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係2002年舊作,摘錄刊載於印刻文學生活誌2008十二月小說,全文收錄於短篇小說集《薑路》(山海文化,2009.8)
「怎麼了,連那裡也受影響?」一個資深女巫輕聲的說,雖然是自言自語,卻吸引其他較年輕的女巫注意,而紛紛轉投望向她。
「那裡有什麼嗎?」
「那是我祖母年輕時後所居住的地方,後來水災才遷移離開的。」那資深女巫又繼續補充說明。
那裡是「大巴六九溪」以及「甘達達溪」河流處南邊平地,日本人來以前,曾經是大巴六九部落舊社的一部分,約有二十幾戶人家,與另一個卑南族的部落「阿里擺社」隔大巴六九溪相望。住家房舍,清一色是離地約二公尺的高腳屋,一方面是增加居住平地的通風性,一方面不妨礙動物穿過,也避免動物進到屋子裡。居民除了種植旱稻小米其他農作,也引進大巴六九溪溪水灌溉種植水稻。
當時,清朝軍隊在東北方約三公里,設立了一個營頭,駐有軍隊,就近監控台東縱谷南部出口交通,以及鄰近的部落,特別是阿里擺(註:今之上賓朗)以及大巴六九社。
後來颱風引發水災、土石流,河床升高,河道變寬改道,整個部落被毀,才遷回「哈里蘇來」舊社。
「想想都一百多年了,祖先還在那裡啊!」那資深女巫不勝感慨。
「可是……」一位年輕女巫欲言又止。
「可是,這麼多年來,部落發生許多事,都沒驚動那裡的祖靈,前年一樣的自殺事件,也相安無事,怎麼這次會這樣?你要說的是這個呀?」比令撇過頭補充說。
「是啊,妳怎麼知道我要問這個,來來,先喝一杯再說。」那年輕女巫臉色由凝重一下子轉為笑臉,舉了酒杯逗比令。
「慢點慢點,晚上還很長,下半夜可能還有得忙咧,誰都不准喝醉,現在猛喝,待會兒沒東西配著談話,可不渴死?」比令的話引起大家一陣吱喳,嚴肅的氣氛一下子瓦解。
「不過……」比令一下子又正色的說:
「那個地方有了反應,還真是怪事,難道,難道阿鄔說的是這個?」比令皺著眉說,她的話卻引起大家的緊張。
「阿鄔說了什麼?」眾女巫都停止了動作,趨近比令,眼睛盯著她看。
「今天上午,她說隱約感覺有一股力量正伺機而動,我也覺得不太尋常,不過,我講不出個道理來,就是覺得這次的事情怪怪的,她講的會不會就是這個?我也不知道了。」
比令的頭稍稍右傾斜,皺著的眉頭依然沒舒開。眾女巫眼光又重新望向活動廣場。
「那如果這樣……」另一個資深女巫語調突然拉高,隨即又噤口。(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