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怹的最後一生 (4-1)
2020/10/17 09:30:00瀏覽337|回應0|推薦1

人間歷史上的覺悟者—釋迦牟尼佛 (Sakya-muni- Buddha)。關於怹解脫六道輪迴之最後一生,是以人身在世間覺悟、證成如來」;怹與眾不同的傳奇人生,經過千百年來口耳相傳與文學演繹,有了獨特的、美善的總總傳說;傳說難免有些聖化的、神話的敘述,但是聖化的傳說是建構在古印度的史實上、文化上的;我們閱讀佛陀傳」時,可以神話文學的視角閱讀,親近釋尊的人本精神,領受適用於自己的佛法……

 

1. 歷史上的佛陀,在覺悟生命究竟實相之前,是個累世修行的菩薩,怹歷經無數次生命輪迴中的菩薩行,如佛陀的本生故事之廣說,才從因地菩薩到達成就佛果的境界。

 

1) 菩薩,梵語bodhisattva,巴利語bodhisatta;梵語音譯「菩提薩埵」,「菩提」是「覺」義,「薩埵」是「有情」義,因此「菩薩」便是「覺有情」義;「有情」是指有心意識、有情愛、有見聞覺知之生命體,相對於「有情」,山河、土石、大地、花草等等則稱為「無情」。

 

2) 印順導師著作《成佛之道》云:「發心名菩薩,眾生之上首。世出世功德,悉由菩薩有。」指出行者發心立願得發「菩提心」立「菩提願」,才名為「菩薩」,也才能從「上求菩提(覺),下化眾生(有情)」而得名。

 

3) 據南傳《佛種姓》與《本生經》的記載:過去世中,燃燈佛在世時,有一名善慧的婆羅門,為了究竟生命實相,過著苦行的生活。有一回,他聽說燃燈佛來到城裡,便決定前去請教成佛之道。當善慧遠遠見到相好莊嚴的燃燈佛,頓時萬分虔誠;為了使燃燈佛行走時不被泥汙弄髒雙腳,善慧於是趴在泥地上,將一頭長髮鋪在泥地上,讓燃燈佛踏過;這時,善慧發了心願:「燃燈佛是真正覺悟的人,他的法舟可以將人們由生死苦海中度脫到不生不死的寂滅安詳之地,我也一定要成佛,乘佛法舟,度盡世間人。」便在這時,燃燈佛了然這一切,指者善慧授記說:「前面這位長髮苦行者,將在很久以後出世成佛,名叫喬達摩(Gautama,也譯:瞿曇。是釋迦族祖先的姓氏),在世間度化眾生。」此後,善慧更加精進修行菩薩所應具備的十種重要美德(十種波羅蜜paramita),及至圓滿成佛。

 

2. 傳說釋迦牟尼是乘六牙白象入胎、右脅誕生,來到世間。《過去現在因果經》卷一:「夫人(摩耶夫人)見彼園中,有一大樹,名曰無憂,花色香鮮,枝葉分布,極為茂盛,即舉右手,欲牽摘之,菩薩(釋迦菩薩-悉達多太子)漸漸從右脅出。

 

3. 傳說悉達多太子在藍毘尼園的無憂樹下誕生後,並不需要人攙扶,便向四方各走了七步,走過之路,大地分別湧出七朵金色蓮花,太子站在蓮花上,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了赫赫有名的誕生偈:「天上天下,唯我獨尊。」 關於誕生偈的不同版本有《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云:「此即是我最後生身,天上天下唯我獨尊。」,《過去現在因果經》云:「我於一切天人之中最尊最勝。無量生死,於今盡矣。此生利益一切人天。」,《中阿含經》云:「我是一切勝者、一切知者,自己開悟而得到解脫,所以,我沒有老師,人世間沒有像我這樣的人,我是天上地下最尊、最上者。」 「天上天下,唯我獨尊」的「我」有三種意涵之說法: 

1) 指人人本具的佛性。在《華嚴經》中記載「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涅槃經》云「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有佛性者,皆可成佛」,《梵網經》云「我是已成佛,汝是未成佛」。 

2) 指宇宙萬有之真理—無限的我,即無我。由五蘊小宇宙洞見天地大宇宙之法性、真理,如《華嚴經》云「一切中知一,一中知一切。」 

3) 指「人」本身。揭櫫生命的尊嚴不在命定,不在神權,而在於人可以透過自己的努力,淨化身心、美化人生。尤其,是對古印度四種姓階級制度的反省、挑戰與抗議。

(1) 釋迦牟尼是大約西元前六世紀出生在古印度迦毘羅衛國的悉達多太子,屬剎帝利種姓階級。時,印度是一個「種姓制度」的社會,有著嚴密的階級劃分,這是由外來的雅利安人民族入侵印度以後,逐漸建立的四種不同的社會階級:一、婆羅門:最上層階級,神的代言人,掌管祭祀、教育、文化,有解釋吠陀經典的大權。是純種的雅利安人,是婆羅門教的主導者。二、剎帝利:掌握政治權的王族或武士階級,受教並侍奉於婆羅門。通常是混種的雅利安人。三、吠舍:從事農、工、商業的一般庶民,受王族或武士支配與保護。通常是混種的雅利安人。四、首陀羅:被視為失去人格及人權的最下等階層,即奴隸、賤民。被雅利安人征服的原住民達羅毘荼族被歸在這個階級。

(2) 婆羅門、剎帝利、吠舍等三個階級有誦經祭祀的權利,死後可以再投生於世,因此又稱「再生族」。而非雅利安人的首陀羅族,是不能誦經祭祀,也不可以轉世投生,因此又稱「一生族」。

(3) 古印度一直處在種姓制度與婆羅門信仰的嚴厲束縛下,不過佛陀時代的社會卻起了很多變化,當時思想界極為開放自由,對於人生問題與宇宙本體的討論,異說紛紜,立論各異;可說是思想百花爭鳴的時代,也可以說是邪說充斥的時代,後來佛教把這些歸納出所謂「六師外道」或「六十二見論」等。

 

4. 傳說悉達多太子的早年生活並不快樂,即使富貴豪華的王宮生活,也沒有帶給年輕的悉達多快樂,因為太子生來具有敏感、獨立思考、早熟的性格,而比常人更敏銳地感受到生命的苦。如《佛本行集經》云:「復有一時,其淨飯王,共多釋種諸童子輩,并將太子,出外野遊,觀看田種。時彼地內所有作人,赤體辛勤而事耕墾,……人牛並皆困乏飢渴。又復身體羸瘦連骸,而彼犁傷土墢之下,皆有虫出。人犁過後,時諸鳥雀,競飛下來,食此虫豸。太子覩茲犁牛疲頓,兼被鞭撻……復見犁人,被日炙背,裸露赤體,塵土坌身,烏鳥飛來,爭拾蟲食。太子見已,起大憂愁……即復唱言:『嗚呼嗚呼!世間眾生,極受諸苦,所謂生老及以病死,兼復受於種種苦惱,展轉其中,不能得離。云何不求捨是諸苦?云何不求厭苦寂智?云何不念免脫生老病死苦因?我今於何得空閑處,思惟如是諸苦惱事?』」

 

5. 傳說悉達多二十九歲生日的那個夜晚,脫下王子衣服,換上粗布袈裟,從此成了一個雲遊四方、求道修行的沙門。 

1) 釋迦牟尼為什麼出家?也可以從外在環境分析,即生老病死的苦:自幼喪母,而對生命有深沉的感受,對死亡有深刻的思考。當時對生死的看法是無盡的輪迴,這種生死並不只是今生而已,而是三世永劫的苦惱,是長夜無盡的憂愁。於是,想從出家修行的生活中,去體悟出離苦的方法。

2) 關於出家的動機,《小部,出家經》云:「在家居住多狹隘,煩惱塵垢發生處,出家之後多寬廣,視無煩惱始出家,出家以後依我身,避離惡行與惡業,已捨惡語並惡行,生活遍淨度活命。」 

 

~上文節錄改寫自:《釋迦牟尼小百科》,頁26與頁42

 

20201017 茶與禪對話 雲水僧記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