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正見緣起,把握機會
2018/01/10 19:18:54瀏覽439|回應0|推薦0

20171231 基隆靜坐共修部落-慧學法談 日誌 

法友:鳳子、輝子、虹子、玲子、嬌子、民子、源子、恩子、雲水僧(分享人)

共讀範圍:《佛教的真髓》第三章 與外道的關係 () 第一節 外道的現象論

 

這一章第一節談外道的現象論,第二節談外道的修持論」,這二節論述範疇是古印度時代佛教以外的一般宗教與哲學。然,不管是外道還是佛教的現象論與修持論,都是為了解決生命的來與去的問題,也就是提出自家的宗教哲學與修持圖像,來解決「生從何來,死往何處去」的生命、生活、生死課題

 

首先,要提出的是治學修道之利器:獨立思考與擇法能力。如同作者論述過中以獨立思辯的能力去審視外道的現象論與修持論;最後,言簡意賅提出真實佛法的要義來評判外道的種種論述和修持方法。也如同早上共讀《原來如此──心經法本輯的<心咒之密語>時,我們看到尊者達賴喇嘛的通觀全體後思辨力,是從不同的角度和層次去諦觀經文結構與要義,期間縝密思索出經文長行與末了的咒語是可以相呼應作深度對話的;最後重新整合出一套有脈絡有系統的道次第說。我們必須共勉一起跟作者與尊者學習這樣的治學修道法,才能真正的體現依聞思修而入三摩地。想想佛陀教導我們的「三慧:聞慧、思慧、修慧」之思慧乃具舉足輕重的作用,對成辦解脫道業來說。因此,學人在力行積累修所成慧」時,肯定要同時在思所成慧處下功夫。培養自問自答的能力,雖凡所問不一定有答案,但卻能訓練獨立思考的能力。

 

在第一節「外道的現象論」裡,作者乃以我們所承受的苦樂或吉凶禍福的命運是如何產生及其原因為何?為命題。其根據二部佛典的記載揭示外道對此類問題提出三種或五種的說法,諸如:依《中阿含-度經》介紹宿命論、神意論及偶然論等三種的說法;依《天臂經》介紹「前世善惡業決定的宿命論、由宇宙創造神決定的神意論、肉體四大決定的宿命論、四姓階級決定的宿命論、現世偶然機會決定命運論」等五種說法。關於,這二部佛典的全文,請自逕連結詳閱:

一、觀念對了嗎 http://blog.udn.com/quietdharma/73560326

二、因緣生滅的人生 http://blog.udn.com/quietdharma/109423566

 

進入論述前,作者先對古印度文化作了簡述,這值得我們細細讀它,以掌握古印度文化及釋尊當時的人文背景。話說在古印度時期,雅利安人入侵後,為了便於統治管理便設立了種姓制度,分成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及首陀羅等四個階層的種姓制度,且具權威性的,強調種性層級是生生世世永不改變的;生命的一切吉凶禍福皆由宇宙最高的神所主宰,且能與神溝通者唯婆羅門種性的祭司,這時期完全是否定了人的自由意志。直到進入奧義書時代,人的自我意識逐漸覺醒,時哲學家指出人的命運不是任由神來安排,人本身應該有責任去開拓、解決。這就是善因善()果、惡因惡()果的因果業報說」。提出此論述的哲學家,多數是從印度正統婆羅門教離開的非正統沙門,當中最具名的是六師外道沙門。

 

作者透過二部佛典的記載介紹了三種或五種的說法。這其中,有些說法似乎也發生在我自己身上呢?在自我檢視之前,我們有必要再次複習釋尊的覺悟之道,以提振實修正法的心力。悉達多出家之初也是依止非正統沙門中之六師外道的兩位仙人學習禪定;先師事阿羅邏伽羅摩,學得「無所有處」的深定;後師事鬱頭羅摩子,學得「非想非非想處」的深定;但是仍然無法自覺解脫,之後進入了苦行者聚集的苦行林,經歷了六年苦行生活,依舊無法自覺解脫;最後放棄了苦行走上中道的修行方法,直至究竟解脫。走上中道修行之路,遂到菩提樹下金剛座上以堅決的禪觀意志,重新思惟生命中的吉凶、禍福、苦樂等等現象,因而體悟出這一切現象僅是一種緣起法則,成了覺悟宇宙真理之聖者;也因此開始向世人提出因緣果報」的命運觀,並教導以四聖諦等等究竟解脫法。因此,釋尊認為唯有憑藉自由意志與努力,我們才有改變開拓命運的空間。

 

最後,花一些時間獨自思索這個問題:機會論與緣起觀之間的差異為何?

 

民子:

 " 機會 " 無法預求,也不能祈求的,它是瞬息出現的。所以機會出現要抓住機會。而 " 緣起 " 是有因有果的相生關係,是一種可掌握的因緣果報法則,並且可隨時自力管理與經營的。

 

嬌子:

有時候等待 " 機會 " 總變成一種無作為的等待。那些只相信偶然機會的人,生命就在等待中流逝,一生毫無作為,似乎也否定了一般人說的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的有因有果命運觀。而 " 緣起 ",是說明了一切事物是因緣和合而生起,也隨因緣深淺有所增減,這是有跡可循的。相信"緣起 ",可以讓人生起不斷地努力向善向上的行為。

        

永源:

" 機會論 " 為外道的論述。若偶然機會」是人生的真理,它能決定一切人事物的命運,這樣說來人生何需努力呢!若有所努力也只落得剎那間就失敗,這是不符合普世的價值。至於," 緣起 " 是說明一切乃依因依緣而來到的;好的緣起,我們適量而取不貪求;壞的因緣果既然成熟了,是無法推脫逃避視而不見的,就懷抱隨緣隨喜隨份隨力去面對消融,不與其繼續結下惡緣。

             

鳳子:

對持機會論的看法。有下列幾點:

1) 無三世因果觀,不容易守好戒,較容易傷人。

2) 只知果,不知因,存投機心,是貪心較重者。

3) 好奇心較弱者,易落入「機會論」。

4) 如無根的浮萍,患得患失。

5) 較自利,對群體觀甚微。

 

對持「緣起觀」者的看法。有下列幾點:

1) 有因果觀。

2) 看事情的角度較深廣,知人生努力的方向。

3) 計較利益的心較微。

4) 能融入群體,知自己非獨立個體,彼此是因緣和合,能與群體休戚與共。

5) 知因緣果報是靠自力去可改變的,人生所遇上的一切皆以善去回應,煩惱因而根除。

 

玲子:

機會不會天天有的,當機會來了你是否能把握住呢?但人往往失去之後才後悔。緣起」的人世間,萬事萬物皆是眾因緣和合,生活中的一切資具來自大自然與所有人的努力,因此讓人更懂得感恩、惜福與培福,甚至是廣結善緣。自己感覺到人身難得,而且又能有機會聽聞佛法,真是一大喜樂之事。

 

虹子:

緣起觀是積極地看待與面對一切現象的變化。因為有緣起的可轉化性,所以懂得掌握與創造善的緣起,這就是隨時隨處皆有增上的機會與可能。反觀機會論」就顯得消極了,若只用空空洞洞的心去等待一個不可預期何時會掉下來的機會,那樣一期寶貴的人生光陰就虛擲了,在人生苦旅中是毫無改變與扭轉的可能性了。

 

何謂緣起呢?建議您延伸閱讀:

緣起說的原型 http://blog.udn.com/quietdharma/108622929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