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友力芹(妍音)的新書:《誰?跌進了豬屎坑》序文:
「豬糞味的一點青綠」
這是一個關於「成長記憶」的小說,作者藉由一個主要的事件記憶,延伸出「記憶」本身所蘊含的實際體驗、情緒,其隨之產生的夢靨,竟成為日後揮之不去的心結。藉由主角秀雲成年後,一個幾乎釀成女兒意外的養豬場小事件,鋪展開來關於年少時期的成長經驗,與對於「豬糞坑」的深刻記憶。這看似不衛生的題目,卻彷彿一下子就將我推進了棉亙的回憶中,關於那些畜畜養豬的經驗便翻騰而起,盈滿一種緬懷、親切與溫馨的感動。
民國五十幾年間,我的家鄉大巴六九部落,東部那個住不到一百戶的小山村,幾乎各家都有養一些家禽,零星畜養三五頭豬的人家也不少,養豬的各家都有著一個連結茅坑糞池的大坑。因為這些敞開露天的糞池,在難得無風的狀態下,常常形成山村散漫不去的一種特殊味道,一種摻和著草本植物的禾稈沒有來得及消化、發酵,所散發的一層隱晦的青綠與酸意,絲絲線線的雜揉在帶有瓦斯輕嗆味的糞便之中,稍稍淡去人類糞便的惡臭。在偶而的風動中,這種味道穿越過叢草葉梢林縫之間,然後佔據鼻腔,而最終只嗅聞得到青綠植物的一點綠芽鮮花的味道。嬉戲的玩伴,不上學的時間,便成天的沉浸在這氣味中,隨時掉落糞坑的危機也隨伴緊跟在每一次躲藏與追逐之中。這形成了我的童年記憶的一大塊,卻也是作者力芹這一部小說主要事件的場景。這其中的關連性與相似,著實叫我吃驚與親切,因而連帶增加了個人在閱讀上的極大樂趣。
但我必須誠實的說,閱讀《誰?跌進了豬屎坑》對我而言,是一個雙重的挑戰。一方面是個人閱讀偏好的不同,對於閱讀這樣一部場景調度頻繁的「少年小說」,所產生的疏離感與不習慣;一方面是因為不諳章節中隨處響韻的麻豆鄉間閩南語語法的地域性腔調,所產生的不安與卻步。但盡管如此,我逐字推敲與揣摩,最終還是領略到了以漢字書寫而成的,那一段段一句句的對話音韻所產生的鮮活生猛圖像;與無處不在的,淡淡飄漫或者濃烈凝滯於鼻孔間的豬糞氣味。這樣的困擾,或說障礙,或者樂趣體悟,會不會也同樣是其他讀者,特別是沒有鄉村生活經驗,沒有實際經驗豬糞氣味的讀者所面臨的問題?讀者們有無可能在一番摸索體悟之後,也感受到這文章的音韻與氣味,因而讚嘆豬糞味中隱約的生活況味?我想這將是作者的期待,或許也是這一部獨特的鄉土少年小說所隱藏的,期望被認識與接受的等待。
而我,期待的是,讀者朋友,真有那麼一天,能親臨一處如力芹這小說所設計的場景、氣味的現場,真實領略那些豬糞味中的一點青綠,而想起自己一段過往記憶,或連想起一段城鄉發展的感慨,寫一個故事,或再翻閱這一部小說。
2011/10/15 岡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