等四大所造色,明白身苦是因緣生滅變化的顯相,這是「壞苦」,當正知此是自然的壞苦,那長久來執持身蘊的實有感與身見(我見)結也就漸漸地消融一些些。但對凡夫心性的我們來說,肉體所遭遇的行苦、壞苦,往往能夠輕而易舉地引動生命底蘊的心毒顯發――無明與愛著,使得心失卻明覺力而失衡地慌亂不安、顛倒妄想,是心病入膏肓,致使整體生命面臨苦上加苦的大風暴,這時該是「苦苦」相逼了。

 

04. 既然「一切行無常、一切受是苦、一切法無我」,行者們就更當隨順因緣果報的法則,各自安居用功,讓座上修與座間修成為一種具串習力的日常生活型態。不管是靜中座上修或下座後的動中座間修,把握一心覺知再覺知,也從每一對境中尋伺、思擇、明了生命旅程所遇的一切境相皆是緣起而無常、苦、無我及無我所,而這就是為什麼六書齋嘗試著總結修學戒定慧之法要,而提出「六字生活法:淡、緩、靜、止、觀、行」之緣由。 

吾以為:生命只要結界於「淡、緩、靜」中自然可以感受到現世的安樂,因為以淡緩心安於緣起而具平靜的覺知;若是心安居「止觀行」中自然可以體受到此生與來世的法益,因為以止觀智照於現前而具行捨的覺知。所以,行者應當是盡心盡情盡興地活在覺知因緣果報的生活禪法中,讓來到眼前的尋常日子不離法味,具足一種安定、知足的幸福感......。實現這樣的生活情態或生命狀態,唯持恆的練習,才是成就的秘訣;務實地保持覺知再覺知,無論是有所緣或無所緣,皆不可讓「明而覺」幽隱或式微,即使明覺心暫時飄散了也不氣餒不推諉;而且正向修學是必要的:靜中有覺,動中有覺,靜動無二法,唯覺剎那生滅的當下,盡心力不斷向離結縛、無執取的生命狀態行進著......

 

 

05. 一、執之,即有縛。放之,即脫其無明。二、令強化無常、苦、無我之思惟。三、把握緣之慧,即是法住智。四、心不生者即無生,心現起而有生存。心之滅故世間滅,此是第一義之施設。五、依住,而生起柔和心、安詳心,能以如法之護而行善守護一切。六、依念住,思念:「我必當死」而捨邪求,以益增大對「無常、苦、無我」之悚懼,為無執著之生活。(清淨道論)

 

06. 由於選擇了「孤獨」,所以確保了「心靈與行動」的自由自在。樂獨居者如是禪思,如何令於一切觸處,不染著,如荷葉宿露滴?當一一成就:依「正信」而成就別解脫律儀戒;依「正念」而成就根律儀戒;依「正精進」而成就活命遍淨戒;依「慧」當成就資具依止戒,為什麼是依慧?因為看見其過失與功德故,恰如於食存五觀想之內涵:一、計功多少,量彼來處;二、忖己德行,全缺應供;三、防心離過,貪等為宗;四、正事良藥,為療形枯;五、為成道故,應受此食。也如「少,但是更好」而活出「精、簡、準」的人生。當謹記「生天及解脫,自力不由他」及「觀察而不投入,安居極樂世界的寧靜海」。

 

07. 佛陀一切教導之法味,唯一味:解脫味!有已而無,無常也;若能夠知見此是無常,定能漸除慢結等。生滅逼惱,苦也;若能夠知見此是苦,定能漸除欲取等。不自在故,無我也;若能夠知見此是無我,定能漸除見結等。如何令身心順入解脫分?遠離貪欲,入自由;遠離瞋恚,入安詳,遠離愚痴,入清明,遠離執取,入解脫。

 

 

08. 諸佛之所說,雖空亦不斷,相續亦不常。行者知心有四相(未念、欲念、念、念已),故隨心所起善惡諸念,以無住著智反照觀察也。念念流入大涅槃海,是名精進。(摩訶止觀)

 

09. 所謂「一切有者,唯十二處」;「現在是現有,過去是曾有,未來是當有」;「非實有恆存之一一法」。所以,可以初依「假名(概念法)」而作意「所緣之形相」,及至對所緣境生起「厭惡、厭離」心,當厭離心已明確時,接著就是「超越概念化之假名及所緣境」,最後唯置心於「厭離」,並以正念之繩,繫心於出息入息之柱或是明覺心安住無所緣狀態。就如行者「樹下住,常見幼葉之變化而生起無常想」。吾以為這般「心的訓練」次第,是通用於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法念住的止觀修習;也許,還可以會通十六觀智之其中次第的,先「過患隨觀智-佈畏現智-厭離隨觀智」,後「脫欲智-省察隨觀智-行捨智」。

 

10. 經師們依經分別一切法,將之分成二大類:一、是五蘊所攝的有對之有為法,眼對色、耳對聲、鼻對香、舌對味、身對觸,這五根五塵合十處是色蘊;意處,是識蘊;法處,是受蘊、想蘊、行蘊。二、是五蘊所不攝的無為法。

 

11. 蘭若安居處,夜間無音聲,日間不憒鬧,更無人事、雜事、俗務之作業。看似極尋常的生活作息,吃飯、睡覺、尿尿等等,因為有覺知、有明觸所攝持,所以一切行止都可成為覺觀的道業,若是沒有了覺知與明觸,一切行止只是俗業。如此,用時用心力的道業,是深觀細行的作息;而耗時耗心力的俗務,就像海底撈針的作業吧。

 

12. 業如田地,識如種子,渴愛如濕潤。(發趣論)

 

13. 未離貪者,耽著,有所欲求,覺知「對味」之貪而食食物,不覺知「對味」之貪者不食食物。離貪者,不耽著,無所欲求,唯覺知「其味」而食其物,覺知「對味」之貪而不食。(彌蘭王問經)

 

14. 關於病與痛之體會。身病是一種四大生滅的自然律現象。痛受是一種心心所法的習性反應,來自概念認知的制約性反應,也可以說是一種對苦樂的分別揀擇與執持。生有時,道無涯。今生若為了能夠像入聖者之流者一般「身苦,心不苦」,就可以藉著小病或大病顯現觸處,觀察那微細的心識作為――不善的分別、揀擇與執持,並且一一觀破它、消融它、捨遣它。此是難行道,卻是正行道!

 

 

15. 佛教心理學不只是種種心理的分析而已,有其具體的實踐面:透過四念住的內觀修習,培養出正念、正知,層層深入自己的內心世界,看清身心現象的無常、無我,從而放下執著(失衡的欲求及種種帶來苦受的執取),得到心靈的淨化。(林崇安,止觀法門的實踐)

 

16. 正念,由止禪培養,屬定學。正知,由觀禪培養,屬慧學。有道是:失正念者是無定者,不正知者是無慧者。當自策勵正行,專心觀察「六觸處之集起、滅沒、樂味、過患、出離」而自捨遣之;更於諸漏顯現處而自知是心仍依現在而隨觀愛味、依過去而深生顧戀、依未來而專心繫著,也緣此些諸漏的自知而「恥有所不淨」,走在修學菩提道上常懷慚愧、感恩心......

 

17. 有此一說:「因為不怠禪,得超出內外難。」這是說行者需要正確地修持止觀禪,才得以超脫外在顯現的危難及內在隱密之危難。紮實的止禪,得令心平靜、安詳,及控心覺知當下而不散亂。透徹的觀禪,得令心明覺、明觸,及運心如實知見而不執取。換言之,修止禪,得以知道如何明覺控心,控心狀態是至簡而安;修觀禪,得以知道如何無我運心,運心狀態是至真而行。所以,行者當是控心住於平等性(或平等捨或平等位)之中,或者是運心善行於一切所緣境中。

 

18. 孤僧行旅,總是得時時如是自我期勉與踐行著:今生能以明覺而寂靜不動的心識狀態,從一切痛苦中解脫出來,或悟入諸法實相的現法樂住之境地。聚焦深耕正念覺知,以離結繫、離愛執而安其心,生活作息隨順緣起安心而行、安心而立、安心而坐、安心而臥。時常繫念那些令人敬佩與讚嘆的高僧大德們之心行――「愛箭不拔去,我不食不飲,不外出精舍,亦不橫脇臥。(小部,小義釋)」,如此這般勇猛而成就了「不行罪惡於世間,捨離一切之結縛,解脫染著一切處,斯者其故言龍象。(小部,犀角經之義釋)」。對此境地,漏心未減的凡夫僧嚮往之。

 

 

 

告別 似水的年華歲月

敬謝 生命旅程中所有因緣成就一時之道糧、道用

合十迴向祝福所有人

皆能把握有限的生命時光

為了利己與利樂有情而不斷地超越自己

時時處處做到善解一切並運用生活對境,令身心離苦及苦因......

 

2021.08.27 夏季安居

 

推薦延伸聆聽 明就仁波切的引導與實修練習,共10則: 

1)   保持覺知是禪修的精隨

 

2)   前行課程-禪修指導 1/3

 

 3)   前行課程-禪修指導 2/3

 

4) 前行課程-禪修指導 3/3

 

 5) 前行課程-禪修指導 1/6

 

6) 前行課程-禪修指導 2/6

 

7) 前行課程-禪修指導 3/6

 

 8) 前行課程-禪修指導 4/6

9) 前行課程-禪修指導 5/6

 

 10) 前行課程-禪修指導 6/6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