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恢復室在國內的很多醫院裡,俗稱PAR(PostAnesthesia Recovery Room)或POR(Postoperative Recovery Room),但在英美兩國近年則有改稱為PACU(Postanesthesia Care Unit)的趨勢。
它的存在目前在國內的中大型醫院,應該算是一般常識,且是醫院評鑑基準當中有明確要求的一個設置標準,與不可忽視的種種條件,然而在基層診所或其他有執行鎮靜( Moderate Sedation)業務的單位,其設備與照護水準就可能參差不齊,令人詬病。
恢復室的功能與目的,應該非常清楚,即是要提供手術病人於甦醒/恢復期全身狀態的持續監視與照護。
一般認為PACU的有效率營運,可以提升手術全期的病人安全(含預後及滿意度),好處多多是可以想像的,然而以日本的現況而言,僅有1/6左右的較大型醫院設有PACU(Sento, 2014)。
這可能是有幾個原因;首先是因麻醉人力不足,他們不但沒有麻醉護士,傳統上護理部也沒有恢復室的編制,另一個原因是,近年使用的麻醉藥品,其作用時間短且麻醉深度容易控制,故在大多數的情形下,病人在術後早期很快就會清醒,除非病人在術前的狀況很差,手術本身風險大時間長,術中有特殊狀況發生,否則讓手術病人直接被送回一般病房,通常不會有問題。
但澳州學者Bellomo,曾在他十幾年前的報告中提到,手術病人在回一般病房後有14.9%發生嚴重的醫療不良事件(Severe Adverse Events),其中6.7%不幸死亡。
的確病人在術後可能發生的合併症包羅萬象,可包括:顫抖、嘔吐、呼吸道阻塞、突發的心跳停止、管路脫落、體溫異常低或高、手術傷口異常出血致血壓不穩、抽慉、譫妄、輸血反應、代謝及體液含電解質異常等等,以上皆需靠有專業知識的人才能妥善處理,萬一需要重返手術室處理,也是希望訓練有素的醫護人員能在PACU就做出正確的判斷,以免送回病房後延誤病情。
在開刀房附近設置PACU的規定,依照美國麻醉醫學會(ASA)及歐洲麻醉學會(ESA)都是屬於Standard,而紐澳麻醉學會則視為是Essential(不可或缺)。近年在這些國家照顧急性病的醫療機構,為了要應付不斷增加的手術案例,特別強調理想的PACU必需兼顧照護品質(安全性)及營運效率。
日本有些財力雄厚的醫院,可能是為了優渥的健保給付標準,乾脆設了很多HCUs(High Care Units)或Step-down ICUs,把它們拿來當作PACU使用,就安全管理而言,完全沒話說,只是合理的給付標準仍有爭議。
其實根據日本在2014年的某一調查(n=73),有將近60%的醫院認為有設置恢復室的必要,由此可見他們也開始想跟進美國ASA(2013)及英國AAGBI(2013)所提唱的Practice Guidelines,但基本上,日本還是一個沒有PACU但仍能維持病人安全的國家。
國內的麻醉發展史比日本實際上是差沒幾年,但術後恢復室之現況卻截然不同。
格主期待台灣的醫院也是要跟隨英美做適度修訂,以達到Effective的品質目標(IOM強調的6大條件之一),也就是強調有Evidence的作為。
為了病人停留在PACU的醫療安全,除了護理人力很重要以外,硬體設備不能太簡陋(如前述的診所),他們的訓練/教育也很重要,不是任何單位的護理人員都能勝任,有急重症或ICU背景的尤佳,但必需對麻醉藥物有某些程度的了解,近年特別重視的病人轉送及醫療溝通技術(Hand-off 及Debriefing等) ,也是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