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簡談清代台灣民變與族群地緣械鬥以及地方政府應變
2008/08/03 17:54:02瀏覽1993|回應0|推薦5

 

簡談清代台灣民變


與族群地緣械鬥


以及地方政府應變


嘉義有座廟,

名為十九公廟,

這是林爽文事變中,

紀念十八位護成勇士,

及一隻忠勇的義犬的事蹟。

嘉義為什麼名為嘉義,

也是因為十九公的關係,

從諸羅改名嘉義。


林爽文為台灣第二大民變,

前有朱一貴起事,

後有戴潮春民變。

林爽文事變,

發生於乾隆年間,

當時林爽文的勢力,

已經把台灣西部的官衙,

給佔據了,

就獨少諸羅縣府投降,

諸羅縣城下令封城門,

抵抗林爽文的勢力,

但是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

於是城內十八名勇士,

自告奮勇,

向縣官大人表示,

殺敵守城,

但是縣官起初不同意,

但是眼看縣城裡的百姓,

已經是奄奄一息,

決定開門放十八名義勇民眾,

跟林爽文的兵卒展開搏殺,

十八名勇士奮戰,

最後還是犧牲成仁,

但是他們的動作,

讓林爽文不敢大意,

攻打諸羅,

林爽文與諸羅城一直僵持,

直到朝廷派福康安將軍,

以及台灣總兵支援,

諸羅城軍民一心,

與朝廷救援兵,

聯手打退林爽文勢力。

林爽文事變平息後,

福康安向乾隆表示,

諸羅城軍民抗敵的事蹟,

乾隆表贊,

將諸羅城改名為嘉義,

意思為嘉忠其義,

命官建褒忠廟,

紀念十八位義勇民兵,

當那天褒忠廟落成時,

有隻狗跑來拉縣官大人的袍子,

縣官沒命人趕走,

反而覺得有重大事件,

於是跟狗來到荒地,

狗在眾人面前耙地,

於是縣官命人跟狗挖地,

發現十八具屍體,

後來證實,

那是十八名抗戰勇士的遺骨,

於是隆重重殮,

當要下葬時,

狗也自盡了,

鄉人感念狗有靈性護主,

於是也放入褒忠廟祭祀。

後來嘉義的褒忠廟,

就是本地人稱的十九公廟。


台灣的三大民變,

其實第一次的朱一貴事件,

朱一貴本來是可以,

穩掌台灣島,

但是他內部的有內鬨,

閩南兵與廣東客家兵,

衝突沒解決好,

導致廣東客家倒戈,

與清廷地方政府合作,

將朱一貴勢力擊潰。


三大民變中,

只有朱一貴事變,

是屬於純粹民眾勢力反擊,

但是朱一貴打著明王孫後裔,

與清政府抗衡。

而林爽文與戴潮春事變,

是靠反清的地下團體,

與幫會促成。


康熙時代,

清廷靠施琅打敗明鄭勢力後。

施琅強烈奏議,

本來康熙考慮擊潰明鄭勢力後,

就此罷休,

但是施琅表示,

台灣是中國東南門戶,

占有軍事交通之要衝,

台灣不能不棄,

於是將台灣納入清朝版圖。

但是納入版圖後,

就要有經營,

於是引閩粵兩省移民,

但是有條件,

不得攜帶家眷,

這有顧慮的,

怕明鄭餘力再度在台興起,

所以把移民的家眷在故鄉留下,

做為清政府的人質。


台灣有三大民變,

也有械鬥,

這械鬥並不是反政府的勢力,

而是不同地緣與血族的打鬥,

通常是械鬥打到落花流血時,

再由官兵做制止,

因為官府不想介入這類鬥爭。

為什麼械鬥?

康熙時代還好,

到了乾隆、嘉慶、道光、

械鬥越演越烈,

有句三年一小鬥,五年一大反。

形容台灣的民變與械鬥。

械鬥原因在於,

爭地爭水,

有人先來開墾,

他就有地權,

後來又有人開墾,

為了爭地爭水,

就會分派系,

有用地籍族別宗親來分,

地籍有廣東、福建,

福建下又會細分漳州、泉州,

族別則有閩南人與客家人之鬥。

在那時官府也不想淌這淌混水,

所以誰拳頭大,

誰錢向官府疏得通,

誰就是贏家。

有時很有趣,

打鬥時,

會請故鄉神助陣,

漳州人請開漳聖王,

同安人請保儀大夫。

於是有句話說,

相公無手骨,尪公無腳骨。

相公是開漳聖王,

尪公是保儀大夫。

意思是兩邊打架,

神明沒顯威,

反而成了幹架後的殘局。


由於地籍族別宗親分明,

台灣島上村莊有區分地盤,

從信仰的神明就看的出來,

拜開漳聖王的村莊,

這村子應該是漳州人的後代;

拜保生大帝,

他們是泉州人的後裔;

拜三山國王是客家庄的傳統。

台灣不再有地籍族別的劃分,

是在日治時代,

不再分你是漳泉、閩客,

而是住在台灣就是台灣人,

於是同愾義憤,

抗日行動就此展開。

台灣的民變與械鬥,

已經轉型成對抗殖民者的控制。

( 時事評論社會萬象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queenelizabeth3&aid=2102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