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怹的最後一生 (4-2)
2020/11/04 10:47:49瀏覽227|回應0|推薦1


怹在生命實踐與超克中,立足「人本」精神,善用「有情眾生」的情感、覺知、審慮等心意識作用,完成自我實踐與轉化的身心功課,成為人間歷史上的覺悟者—釋迦牟尼佛 (Sakya-muni- Buddha)

 

「修行容易遇師難,不遇明師總是閒;自作聰明空費力,盲修瞎練也徒然。」現今我們只能從文本去親近明師――釋迦牟尼佛,去探知怹在覓道、見道、修道、證道歷程裡,藉助哪些善美的生命素質完滿了生命功課?接著,我們必須就著這些所聞、所思的法要,試著去效仿、學習、修持;如此做來,得以藉助不斷自我增能而克服、超越各種藩籬,才是我們親近佛法的意趣。

 

一、解決問題的想望

 

自幼喪母,及生活上所接觸的國事、人事、生物圈食物鏈等的「弱肉強食」現象,而對生老病死有深刻的思考,對生命存在的意義與價值有深沉的感受,內心感知到這一切是無盡的輪迴,是三世永劫的苦惱,是長夜無盡的憂愁;於是,在體知「苦」的現象,而自發地想離苦、想解決眾人共同的生命課題。

 

 

二、深思熟慮的決心

 

怹出家的決心,任誰也無法動搖;為了表明決心,自行以寶劍削去頭髮,就此捨棄王族富貴,邁向僧侶的道路;也為了不被父王容易找到,因而選擇距離自己國家(迦毘羅衛國)400公里遠的摩揭陀國;並進入王舍城中適合求道者參學的修行聚落、團體、道場。

 

 

三、放下身段的學習

 

以往王宮生活,三餐富足,金衣華夏;現在學著王舍城的沙門們,白天托缽乞食,每一口飯食都要靠他人布施,晚上棲身在郊外靈鷲山,與蟲草同眠,過著截然不同的新生活。

印度最古老的修行法門是禪定瑜伽,最前衛的修行法門是苦行。怹決定一一去學習與體悟,於是帶著饑渴慕道的心,每天在苦行林中,探訪沙門和哲學家,向他們請益、請求傳授修行的思想與方法。

禪定,又稱瑜伽(Yoga),是一種內觀法門。行者透過盤腿而坐,觀察呼吸,使心意識專注統一,制伏妄想,心逐漸清澈如明鏡,而能徹底地思考世界現象和人生問題;透過修習禪定,能產生不可思議的神通力量,如他心通、天耳通、神足通、宿命通、天眼通、漏盡通。

苦行,是在印度吠陀文獻中就已提出的修行方法。苦行的最極致理論是:真正的解脫要在肉體死亡,徹底擺脫肉體束縛後,才能得到。當時的苦行者有這樣的看法:人是由精神與肉體所建構而成;人之所以會有苦惱,是因為精神受肉體束縛而不能自由運作;人必須脫離物質以及肉體的束縛,才可以發揮精神的力量;因此,人要讓肉體受苦、飽受痛苦煎熬,以致衰弱。苦行的具體方法包括斷食、凝視火光、長時間獨腳站立、躺臥在釘板上、全身塗灰等等。

 

 

四、不忘初衷的審視

 

當時在苦行林有名的禪定仙人有兩位,阿羅藍仙人和鬱陀仙人,怹前後跟隨過他們學習禪定,並到達同仙人師的高深禪定境界。

阿羅藍仙人的禪定境界是到達無色界的「無所有處定」,這是超越物質世界後所入的禪定,到達此境界,心中無念無想,無對象可執著,所以心能自在。怹在短短十日裡便達到這個境界,雖然進入禪定時心能獲得平靜,但是一出定後,怹審視自己又恢復平常的不斷的煩惱心,因此認為這是不是真正的解脫之道。

鬱陀仙人的禪定境界是到達無色界的「非想非非想處定」,是屬於輪迴世界的最高境地,在這境界裡雖然有極微細的「想」,但已不能起什麼作用。怹這次的禪定學習也很快達到這樣的禪定經驗,並審視內心狀態後,認為這樣高深的禪定境界仍無法根本解決內心的困惑與苦惱,知道該是離去的時候了;於是婉拒高齡仙人師的盼望—留下來接替他領導眾弟子。

離開禪修道場的怹加入苦行的行列,體驗另一種截然不同的修行方法,嘗試各種苦行,想盡辦法讓肉體飽受痛苦煎熬;每天只吃喝很少的食物,幾近絕食,「日食一麻,或日食一米,或復二日乃至七日食一麻米」,到最後,身體瘦如枯柴,氣如游絲。此時,怹一直想不透,為什麼以前修習古老的禪定瑜伽,無法得到解脫,而今這般劇烈的苦行絕食,幾近到死,竟也沒有辦法平息心中苦惱、恐懼?身心世間的一切仍在困境之中,一點進展也沒有,這究竟是為什麼?

怹反覆思考,絕望極了,體認這樣的苦行也不是解脫苦的大道,到底該怎麼走下去?這時,原野中傳來一個唱遊人的歌聲:「……琴弦太鬆則音不成調,太緊則聲音不悅耳,不鬆不緊才能使琴音和諧優美!……」陷入困頓的怹,剎那間被震醒了,豁然明白:人的身心就像琴弦一樣,只有離開極端,才有可能趨向讓心靈平靜安穩、讓生命真正的解脫自在。因此,決定放棄苦行。

怹拖著衰弱的身體,走向尼連禪河畔,在河中把身體洗淨,也接受牧牛女的乳糜供養;開始飲食後,恢復了體力,體會到只有平衡的身心狀態,才是更理想的修行狀態。

 

 

五、中道態度的正行

 

一天,洗淨了身體,喝了牧女的乳糜後,怹一路來到菩提迦耶(Bodhgaya)。此時,怹的內心已有了定見:苦行與樂行都是極端,極端的修行法是無法幫助人們達到理想境界,自己當以中道態度來面對修行;經過數年來的尋師訪道、參學實修,仍無法解決生命課題,如今只能靠自己了。

怹來到一棵濃蔭的菩提樹下,以乾草鋪席,盤腿禪坐,並下定堅定的決心,自我策勵:「我今若不成正覺,寧可碎裂此深,終不起座!」於是,怹就此靜靜地回顧過往,精進地思惟種種的生命現象;日復一日,夜復一夜,在禪定中思惟……,並且一一面對深藏內心的種種障礙――恐懼、誘惑、貪欲……;這種種障礙全部化作「魔王」向自己襲來,這也是「我執」的最後一擊。到了一天的傍晚,怹的身心徹底獲得了凝定寂靜;到了深夜,獲得了無比的神通力;到了黎明,體悟了能使人究竟離苦的真理;天剛破曉,釋尊仰望閃耀的晨星,怹如實知見自己已經超克「我執」,滅除一切煩惱,不再受生命輪迴苦,終於徹悟成佛!

 

【註】關於釋尊超克最後的「我執」,聖嚴法師在《佛教入門》(pp34-35),如此詮釋:

(釋迦牟尼)……接受了各種生理、心理及自然界的衝刺和考驗。當他正要擺下一切人間的欲望之時,欲望的火焰卻更旺更盛起來;他對那些迷戀的情愛、生存和悅樂的渴望與回憶,必須要用堅定的信念來與之戰鬥。那些東西,卻是人類賴以生存和求上進的根源,但也均係苦難的泉源。因此,人若到了將要和這些東西告別的關頭,它們便會猛烈地在心中浮現出來,榮譽、名聲、權力、財富、愛情、家族生活的樂趣,以及來自周遭的寵愛等等,一切的喜樂和歡悅的誘惑之相,全部湧現在眼前。這種景象使他感到困惑;可是,終於在智慧的決斷之下,突破了人類的最後弱點,戰勝了身心的魔障,也克服了自身的障礙,登上了人類智慧和人格的極峰,完成了究竟無上的佛果。他的心境,從波濤洶湧的狀態,進入了平靜如鏡的狀態;從此之後,永無波浪,也沒有漣漪,唯是一片深廣無邊與澄澈清涼,容受一切,包舉萬類,而又絲毫不受他物的騷擾。

 

 

六、一以貫之的慈悲

 

成佛後的怹想著:「我證甚深微妙之法,最極寂靜難見難悟,非分別思量之所能解,惟有諸佛乃能知之。……若以此法向人演說,彼等皆悉不能了知,唐捐其功無所利益,是故我應默然而住。(方廣大莊嚴經)」這麼奧妙的法該如何說起?該用什麼方式呢?這深妙的法能否為世人所接受,怹剛開始並沒有把握,畢竟這離苦解脫的大道與時下世人、沙門、婆羅門思想是相左的。 

當初觸動怹放棄宮中生活,走向出家之路的便是超乎平常人的同理心,時,怹感同身受去體會到世間萬物的痛苦,這份同理心是真實不虛的慈悲;也是因為這份為自己、為眾生的慈悲情懷,促使怹能夠勇猛精勤修道而體悟到解脫之道。最後,釋尊決心走回世間向世人宣說分享這一條究竟解脫之道。《華嚴經》說:「無一眾生而不具有如來智慧,但以妄想、顛倒、執著,而不證得。」是故,怹從禪定中出來踏出「轉法輪」的第一步。

從菩提迦耶啟程後,一路想著先向誰說最適合?跟最初教授禪定的兩位老師吧,他們一定可以了解我所領悟的真理;可是,打聽之後知道二位老師已經過世。接著想起先前一起苦行的五位比丘,決定之後,沿路托缽,前往波羅奈城交的鹿野苑;於是,就在鹿野苑為五比丘說「中道正行」,引導他們遠離欲樂與苦行的中道修行而開示四聖諦、八正道,完成「初轉法輪」之法說、義說、法次法說;五比丘也如釋尊般證悟真理,成就徹底解脫的境界,時,世間已有六個漏盡阿羅漢,也因此形成佛法僧三寶具足的最初佛教雛型,是日後展開遊化的核心小組。

 

~上文節錄改寫自:《釋迦牟尼小百科》,頁43與頁53

 

【註】憨山大師《費閒歌》十首,收錄於《禪門日誦》:

 

講道容易體道難,雜念不除總是閒,世事塵勞常掛礙,深山靜坐也徒然。

出家容易守規難,信願全無總是閒,凈戒不持空費力,縱然落髮也徒然。

修行容易遇師難,不遇明師總是閒,自作聰明空費力,盲修瞎煉也徒然。

染塵容易出塵難,不斷塵勞總是閒,情性攀緣空費力,不成道果也徒然。

聽聞容易實心難,侮慢師尊總是閒,自大貢高空費力,聰明蓋世也徒然。

學道容易悟道難,不下工夫總是閒,能信不行空費力,空空論說也徒然。

閉關容易守關難,不肯修行總是閒,身在關中心在外,千年不出也徒然。

念佛容易信心難,心口不一總是閒,口念彌陀心散亂,喉嚨喊破也徒然。

拜佛容易敬心難,意不虔誠總是閒,五體虛懸空費力,骷髏磕破也徒然。

誦經容易解經難,口誦不解總是閒,能解不依空費力,日誦萬卷也徒然。 

 

2020.11.04 茶與禪對話 雲水僧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