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09/20 22:08:13瀏覽613|回應0|推薦2 | |
20170920月光部落—異地同時靜坐共修 日誌 法友:峯子(板橋)、綦子(新莊區)、玉子(台南)、香媽(文山區)、玲子(基隆)、鳳子(基隆)、雅子(台東)、萍子(基隆)、幼子(彰化)。毛小孩:法果(板橋)、法來(基隆)、法悅(新店)、法淨與法住(基隆)、善緣(彰化)。
一、慧學分享 以虔敬心禮敬世尊及三皈依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三遍) Buddham Saranam Gacchāmi. Dhammam Saranam Gacchāmi. Sangham Saranam Gacchāmi.Dutiyampi Buddham Saranam Gacchâmi. Dutiyampi Dhammam Saranam Gacchâmi. Dutiyampi Sangham Saranam Gacchâmi. Tatiyampi Buddham Saranarn Gacchâmi. Tatiyampi Dhammam Saranam Gacchâmi. Tatiyampi Sangham Saranam Gacchâmi. Sādhu~ Sādhu~ Sādhu~
今晚「正讀選文」經論對讀文本如下: 關於漢譯《雜阿含經》296經(或說《緣經》)的經教文句已於上周選讀完畢。整理如下,方便您連結複習: 2017.08.02 <向苦滅處,起步走> http://blog.udn.com/quietdharma/107745915 2017.08.16 <緣起、緣生、因緣> http://blog.udn.com/quietdharma/108381464 2017.08.23 <緣起法則之意涵> http://blog.udn.com/quietdharma/108420656 2017.08.30 <順觀與逆觀> http://blog.udn.com/quietdharma/108466714 2017.08.16 <煩惱即菩提> http://blog.udn.com/quietdharma/108515583 2017.08.16 <金錢買不到的自在> http://blog.udn.com/quietdharma/108568572
從這周開始進入論教文句,即說一切有部論師在《阿毗達磨法蘊足論》<緣起品>裡的解經內容,是關於《雜阿含經》296經(或說《緣經》)的法句法義之詮釋文。關於緣起、緣已生法之定義—這兩個概念,在阿含經中有其習慣用法但未予定義;然,在《法蘊論》、《大毘婆沙論》、《瑜伽師地論》等中才予以分別說明。今這一段《法蘊論》選文,就是對緣起與緣已生法(緣生法)的關係作一系統分析。「正讀選文」如下:
〔論緣起與緣已生法的關係〕 此中,緣起、緣已生法,其體雖一,而義有異。謂或有緣起,非緣已生法;或有緣已生法,非緣起;或有緣起,亦緣已生法;或有非緣起,亦非緣已生法。1)或有緣起,非緣已生法者,無也。2)或有緣已生法,非緣起者,謂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3)或有緣起,亦緣已生法者,謂生定能生於老死。如是生支,定能為緣,是緣起性及緣已生法性。如是有、取、愛、受、觸、六處、名色、識、行、無明,應知亦爾。4)非緣起,非緣已生法者,謂除前相。 又生緣老死者,謂:此生支,雖異生異滅,而緣起理,恒時決定。 若過去生非老死緣者,應未來生亦非老死緣。 若未來生非老死緣者,應過去生亦非老死緣。 若過去生非老死緣者,應現在生亦非老死緣。 若現在生非老死緣者,應過去生亦非老死緣。 若未來生非老死緣者,應現在生亦非老死緣。 若現在生非老死緣者,應未來生亦非老死緣。 若佛出世時生非老死緣者,應佛不出世時生亦非老死緣。 若佛不出世時生非老緣者,應佛出世時生亦非老緣。 若緣起理有顛倒者,應成二分,不決定故。應可破壞,理雜亂故。若爾,不應施設緣起,佛不應說生緣老死。然佛所說生緣老死,理趣決定,去來今世、有佛無佛,曾無改轉。法性恒然,不隱不沒、不傾不動,其理湛然。前聖後聖同所遊履,是真是實、是諦是如,非妄非虛、非倒非異。是故佛說生緣老死,如是有、取、愛、受、觸、六處、名色、識、行、無明緣行亦爾。
【法句討論】 1. 發展中的佛教詮釋學 在正式進入選讀說一切有部對「十二支緣起」的詮釋之前,今摘選傅偉勳教授的<關於緣起思想形成與發展的詮釋學考察>一文中幾段有關「緣起說的原始骨格」的研究結果;這是從事原始佛教研究的日本權威學者之一中村元對初期緣起思想的精細考察之結果。而傅教授在此文章中也對緣起思想發展史作了精闢的撰述,即把一味的緣起說法如何在歷史長河中與時俱進,各時代的代表性佛教思想家們如何在融攝與創新中提出利益時人的緣起思想的義理蘊涵,諸如:佛陀的「緣起」說法→部派佛教的三世兩重因果之「業感緣起」論→中觀學派的「緣起性空」論→唯識學派的「阿賴耶緣起」論→《大乘起信論》的「如來藏緣起」論→華嚴宗的「法界緣起」論→日本真言宗的「六大緣起」論→日本曹洞宗道元禪師的「有時之而今」論。關於緣起理論值得大家細細咀嚼它,消化它。期勉:我們可以從中領略、學習一種通觀全體的治學法,與找到契合自己的一套具現代意義的佛教詮釋學之理論與實修法。 2.再思緣起說的原始骨格,以達傅教授所云:「俾使佛陀以來代代形成以及發展的緣起等等根本佛法,真正成為永不枯竭的思想活泉」。摘文如下: 「依中村元的精細考察,緣起說形成為十二因緣的定型,是在佛陀圓寂之後過了很長的時間才有的,這至少是原典批判學上的共識。把十二緣起講成佛陀開悟成道的觀想內容,毫無根據,乃是後人假託的。他認為在佛教最原初的階段並無 無明、貪心、懈怠、欲望、苦惱等等之間的相互關係如何的討論,如「世間為無明所覆。世間由於貪心與懈怠而無光輝。欲望是世間的污染。苦惱是世間最大的恐怖」等語所示。最初期的佛教徒祇不過直接表達他們對於現實人間生老病死及其克服的體驗,還未建立較有理論形式的緣起說。釋尊所云,如「我不依傳承下來的說法,但就眼前當下體得的安穩,講給你聽。好好對此了知,訴諸實踐,超克世間執著吧」等語,簡易直截,毫無造作。在最初階段所形成的緣起思想,乃是(1)世間苦惱→(2)世間執著(loke visattika)→ (3)對於變化無端的(日常)生存的妄執(bhavabhavaya tanha)之類的簡單關係,而為後世緣起說的原始骨格。 中村元接著又分析了南傳巴利文五部經第五(即小部)之中《尼波多》或稱《經集》(Sutta-nipata)等最古老的文獻資料所記載的初期緣起思想,列為(1)人生充滿種種苦惱;(2)此類苦惱以生存素因即執著(upadhi)為緣(nidana)而生起;(3)依生存素因而出現現實的種種苦惱,乃是生起(jati,pabhava)的關係;(4)人所以造作生存素因即執著,乃是由於不知人本身的真實相之故,因此在執著的根柢存在著無知(即無明avijja);(5)觀察人間真實相的苦惱原由的人,不會造作生存素因,即謂有了明知(vijja),就無執著產生。如無生存素因的執著,則無苦惱出現。如以簡單圖式表示,則為︰無知→執著→苦惱(順觀);無知的不存在→無有執著→無有苦惱(逆觀)。我們於此看到簡單的緣起說的萌芽,形式上又與四聖諦一致,可以想見思想發展上四聖諦與緣起說的萌芽大概屬於同一發展階段。」( 摘自《佛教思想的現代探索-哲學與宗教五集》,頁58-59。)
二、異地靜坐 接下來的時間,是各自用功練習止禪「安般念」法。將注意力放於鼻前,專注觀察「出息入息」的生滅流動,盡己所能去達成30分鐘內不忘失所緣(安般念業處)。各自用功……
三、〈寂靜之音〉回向 四、結語 獻上深深祝福── 願 眾生得遇法緣,修學菩薩行,圓滿佛菩提。 願 您及親人家眷,身離病苦,心無憂惱,善願遇善緣成就圓滿。 願 您於日常落實「淡、緩、靜、止、觀、行」的清淨功德,皆成自己解脫行苦的助緣。 我們下周再見~ 五、與佛共眠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