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7/22 20:30:07瀏覽1436|回應17|推薦79 | |
好朋友,台東大學南島所助理教授蔡政良出新書《從都蘭到新幾內亞》。交代要寫篇序文,我沒掂量自己的能耐,胡亂答應。才知道,寫這一類的讀書推薦文是很吃力的事,一方面是沉浸在自己長篇小說的文體,也一方面嗜血短文要精準,我發覺我稍稍鬆了螺絲,得在好好磨練啊! 序文:〈很文學的人類學者〉 二戰前後台灣原住族同胞因不同理由捲入戰爭的,分別有:日本在1942~1943年送至新幾內亞、巴丹島、摩洛泰島、爪哇、斐濟、拉哇魯、新加坡、澳洲等地的八個梯次「高砂義勇隊」有四千多人,加上1945~1947年另一整批人成百上千的同胞,受國軍以「高薪工作」的名義分批徵召參加國共內戰,而今,人數越統計越迷離。他們魂斷異域終至被遺忘或不曾記憶,或者數十年後屈辱偷生輾轉回家繼續被刻意漠視、淡忘;令人讀起這一類的報導記錄或資料文獻時,總是縈迴著沈悶、憤懣、悲憫或者無奈情緒。但是,歷史事件往往像都蘭山的石頭,總是在一陣風雨過後,悄悄的被沖刷至溪邊、腳邊等待被看到;寶石也好凡石也罷,總似嘲弄當權者的不義愚行或者無力發聲的原住民部落,多年後終至要面對這些曾經令多少家庭破碎、家人夜泣的荒謬經歷,誠心反省而思慮悲劇不再發生。 關於國共內戰的台籍原住民老兵,我們或許已經感動於導演湯湘竹的紀錄影片《路有多長》,或震撼於作家巴代的長篇小說《走過:一個台籍原住民的故事》。但關於南洋戰場的「高砂義勇隊」那些被人遺忘或者從未弄清楚的故事,人類學初生之犢蔡振良(Futuru)已然接手進行。2009年春天,他揹負著裝備,夥同「洛恩」的兒子與孫子,重新踏上了他的阿美族「阿公」洛恩,一位曾經在1942年至1945年日治時期,以日本名字「吉村務」登記被編入「第五回高砂義勇軍隊員」,送至「巴布亞新幾內亞」參戰的阿美族老人曾經滯留的戰場。他以人類學門所受的訓練,企圖以洛恩的記憶與經歷為本,親自實地走訪當年無數台灣原住民魂斷異域成為死靈,或最後艱苦的回到原鄉而生魂依舊流滯的魍魅鬼域,去從事影像紀錄片的拍攝與文字的報導。這一回,他從台北飛往新幾內亞,又從新幾內亞回到都蘭,帶來一個紀錄影片以及一本新書《從都蘭到新幾內亞》。 這本書分三個部分,第一部是〈昭和18年:第五回高砂義勇隊〉為題的小說,以洛恩為主角,依其經歷寫成的小說作品,讓讀者在小說架構與刻意經營的氣氛中,融入整個故事的核心。第二部〈2009年:重返戰場〉是一篇報導文學,記述作者拍攝計畫與深入巴布亞新幾內亞「威瓦克」的歷程。第三部〈西比克河〉是報導文學,精采度不下作家李永平的小說鉅著《大河盡頭》。 這是一部人類學者的田野工作記錄,也是一個文學家的旅行日記,更是一個影像記錄工作者優異的小說與報導文學作品。作者嚼著檳榔帶有些戲謔意味兒的在文中自稱「天真的人類學家」,但在我看來,他其實是一位骨子裡早已浸澈著阿美族靈魂的、極具文學涵養的人類學者,盡管他真正的血統是新竹的客家人。 我不準備事先透漏這本精采又深具文采的故事文本內容,但我還是忍不住要偷偷讚嘆與欽羨,被當地人稱為「白人」的作者,天真以為「人類學家應該像多數的當地人一樣生活」,所以嚼著檳榔逛大街,在當地引起的旋風。 從開卷到掩卷,閱讀兩遍一氣呵成,我不禁要喝采:厲害啊!這個人類學者! 2011.5.19.岡山 |
|
( 創作|文學賞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