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0/10/18 09:30:00瀏覽161|回應0|推薦2 | |
20201018庭園靜坐共修部落──慧學法談 日誌 慧學讀本: 1.一行禪師著,《一行禪師說佛陀故事》(台北市:法鼓文化,2016年,二版) 2.性空法師講,《四聖諦與修行的關係;轉法輪經講記》(嘉義市:香光書鄉,民95) 摘記文本關鍵文句,與您同參共勉:
1.〈耶輸陀羅睡著了嗎〉與〈森林苦行者〉二則文章,指出耶輸陀羅全心全意支持著悉達多尋找解脫苦之道;而悉達多經過數年的覓道,終於掌握了徹悟之門的妙鑰: 1) 悉達多尋師訪道數年,這期間,他禪定的功夫日益加深,可達到無色界之「無所有處」境界,但他卻依然尚未找到解脫生死之道;於是,這次跟一個悟境很深的修學。年七十五歲的烏陀迦羅摩子大師知道眼前這個儀表非凡的年輕人,有繼承道業的潛質,所以對他另眼看待,特別細心地教導他:「在『無所有處』的境界裡,『空』並不再是指什麼都沒有的空間,也不是一般所謂的意識,所剩下來的,就只有『能思』和『所想的』。因此,解脫之道就是要超越全部思想,能所兩亡。你一定要達到『想』與『非想』都不存在的意識境界,也就是『非想非非想』的定境。」 2) 受教後,約十五日之內,悉達多就證得了『非想非非想』的三昧禪定。他體驗到這個境界是超越所有一般的意識境界,這是一個非凡的勝境;但每次當他出定,就會發現自己依然沒有解決生死的問題。這無疑是個極為安詳的境界,但它並非可以開啟真相之門的鑰匙。因此,如何解脫生死的問題仍在他的心裡熾燃著。他相信自己再也無法從任何一位大師賢聖那裡學到更多了,他知道從現在開始,要靠自己去徹悟解脫生死的問題。悉達多離開烏陀迦羅摩子大師後,來到一處險峻岩石斜坡上有許多像尖牙般冒起的重重山峰,而山峰裡面又隱藏著無數的洞穴。他決定在這裡留下來,直至證得解脫之道,於是他找了一個洞穴,以便長時間禪坐。
3) 悉達多在洞穴靜坐之時,會把過去將近五年時間的修習重新檢討一番。他記得自己曾勸苦行者別再自虐體膚,並告訴他們不要在這個已經充滿苦難的世界裡再添痛苦。但,當他現在重估苦行者的修行途徑時,卻這樣想:「又軟又濕的柴木是無法生火的。如果肉體之欲不能受控,心要開悟就困難了,我是應該修苦行以得到解脫的。」就這樣,他開始一段極度苦修的生涯了。悉達多不再沐浴,停止進食或偶爾吃一個在地上拾到的乾枯石榴,甚至一塊乾了的水牛糞。他的身體已瘦骨如柴……
4) 終於有一天,悉達多在墳場禪坐時,突然覺醒到這條極端苦行的道路是絕對錯誤的。他體會到,身與心組成了一個不可分割的實體。身體的平靜、舒適與自心的安住是息息相關的。虐待自己的身體就是虐待自己的心智。他回想起過往的靜坐、禪坐,及深刻地省悟: (1) 九歲時在蒲桃樹下的涼蔭裡靜坐,那天正是春季的首耕日,那次靜坐的舒泰為他帶來了清澈和平靜。 (2) 當車匿離開他之後,他走入森林,在一棵樹下靜坐著,細心地欣賞和培養那份初踏入森林時便已發覺到的自由與解放。 (3) 最初跟阿羅羅迦羅摩大師學習時,那些禪坐的鍛鍊令他身心都得到滋潤,又使他有能力專注和集中。之後,阿羅羅迦羅摩大師更教授他如何超出禪悅以達到超越物質世界的禪定境域,如「空無邊處」、「識無邊處」和「無所有處」。 (4) 最後,跟烏陀迦羅摩子大師修學,而證得「非想非非想」之境。 (5) 一直以來,這過程的全部目標都是為了逃避世間的感覺和念頭、感受和思想的世界。於是自問:「為何總是被吠陀經典上的傳統牽著走?為何要懼怕禪定帶來的自在?這種禪定的喜悅與障蔽覺知的五欲是迥然不同的;相反地,這種喜悅會滋養身心並增強達至開悟的原動力。」因此,他決定恢復健康並以禪坐來保養身心,自己不再依賴別人的教導,自己就是自己的老師。
5) 悉達多放棄了苦行而到清涼的樹林中修行,接下來的日子裡,他漸漸恢復了正常的飲食、沐浴、禪坐。他已放棄了對傳統梵行、苦行和經典的依賴,決定靠自己找尋解脫生死大道。他回歸到自己,從過去的成功與失敗中學習,並毫不猶豫地以禪定來滋養身心。就這樣,一種自在、安穩的感覺油然而生。他完全沒有刻意遠離或逃避感受與思想,只是留意著每個感覺和念頭的生起,並細心地觀察著它們。
6) 他也放棄了逃避「世間法」的想法。當他回歸到自己,他發覺自己全然在世法之中。一個呼吸、一串鳥鳴、一片樹葉、一線陽光,任何一樣世間法都可以成為禪坐時的主題(所緣境)。於是,他開始見到解脫之關鍵在於每一個呼吸、每一個步伐,以及道路上的每一塊小石子。
7) 沙門喬答摩從禪坐靜思他的身體(身念住)進而靜思他的感覺(受念住),再從靜思他的感覺一直到靜思他的體會(心念住),包括在他心中起伏的每個念頭(法念住)。他體悟到身心一如,體內的每一個細胞都包含著宇宙的一切智慧。他知道只要細心地看一粒微塵,他就可以看到整個宇宙的真正面目。微塵本身就是宇宙,如果微塵不存在,宇宙也不存在。
8) 沙門喬答摩更跨越了「常我」這個自我個體的意識。他突然明白,自己一向都被《吠陀》經典中的「常我」這個錯誤理解所蒙蔽。其實,沒有一樣東西是有自性的,「無我(無自性)」才是萬法之本體。「無我」並不是用來形容一個新個體的名詞,它是破除所有妄見的一響雷。挾著「無我」的體悟之智慧,悉達多就像在禪定的戰場上,高舉著徹悟的利劍,於是,他日以繼夜在菩提樹下坐著,那更高、更新的覺悟層次,就像耀目的電光般在心中甦醒。他知道大徹大悟之門將會很快打開,他知道自己已緊握這把妙鑰――萬法都是互依而存(Interbeing相即相入),以及「無自性」的真諦。
2.《轉法輪經》云:「苦滅聖諦者,即:於此『渴愛』熄滅無餘、棄捨、遣離、解脫、無著。」 1) 滅聖諦即是涅槃。涅槃是無取法、無漏法、無為法,也就是沒有愛取、沒有受生之因緣;即使「涅槃」也不可取著,所以「無取涅槃」才是真正的涅槃。 2) 如何界定「涅槃」意涵? (1)《佛光大辭典》:涅槃,梵語nirvāna,巴利語nibbāna,又作泥洹、涅槃那。意譯作「滅、寂滅、滅度、寂、無生」。與「擇滅、離繫、解脫」等詞同義。原來指「吹滅或表吹滅之狀態」;後轉指「燃燒煩惱之火滅盡,完成悟智之境地」。 (2) 莊春江編,《漢譯阿含經辭典》:巴利文nibbāna,另譯為「泥曰、泥洹、無為處」;「寂滅、寂靜、清涼、無為、滅界」皆為其同義詞。辭義有下: 2-1. 貪、瞋、癡與所有煩惱、渴愛的止息。 2-2. 熄滅。 2-3. 泛指任何束縛的去除(與「解脫」同義)。 2-4. 指不來人間者,如稱不來人間的阿那含者為「有餘涅槃、有餘依涅槃」。 2-5. 指解脫者的入滅,巴利文parinibbāna,譯作「滅度、般涅槃、圓寂」。
(3)《中華佛教百科全書》:「涅槃」不是佛教專有的名詞。唯「涅槃」這名詞出現在佛教經典上便給它以新的內容,現在變成佛教特有而莊嚴的名詞了。 3-1. 印度其他宗教很早就採用「涅槃」作為最高的理想境界。如《大毗婆沙 論》列舉異教五種現法涅槃論,即以現世五欲的快樂與得四禪定為涅槃;此外也見於婆羅門教以修持達到梵我合一或死後生到梵天,稱為「梵涅槃」。 3-2.「涅槃」也同「般若」一樣,它的內容是包括了很多方面的,在《大般涅槃經》中舉二十五種、《四諦論》舉六十六種的異名,一般經論中所常見到的如:無為、真諦、彼岸、無壞、無動、無憂、無垢、不生、解脫、無畏、安穩、無上、吉祥、無戲論、無諍、真如、實相、如來藏、法身等等,都是「涅槃」的異名。 3-3. 有人以為死即是涅槃,這是錯誤的。《勝鬘經》云:「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即是涅槃」;如果死就是涅槃的話,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成道、證涅槃應是死在成道的時候了,可是菩提樹下證涅槃時是與死是無關的。(是當生證滅的現法涅槃)
(4) 涅槃之「滅」義,指的是消滅煩惱與離苦患;當煩惱與苦消滅,就會出現寂靜、安穩、快樂的境界。 4-1. 北傳《雜阿含890經》:「云何無為法?謂:貪欲永盡,瞋恚永盡,愚癡永盡,一切煩惱永盡,是無為法。」(無為法即涅槃法) 4-2. 南傳《相應部43.12經》:「何者為無為耶?貪欲之壞滅 (或譯:滅盡)、瞋恚之壞滅、愚癡之壞滅,諸比丘!此稱為無為。」 4-3.《大般涅槃經》卷25:「不織之義名為涅槃。……不覆之義乃名涅槃。……不去不來乃名涅槃。……不取之義乃名涅槃。……無障礙義乃名涅槃。……無相之義乃名涅槃。……無有之義乃名涅槃。……無和合義乃名涅槃。……無苦之義乃名涅槃。……不生煩惱乃名涅槃。善男子!諸佛如來煩惱不起是名涅槃。」 4-4.《大毘婆沙論》卷32指出:涅槃即是擇滅,論云:「如是擇滅,亦名涅槃。……亦名通達。亦名阿羅漢……亦名出離。問:何故擇滅亦名涅槃?答:槃名為趣,涅名為出,永出諸趣故名涅槃。復次,槃名為臭,涅名為無,永無臭穢諸煩惱業故名涅槃。復次,槃名稠林,涅名永離,永離一切三火三相諸蘊稠林故名涅槃。復次,槃名為織,涅名為不,此中永無煩惱業縷,不織生死異熟果絹故名涅槃。」
(5) 佛教提及二種涅槃的現象:第一種是「有餘涅槃(又稱:有餘依涅槃)」,指佛、阿羅漢還有五蘊存在的情況;第二種是「無餘涅槃(又稱:無餘依涅槃)」,指佛、阿羅漢此生五蘊之身滅除後,由於不再有渴愛而不會繼續輪迴的情況。雖然,滅諦的現象有二種,但真正的滅諦只有一個。例如:佛陀在菩提樹下,滅盡煩惱,證悟成佛,稱為「有餘涅槃」;四十五年後,佛陀於拘尸那羅般涅槃,那是佛陀的五蘊也滅盡,是時稱為「無餘涅槃」。
3) 入聖者之流,離苦證滅的歷程:知苦→正信→精進→法喜→輕安→正定→如實觀→解脫→解脫智 (解脫知見) (1) 北傳《雜阿含1125經》:「有四種須陀洹道分:親近善男子,聽正法,內正思惟,法、次法向。」 (2) 南傳《相應部55.50經》:「對此四法修習、多修者,則資於預流果現證。以何為四法耶?乃: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是。」 (3)《大般涅槃經》卷25:「菩薩摩訶薩修大涅槃微妙經典,作是思惟:『何法能為大般涅槃而作近因?』菩薩即知有四種法,為大涅槃而作近因。若言勤修一切苦行,是大涅槃近因緣者,是義不然。所以者何?若離四法得涅槃者,無有是處。何等為四?一者親近善友,二者專心聽法,三者繫念思惟,四者如法修行。 (4) 滅諦是說明沒有渴愛、沒有煩惱的涅槃境界。阿羅漢是怎樣實現滅諦(證滅)?是怎樣去掉渴愛,讓所有的煩惱種子失去愛水而乾枯?武器就是見道後的無漏智慧。若要進入無漏的智慧,就是要先實現見道,實現見道就能現觀四聖諦同時出現在一個心的過程,之後藉由修道而離開所有的煩惱、所有的渴愛。 4-1. 見道前的第一步,應先了解名色法,也就是了解能運用智慧的心,了解能觀和所觀的境界,了解在生活世界中所實踐的真實經驗。因為,如實正觀名色就了知沒有我、沒有你;如實正觀名色就是洞察實際的名色經驗。換句話說,沒有這個基礎,就無法實踐見道—真正了解名色都在剎那生滅的無常法中破壞,而放下渴愛、執取。而真正「觀」的智慧是什麼?譬如:我們知道杯子會破壞,但這不是真正用智慧的觀察;真正「觀」的智慧是,看到杯子及一切法(包括人)都是地、水、火、風等四大不斷破壞的過程。此破壞過程是我們「所觀」的對象――「色」,而「能觀」這個破壞過程,叫做「名」,「名」如同「色」一般也是連續不斷破壞的過程。這樣剎那、剎那的無常是屬於世界真實的法,不是屬於概念。唯這樣了解名色,才能真正了解什麼是緣起,什麼是集諦。 4-2. 然後,對能觀、所觀的了解,就是思惟苦諦、集諦;思惟能觀與所觀不斷剎那、剎那無常變化的過程,也就能運用所有觀的智慧,實現最高的觀(平等慧如實觀)――行捨智,如此,我們就能遠離無常、苦,也就能看到苦、集、滅、道四諦同時現起。換句話說,修行者如實照見諸行法中無一物可執取為「我」、「我所」,故捨棄恐懼、取樂,對一切行法以平衡、平等的態度面對,而實現行捨智。誠如《雜阿含273經》:「空諸行,常、恆住、不變易法空,無我我所」;或《雜阿含262經》:「一切諸行空寂,不可得,愛盡,離欲,滅,涅槃」。 (5) 我們的「愛」之所緣,如:錢、房子、汽車等等。我們為何愛這些?因為我們認為它們真實存在,也能給我們樂受、滿足;雖然我們也知道它們不可能永遠保存、會壞、會改變,但這只是世界經驗的概念,不是真實地了解、不是真正的無漏智慧之「觀」,所以仍會不斷執取所愛,也就不斷地產生種種苦惱。想要實現滅諦,一定要徹底了知名色等一切法都在無常破壞中,如此才能放下渴愛。
3.延伸閱讀︰ 印順導師,〈佛教之涅槃觀〉https://yinshun-edu.org.tw/zh-hant/node/308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