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八風的功課
2017/09/01 16:01:55瀏覽334|回應0|推薦1

在夏安居期間,看到這一部經,特別有感……

也緣此經,想著去年開始在夏安居期間的八日禪」宗旨,正如這部經所示:

不是抗拒或逃離世間八法──利、衰、稱、譏、毀、譽、樂、苦;

而是正知覺照八法的實相──緣起而無常、變易、不實在的。

依舊自己期勉著:

今生能夠做到「八風吹不動」,真正具足一種「百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之心地。

在面對順境的法,不使其擾動心湖;在面對逆境的法,不對其生起一念嫌惡想。

出家行者的心功課,當是聚焦深化這一種不執取不愁嘆之心行,以遠離塵勞。

 

2016.06 夏安居八日禪隨筆──為時不晚

2016.08 夏安居八日禪期間的心功課──夏安居的邂逅

2017.08 夏安居八日禪隨筆──緣法水淨化淚水 

 

選讀:世間法經

出處:CBETA電子佛典,漢譯南傳大藏經,第23冊,增支部經典,第8卷,6經。

 

「諸比丘!有八世間法隨轉世間,世間亦隨轉於八世間法。以何為八耶?即:利、衰、稱、譏、毀、譽、樂、苦。諸比丘!如是有八世間法,隨轉世間,世間亦隨轉於八世間法。

 

諸比丘!於無聞之凡夫(未受教導的一般人),生利、衰、稱、譏、毀、譽、樂、苦。諸比丘!於有聞之聖弟子(已受教導的聖弟子),亦生利、衰、稱、譏、毀、譽、樂、苦。諸比丘!此中,於有聞之聖弟與無聞之凡夫,具云何之差別、特相、相異耶?(凡聖二者有什麼高下,有什麼不同,有什麼差別呢?)

 

「大德!於我等,諸法以世尊為根(根本)、以世尊為眼(導引)、以世尊為依(依歸)。唯願大德世尊,顯示此所說之義,諸比丘依世尊聽聞、受持。」

 

「諸比丘!然者,諦聽,善思作意!我當說。」彼諸比丘回答世尊:「唯然,大德!」世尊如是說:

 

「諸比丘!無聞之凡夫於利生時,彼不如是思擇:『對我此利之生,此為無常、苦、有變易之法』,不如實了知……衰生時……稱生時……譏生時……毀生時……譽生時……樂生時……苦生時彼不如是思擇:『對我此苦之生,此為無常、苦、有變易之法』,不如實了知。利捕捉其心而住,衰亦捕捉其心而住,稱亦捕捉其心而住,譏亦捕捉其心而住,毀亦捕捉其心而住,譽亦捕捉其心而住,樂亦捕捉其心而住,苦亦捕捉其心而住。彼順於已生之利,拒於衰;順於已生之稱,拒於譏;順於已生之譽,拒於毀;順於已生之樂,拒於苦。彼如是而放縱順拒,生、老、死、愁、悲、苦、憂、惱不能解脫,苦不能解脫。

 

諸比丘!於有聞之聖弟子利生時,彼如是思擇:『對我此為利之生,此為無常、苦、有變易之法』,如實了知……衰生時……稱生時……譏生時……毀生時……譽生時……樂生時……苦生時,彼如是思擇:『對我此苦之生,此為無常、苦、有變易之法』,如實了知。利永盡其心而不住,衰亦永盡其心而不住,稱亦永盡其心而不住,譏亦永盡其心而不住,毀亦永盡其心而不住,譽亦永盡其心而不住,樂亦永盡其心而不住,苦亦永盡其心而不住。彼不順(不歡喜)於已生之利,不拒(不敵意)於衰;不順於已生之稱,不拒於譏;不順於已生之譽,不拒於毀;不順於已生之樂,不拒於苦。彼如是而斷滅順拒(捨斷歡喜順適與敵意排斥時),生、老、死、愁、悲、苦、憂、惱得予解脫,苦得予解脫。

 

諸比丘!於有聞之聖弟子與無聞之凡夫,如是有差別(心無偏執成高下)、特相(生命品質不同)、差異(能否正知正念且以平等心回應八法成了凡聖的差別處)。」

 

利衰稱譏毀譽樂苦,如是一切諸法皆俱,於人之世間悉無常,有變易之法是無恆。

具念之有智者知此,善觀察為變易之法,於可愛之法心不動,於非可愛亦不得瞋,

隨著順逆皆得消散,消滅而業已歸於無,了知離塵無憂之位,若超越於有則正知。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