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季羨林談讀書治學
2010/03/20 12:27:26瀏覽543|回應0|推薦3

季羨林談讀書治學

資料來源:季羨林(2009)季羨林談讀書治學(可點選)。北京:當代中國。

內容摘錄:

一、作者季羨林:
(
)生平簡介:研究古印度語
1911—2009
。享年98歲。山東人。德國哥廷根大學哲博士。主修印度學,學梵文、巴利文。他認為「中國文化受印度文化的影響太大了。我要對中印文化關係徹底研究一下,或能有所發明。因此,非讀梵文不行。」曾任北京大學東方語言文學系系主任,為北大歷史上最年輕的正教授、後任副校長、北京大學南亞研究所所長。
()博士論文:中德情緣寫論文
論文題目:〈大事〉偈頌中限定動詞的變位。此論文系統總結了小乘佛教律典《大事》偈頌所用混合梵語中動詞的各種形態調整。據說這本論文是一位愛慕季先生的德小姐幫忙打字的,先生那時候很窮,擔心自己不夠錢可以支付給她報酬,結果她說:“我要的報酬,是讓你陪我走遍哥廷根的每個角落。”就這樣,在她幫季羨林把那一篇篇的論文列印出來,季羨林都會陪她,在城市的每一個街道,每一個角落散步。先生後來回中國,這位小姐終身未嫁。
(
)譯作著作:羅摩衍那消磨時光
中國文革期間先生被命令掏大糞、澆菜園、看樓門、守電話。他就想找點事來消磨時光,於是他想到了長達兩萬頌的印度史詩羅摩衍那(可點選)。在晚上回家時把梵文譯成漢文散文,寫成小紙條裝在口袋裡,白天枯坐門房時,就把散文改為有韻的詩。用了五年的時間,偷偷地譯完以國王羅摩與王妃悉多悲歡離合的故事為主線,描寫印度古代宮廷內部和列國之間的鬥爭的這部史書。1996年出版季羨林文集1-24卷。

附錄:維基百科季羨林(可點選)

二、內容摘錄:

()最喜歡的中國文學作品:困頓的境遇成就璀燦的作品

1.司馬遷的史記:司馬遷受了宮刑,鬱悶激情發而為文,句句帶悲憤。

2.世說新語:簡樸雋語、栩栩如生,回味無窮。

3.陶淵明的詩:田園詩人,思想純任自然,文體簡易淳樸。

4.李白的詩:詩風飄逸豪豪放,一氣流轉,讀其詩很難停住。

5.杜甫的詩:詩風沈鬱頓挫,善用七律,帶著枷鎖跳舞,舞到極高水平。

6.南唐李後主詞:用詞老嫗能解,意境哀婉凄涼、打動人心。

7.蘇軾的詩文詞:詩書畫文詞五絕,旦中國文學史和藝術史的的全才。

8.納蘭性德的詞:長於榮華富貴之中,卻胸懷愁思。

9.吳敬梓的儒林外史:惜墨如金,刻畫人物栩栩如生。

10.曹雪芹的紅樓夢:中國小說中僅其成為顯學。

()關於漢語語法研究:模糊學開展了漢語研究的新視野
『漢語只有單字,沒有字母,沒有任何形態變化,詞性也難以確定,有時難免顯得有點模糊。但是妙就妙在模糊上。試問世上萬事萬物百分之百地、澈底地、絕對地清楚的有沒有?自從西方新興科學模糊學出現後,給世界學人,不管是人文社會科學家,還是自然科學和技術科學家,一個觀察世界錯綜複雜現象的新視角,這對世界文化進步與發展是大有裨益的。因此我建議,漢語語法的研究必須另起爐灶,改弦更張。』 (p60-61)


附錄:源遠流長的東方文化(季羨林演講摘錄,可點選)

()關於中國通史:中國考古發達證實了古史

『在「古史辨」派眼中,夏禹還只是一條蟲,遑論唐虞,更談不到三皇五帝。然而近年來由於考古工作的飛速進步,夏代的存在己經完全可以肯定。也給禹平反了,還他以人形。至於中國文化發源地的廣袤問題,現在考古發掘工作告訴我們,長江流域發展決不可輕視。有的人甚至主張,長江早於黃河。不管怎樣,長江流域也是文化發源地之一。這只要看一看楚辭便可明白。沒有一個比較長期的文化積澱,楚辭這樣高水平的文章是產生不出來的。』(p62)

()美學研究的根本轉型:味覺美學也值得探討

『按西方語言,美學這個詞的詞源和人的感官有關。人的感官一般說有五個,即眼耳鼻舌身。中國和印度等國都是這樣說。可是西方美學家卻只講兩官,即眼與耳。美術、繪畫、雕塑、建築等屬於前者,音樂屬於後者。這種說法實際上也可歸入常識。可是中國美學家忘記了,中國的美同西方不一樣。從詞源上來講,說文上說:美,羊大也。羊大了肉好吃,就稱之為美。這既不屬於眼,也不屬於耳,而是屬於舌頭,加一點鼻子,鼻子能嗅到香味。我們現在口頭上都在講美酒、美味佳肴等等,還有美食城這樣的飯店。這些在西方都不能用美字來表述。西方的美不包括舌頭和鼻子。只要稍微想一想,就能夠明白。中國學者講美學,而不講中國的美,豈非咄咄怪事。我說這是讓西方學者帶入了誤區。』 (p65)

(
)瓦爾德施米特教授治學經驗談:寫論文貴在有自己的創見

瓦爾德施米特教授是先生於德國哥廷根大學寫博士論文的指導教授。先生在論文前花了一年的時間了寫了一篇緒論,覺得很滿意,覺得教授看了之後會把自己誇講一番。誰知教授把文章還給先生時只在緒論前後各畫了一個括號。先生當時仿佛挨了一棒,不知所措。教授這才說:你的文章費勁很大,引書不少。但都是別人的意見,根本沒有你自己的創見。看上去面面俱到,實際上毫無價值。你重覆別人的話,又不完整準確。如果有人對你的文章進行挑剔,從任何地方都能對你加以抨擊,而且我相信你根本無力還手。因此,我建議,把緒論統統刪掉。在對限定動詞進行分析以前,只寫上幾句說明就行了。一席話說得我啞口無言,我無法反駁。這引起了我激烈的思想鬥爭,心潮滾滾,衝得我頭昏眼花。過了好一陣子,我的頭腦才清醒過來,仿佛做了黃粱一夢。我由衷地承認,教授的話是完全合情合理的。我由此體會到:寫論文就應該是這個樣子。沒有創見,不要寫文章,否則就是浪費紙張。有了創見寫論文,也不要下筆千言,離題萬里。空洞的廢話少說,不說為宜。 (p112-113)

( 創作詩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rincipal212&aid=3870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