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緣起法則之意涵
2017/08/23 21:51:40瀏覽1359|回應0|推薦0

20170823月光部落—異地同時靜坐共修 日誌 

法友:綦子(新店)、峯子(板橋)、香媽(文山區)、玉子(台南)、虹子(基隆)、玲子(基隆)毛小孩:法果(新店)、法智(台南)

 

一、慧學分享

以虔敬心禮敬世尊及三皈依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禮敬 世尊、阿羅漢、正等正覺者 / 三遍)

Buddham Saranam Gacchāmi (我皈依佛陀)  

Dhammam Saranam Gacchāmi (我皈依佛法)  

Sangham Saranam Gacchāmi (我皈依僧伽)                              

Dutiyampi Buddham Saranam Gacchâmi.  (再皈依佛)

Dutiyampi Dhammam Saranam Gacchâmi.  (再皈依法)   

Dutiyampi Sangham Saranam Gacchâmi.  (再皈依僧)

Tatiyampi Buddham Saranarn Gacchâmi.  (三皈依佛)  

Tatiyampi Dhammam Saranam Gacchâmi.  (三皈依法)  

Tatiyampi Sangham Saranam Gacchâmi.  (三皈依僧)

Sādhu~ Sādhu~ Sādhu~  (善哉~善哉~善哉~)

 

今晚「正讀選文」經論對讀文本如下:

【經藏】

1、漢譯《雜阿含經》卷12 / 第296經

云何為因緣法?謂此有故彼有

2、漢譯南傳大藏經 (元亨版)

諸比丘!何為緣起耶?諸比丘!緣生而有老死。如來出世,或如來不出世,此事之決定、法定性、法已確立,即是相依性。如來證於此,知於此。證於此、知於此,而予以教示宣佈,詳說、開顯,分別以明示,然而即謂:『汝等,且看!』諸比丘!緣無明而有行。諸比丘!於此有如不虛妄性、不異如性、相依性者,諸比丘!此謂之緣起。

3、漢譯緬甸版巴利語經文 (莊春江譯)

「比丘們!什麼是緣起? 『比丘們!以生為緣而有老死』:不論諸如來出現,或諸如來不出現,那個界住立、法安住性、法決定性、特定條件性。如來現正覺此,現觀此;現正覺、現觀後,告知、教導、安立、建立、開顯、解析、闡明。而說:『比丘們!你們看!以無明為緣而有行。』 比丘們!這樣,在那裡,凡真實性、無誤性、無例外性、特定條件性者,比丘們!這被稱為緣起。

【論藏】

4、《阿毗達磨法蘊足論》緣起品第二十一之一 (11)

云何緣起?

謂依此有彼有、此生故彼生。…(略)…苾芻當知,生緣老死,若佛出世若不出世,如是緣起法住法界,一切如來自然通達,等覺宣說施設建立,分別開示令其顯了,謂生緣老死,如是乃至無明緣行應知亦爾。此中所有法性、法定、法理、法趣,是真、是實、是諦、是如,非妄非虛、非倒非異,是名緣起 

 

【法句討論】

) 再次確認緣起」的定義

前次界定名詞時已談及「緣起」的定義,亦即緣起法則的方程式: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然,這一緣起四句偈,在文本裡並沒有完整呈現。為什麼會這樣呢?可以約略了解,一個思想的萌發到形成一套完備且成熟的佛教哲學體系,總是慢慢深化,且更需經歷長久的淬鍊,這也是何以佛教內部會在不同時間點上作經律論等三藏的結集。

1.《雜阿含經》卷12301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那梨聚落深林中待賓舍。爾時,尊者迦旃延詣佛所,稽首佛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說正見。云何正見?云何世尊施設正見?」佛告迦旃延:「世間有二種依,若有、若無,為取所觸;取所觸故,或依有、或依無。若無此取者,心境繫著使不取、不住、不計我苦生而生,苦滅而滅,於彼不疑、不惑,不由於他而自知,是名正見,是名如來所施設正見。所以者何?世間集如實正知見,若世間無者不有,世間滅如實正知見,若世間有者無有,是名離於二邊說於中道,所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謂緣無明行,乃至純大苦聚集。無明滅故行滅,乃至純大苦聚滅。」佛說此經已,尊者迦旃延聞佛所說,不起諸漏,心得解脫,成阿羅漢。

2.《雜阿含經》卷10262:

此定型文句出現時間點,是在佛陀般涅槃不久,長老闡陀向尊者阿難請法,阿難說出完整的緣起四句偈之定型文句:「我親從佛聞,教摩訶迦旃延言:『世人顛倒依於二邊,若有、若無,世人取諸境界,心便計著。迦旃延!若不受、不取、不住、不計於我,此苦生時生、滅時滅。迦旃延!於此不疑、不惑、不由於他而能自知,是名正見,如來所說。所以者何?迦旃延!如實正觀世間集者,則不生世間無見,如實正觀世間滅,則不生世間有見。迦旃延!如來離於二邊,說於中道,所謂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謂緣無明有行,乃至生、老、病、死、憂、悲、惱、苦集;所謂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謂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滅。』」

 

) 緣起法則之意涵

1.漢譯佛典中的緣起四法句之定型文句:故彼有,故彼生;故彼無,故彼滅。基本句型乃「此()故,彼有」,亦即「此“故”彼」的形式。「此」是因緣,「彼」是「結」。「此故彼」指出此因彼果的次第關係與必然的因果對應關係,亦即此因緣條件存在的同時,故有彼「結的生成。而這」之間的必然關係或所有的關係,所維持的狀態,就是「此緣性﹙idappaccayata﹚」,即是「緣起法」。所以「此“故”彼」便成了的解構宇宙萬有何以有、無與生、滅之法則;最後,「因緣果報」成為佛教修持論的根本觀念,其中有一無法攻破的核心思想,即:此緣性──緣起法則。

既然是作為解構宇宙萬有的法則,此四法句就含攝了時間與空間的條件因素,而不論在空間上的「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或時間上的「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皆說明了「此因緣」與「彼結果」是有著一種必然的因果關系,且為輾轉相依之因果關係。

而「緣起」除了解構萬有何以顯現生成與滅去,也在有、無與生、滅過程裡具足了建構解脫生死的價值意義;換句話說,從世俗諦(俗數法)看,生命是因為「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而流轉生死;從究竟諦(第一義空法)看,生命是因為「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而還滅證涅槃。

而緣起法則何以能成為宇宙真理呢?是因為緣起法則具有安定性(法住)、普遍性(法界)、必然性(法性/法定)等特性,所以經文上云:「法住、法界、法定」。

 

2.楊郁文教授<緣起之「此緣性(idappaccayata)」>一文,提出緣起法定型法句之新譯:有,生;無,故斯滅。」是值得關注,當延伸閱讀。下面摘記此文結語作分享。

緣起法門甚深,釋尊以種種善巧方便宣說、說明、施設、建立、開演、分別、闡明之;目的在於使弟子們開法眼見法性──此緣性。宗教的現觀緣起法、透視此緣性,纔能把握無常性、有漏苦性、無我性、無生性、無漏寂滅性;現觀緣起,依中道實踐的佛教徒得以實證體驗:緣所生法是無常的、無我的、非實生的、無漏是究竟離苦的。 

法界之真理實相──法住性(dhammatthitata)、法定性(dhammatthitata) 、此緣性(idappaccayata)──在時間上具有永恆性,在空間上具有普遍性。 

事物之實際現象觀察其存有與變化,因果之間有其特殊關係存在;現觀緣起之事相,可透視事物之存有(有、無)與變化(生、滅),有其理則可循。從事、理之觀照與審思,則可了解因果之理則──此有故 斯有,此生故 斯生;此無故 斯無,此滅故斯滅。── 緣起法則(paticca-samuppada-naya)所描述因、果間之關係即“此緣性”。 

有情數十二支緣起(生命與生活現象),相鄰兩支前因後果之間,呈現如性(tathata 法如)、不違如性(avitathata 法不離如)、不他性(anannathata 法不異如),如是此緣性(idappaccayata)即是緣起(paticcasamuppada) 

如實知“種種緣起法”,纔能把握緣起的現象,透視緣起的理性;否則,難於現觀緣起法的“此緣性”。依世俗諦了解緣起的生滅面──有漏的流轉輪迴──此有故斯有,此生故斯生;依第一義諦通達緣起的寂滅面──無漏的明智解脫──此無故斯無,此滅故斯滅;染、淨因果皆依此緣性。 

“此緣性”指出因果之實相,事實的緣起是「因前果後」,「因滅果生而無常」,「因果相續而不斷」;理論的緣起是「因果相待而有」,「因果同時確立」。如是事、理甚深,昧於事實,不合理的推論,即誤導出早期佛教「緣起」之“此緣性 (idappaccayata)”作“相依性”解。

“緣起”由如實現觀「此(因緣)」與「彼(結果)」間,之所以有「生、滅」或「有、無」之現象存在,可以歸納為「此“故”彼」的形式;「此」與「彼」之間,所有的關係,所維持的狀態,是「此緣性」,即是「緣起法」所示真理、實相。

 

) 佛陀是覺者,非神也。

1.宇宙萬有運行的緣起法則,非佛陀創造,是佛陀透過深觀發現並廣行宣揚之。如此論云:若佛出世若不出世,如是緣起法法界,一切如來自然通達,等覺(覺者)宣說施設建立,分別開示令其顯了。

2.請延伸閱讀:印順導師,《唯識學探源》第二節 原始佛教的根本思想 

 

二、異地靜坐

接下來,是各自用功30分鐘修持止禪「安般念」法。繼續向止禪的第一哩路前進,目標是達成純粹地專注於「出息入息」所緣上,持續30分鐘不忘失所緣。時間有限,各自用功……


三、〈寂靜之音〉回向

四、結語

獻上深深祝福──

眾生得遇法緣,修學菩薩行,圓滿佛菩提。

您及親人家眷,身離病苦,心無憂惱,善願能遇善緣成就圓滿。

您於日常落實淡、緩、靜、止、觀、行的清淨功德,皆成自己解脫行苦的助緣。

我們下周再見~

 

五、與佛共眠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