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死與生的內觀對話 10
2018/12/23 13:00:00瀏覽423|回應0|推薦2

20181223 庭園靜坐共修部落──慧學法談 日誌

慧學讀本:

1.《生死奧秘:十六個生命的靈性對話與臨終學習》/ 釋德嘉、釋宗惇等著

2.《生活的藝術》/ 葛印卡(S.N.Goenka)

 

摘記這次法談章節內的關鍵文句,與您共勉:

 

01. 坦誠面對真實的自己,對任何人來說,都不是容易的事。只是,最深的隱藏,在關鍵時刻,往往自然現前,讓人無處可逃……

 

02. 居家護理師表示,病程後期阿伯深受幻聽、幻覺的干擾,在睡夢中經常喊著「救命、救命……」甚至揮拳打人,情緒很不穩定,需要有人隨時陪伴在旁。這是譫妄!究竟什麼樣的心結,讓阿伯如此煎熬?

 

03. 就靈性照顧來說,譫妄是一種意識的亂流、情緒的風暴。面對譫妄現象,我們應先瞭解原因,排除生理因素後,找尋情緒風暴、不安的源頭,瞭解事件的全貌,協助病人以合理的方式解讀,找到放鬆的方法。這意識的亂流,就有機會慢慢過去。

 

04. 排除生理性的原因,我們發現平常個性太過壓抑的人、掌控性太強或內外反差很大的人,到了臨終容易出現譫妄。這對一般健康的人可說是很好的借鏡:要儘可能內外一致、不能太過壓抑自己,因為不一致與壓力阻礙了健康能量的流動,病弱壓抑不住的時候,就會出現意識的亂流。

 

05. 很多佛教徒對譫妄的病人貼標籤:那就是沒有保持臨終正念啦,業障現前,冤親債主來啦…… 都是因為素食二、三十年了,後來又改吃葷,殺死那麼多的雞、狗啦,冤親債主來抓人了……( 關於這類貼標籤之語,是不可為的!)儘管旁人看不到、聽不到,從病人的主觀經驗來說,他所經歷的現象都是真實的,也都是有意義的,可能是來自深層意義的訊息,也可能與過去未竟、未完成的是有關。( 延伸閱讀:生命最後的禮物︰正確看待臨死覺知,傾聽臨終者的話語,做出有效的溝通)

 

06. 所有宗教都強調道德修養的必要性,並且可以藉著祈禱、宗教儀式、斷食、苦行、或是種種禪坐方式,達到喜悅的境界。……這些方法都能見效,因為當注意力被轉移到不同的對象上,心就會變得寧靜安詳。然而,用這種方法得到的平靜,並不是真正的解脫;無庸置疑的,修定會帶來極大的好處,但效果只限於心的意識表層。早在現代心理學發明的二十五世紀之前,佛陀就已經體悟到潛意識的存在,稱其為「隨眠 ( anusaya,潛藏內心底層的不淨煩惱)」。佛陀曾說:「一棵根深柢固的樹,即使被砍伐了,仍會生出新芽;如果貪瞋的積習未被根除,痛苦就會一再地重現。」

 

07. 有一個方法可以讓我們深入內心,剷除貪、瞋、痴的病根。佛陀發現這個方法而獲得解脫,並終其一生,以此法教化眾生;一種智慧的訓練,它稱之「內觀 (Vipassana)」,是培養洞察力,以觀察自身的本質(無常、無我及苦)。藉著這種洞察力,一個人可以辨識並止息痛苦的原因。只有開發實修的智慧,才能讓我們在自我放縱和自我壓抑的兩種極端之間,找到真正的中道。唯有藉著培養智慧,我們才能透視內在的實相,遠離所有的無明和執著

 

08. 身為內觀者,我們的任務就是以不執著的心,觀察自己,就像科學家在實驗中進行研究一般。經由修持內觀,我們直接在自身體驗無常的實相;直接體驗無常的感受,證實了我們瞬息萬變的本質,也了解另一個基本的實相:無我(anatta)-沒有一個真實、永恆的「我」,於是另一個實相也清晰了-執著於任何無常、短暫、幻想、以及不可控制的東西,都是苦(dukkha)。

 

09. 我們該如何遠離痛苦呢?

只要不起習性反應地(如實)觀察:不要對任何一種體驗,生起附著或排斥之心,只是以一顆平等、平衡的心觀察每個現象。

我們練習「觀入出息(安般念)」後,心就會變得敏銳,也因此而培養出覺知,就逐漸能夠清楚地體驗全身所有感受的實相;在練習「內觀」時,我們只要去觀察身上的感受即可,不追求任何特殊的感受,只是當身體上的各種感受自然發生時,如實地去觀察它。藉著培養覺知與維持平等心,我們得以從苦中解脫。

苦的起因,是心念的行為(業行),也就是貪愛、瞋恨的盲目反應。心能對各種感受念念分明,並且保持平等心,就不會再起貪愛、瞋恨的反應。苦的起因不再出現,我們也就自然停止為自己造苦了。

佛陀曾說:「諸行都是無常。若能洞見此理,即能遠離苦厄,此乃淨心之道。」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