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被遙控的紅色主播
2009/09/04 00:18:09瀏覽7273|回應24|推薦38
達賴喇嘛即將離開台灣,但越是接近離台前夕,出現新的「爭議事件」變得更有意思了。
可以說,在達賴這一趟充滿「宗教」與「政治」交錯爭議的訪台活動中,即使應該更具保守謹慎的「宗教界」,或者客觀冷靜的「媒體圈」,都在最後關頭「出清」了許多讓人充滿「疑惑或哲思」的雋永角度。


我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應該是幾天前,佛光山星雲大師在接受「大陸駐台媒體聯合專訪」時的反應。
星雲大師指稱,達賴此行訪台的人事時地都「不對」!他認為宗教人物應該「由宗教界邀請」才對,若是由政治團體邀請,那就成為「政治操弄」的事件了。
對此,「達賴喇嘛基金會」極為罕見的回應表示,這種評論本身就是「非常政治」,在全世界的宗教界來說都是「非常不禮貌」的行為。民進黨方面,則有民代不滿的指稱星雲多年來自己就是「政治和尚」!星雲自己長年接受大陸「國家宗教局」邀請訪問大陸,才是志願被操弄。

另外則是週三晚間在中央電視台的連線報導中,中天新聞主播盧秀芳,加入了央視兩岸主持人的評論。
盧秀芳說:「講什麼慈悲關懷,拜託,強迫的美意不是美意耶,對不對,你家出事了,對不對,不管你喜歡不喜歡,我硬到你家祈福、抓你親人衣服,你會喜歡嗎?」盧秀芳甚至指稱,達賴根本不像在替災民祈福。
電視畫面上,與大陸知名主持人白岩松並肩而坐的盧秀芳,用詞與態度甚至比白岩松還激烈,甚至帶著一種強烈的「嫌惡感」。
盧秀芳的言詞,引起非常多網民的批判,說她是「為了錢什麼都幹的出來的人應該被唾棄」「統媒不要再荼毒台灣了...滾回對岸去吧」。


達賴喇嘛不是第一次訪台,星雲大師過去對於同樣屬於「宗教巨星r級」的達賴訪台,大多「溫和沈默」以對;至於盧秀芳在過去東森新聞中對於達賴,則完全更是「微笑稱頌」;但這次他們的態度,顯然有極大的差異呢!
事實上,星雲與盧秀芳這幾位人物,如今在中國大陸群眾「認知台灣的人物概念上」,都是高知名度的指標性人物。
星雲大師這些年掌握了兩岸宗教在「交流與資源」上的主要脈動,以星雲對大中國的深刻情感,特別是他多年穿梭在兩岸黨政的歷程來看,大師提出如此的「政治分析,而非佛法開市」並不會讓人訝異。
至於盧秀芳,則是因為兩岸新聞採訪過程中,與央視CCTV包括白岩松在內的主持人與高層,建立非常友好的關係。他們這幾年拉捧盧秀芳,成為繼鳳凰衛視吳小莉之後的台灣知名主播,非常不遺餘力!

事實上,這次也不只是這幾位與大陸宗教界、媒體界「關係甚為密切」的他們,對於達賴會有這麼鮮明尖銳的「表態」。
這次整個達賴訪台過程中,我們也看到包括「白狼」張安樂在內,具有過去外省幫派背景的一些「急統」團體,成為從南到北在街頭抗議達賴的主要勢力。
這些團體,多年來在台灣許多具爭議性的公開活動中,與「本土團體」強烈對抗。
另一方面,這些團體的負責人或主事者,長年投身在中國大陸的事業經營或持有項目特許開發,也幾乎都有某些「長期優勢」。
他們轄下甚至會成立一些涉及兩岸交流的「民間組織」,甚至有一些「通訊社」或「平面媒體」,背後的資金則公開來自許多中國大陸或者港澳機關企業的「長期贊助」。


我不知道星雲大師或盧秀芳,他們如此「公開表達」的意見,是否是他們的「真心話」?
只要上大陸的網站搜尋,便可以瞭解,他們對於達賴的各方批評,如今成為大陸各媒體「引述」,做為「台灣內部強烈批判達賴訪台」的最主要依據。
但在整個對於達賴訪台的評論中,他們卻反倒沒有去批評「刻意邀訪的民進黨」,也隻字未提達賴訪台提到的「人道關懷」層面。從這個角度來看,倘若批評達賴的言詞,是他們「發自內心的真誠意見」,那未免在宗教或媒體的專業表述與多元觀照上,顯得不夠負責任了!
不過我也特別注意到,這些「發言情境」,都是面對著「大陸傳播媒體訪問」的特殊狀態!
對於這些年非常積極在中國大陸擴展影響力的佛光山,乃至在媒體事業在大陸充滿想像空間的盧秀芳,難免讓人心有同感的聯想到:「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呢!


身為宗教領袖或者專業媒體人,是否應該將自己的知名度與影響力,建立在「批判別人的爭議」之中,或許見仁見智。
但對於中國大陸媒體中多年塑造達賴是「別有居心」,我深知這與包括CNN等全世界自由國家的主流媒體在內,達賴的形象與意義,完全是「人道關懷」的天壤之別!
究竟這是一場在大陸媒體圈圍之下,不得已情勢逼人,只好批判幾句?
或者其實是當事人,因為貪圖自己在大陸名利與影響力的內在召喚,這才急著為對岸出氣?無論如何,這都是評論者或抗議者們的自我抉擇。
我該用什麼眼光來看待「兩岸關係」之中的星雲大師,以及盧秀芳呢?

但願我不會被我自己奢望立足中國的名利之心所遙控,成為一名「優雅形象,包裝著猙獰言詞」的「紅色主播」呢!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owerecho&aid=3285668

 回應文章 頁/共 3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嗨!好久不見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我是大寶啦,也讓我來談談這檔事吧!
2009/09/04 02:43

「紅色主播」或許太沈重
不過今天第一時間我在辦公室
小朋友讀這條新聞給我聽時
我就批過盧秀芳了


說實在的
跑新聞不是在比資深
秀芳或許比我資深一點
但是親自跑的新聞應該不會比我多
但無論如何
目前她還是在線上的新聞工作者
不是政治評論家
應該保持新聞工作者的客觀持平


這讓我想起我的一個好友
聯合報的資深財經記者丁萬鳴
紅衫軍之前
他在採訪阿扁的公開場合
寫了大字報高喊阿扁下台
看到新聞
我立刻發簡訊給他
只寫了兩個字─「帶種」
不過事後他被報社調職
再碰面時
我還是質疑他當天的舉動
我覺得如果他是自己跑去跟阿扁嗆聲
那沒問題
可是以記者身分去採訪
就不應該這麼做


同樣的道理
盧秀芳如果是在自己部落格上發表這樣的言論
問題不大
但是以台灣知名主播的身分上央視
評論任何事情都應該更謹慎
因為會讓大陸民眾以為那是台灣人普遍的看法


就拿我為例吧
如果央視或中新社問到我的意見
(因為駐台的這批經常會在找不到人問時要我發表意見交差)
我就會說:無所謂啊
達賴的祈福受不受用?
讓災民自己去評斷
至於在這個時間點該不該來?
也無所謂
反正現在來被老共批
以後來還是一樣被批
早批晚批有啥差別?
就讓他來吧
反正馬英九遲早還是得面對這個問題


至於盧秀芳
如果不是在這個時間點
如果不是在中天這個媒體
如果她有機會專訪達賴
一定會PO上自己的博客大肆宣傳
讓自己新聞生涯中採訪過的名人再添一筆
這些主播的世界不就是如此


相形之下
因為我昨天大罵林百里
竟然面對採訪的記者叫囂「夠了,Get out」!
今天李四端把此一事件放進新聞裡
卻是從頭到尾不曾批評過林百里
只用了「大企業家用這樣口氣對記者說話
林百里真的是第一人」
至於知名企業家竟然表現出如此風範
合不合適?就讓升斗小民自己去評斷吧


我想 這才是做新聞應該有的態度...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真不知道他們是否會有後悔的一天
2009/09/04 02:41
在我跑外交部的時候,因為跟某外交官私交特別好,我曾經是唯一一個知道政府明天要跟某某國正式建交的記者,但是我並沒有跟新聞部主官回報這個消息,也根本不打算做這個獨家新聞,因為,台灣的外交處境已經如此艱難,我怎麼能夠為了自己出點風頭,毀了這不知道運作多久,好不容易得來的中華民國第二十幾個邦交國-to-be呢? 當時, 我選擇做一個我一生都不會後悔的決定:「假裝沒這回事」,而至今我也無法想像為什麼會有新聞前輩為了做獨家,打電話到大使家裡,運用話術讓大使夫人不小心被套出我國與某國即將建交的真相,然後.....當然這建交在最後一刻因為中共的阻撓破局了。

在我跑國會的時候,我婉拒過已婚立委在晚上11點半來電共洗溫泉的邀約,也婉拒了某已婚立委贈送給我的百萬名車,還有某位訂婚多年的男性立委追求我未果,還請立法院副院長來遊說,我講這些,不是自命清高,而是這類的事,我的個性是真沒辦法做到,在道德的天平上,總有個對與不對吧?!但在立法院,立委(甚至立委助理)跟女記者之間,一邊為了放消息,一邊為了套消息,雙方眉來眼去大搞曖昧,白天當好友,晚上當砲友的事司空見慣,是啊, 各取所需,達到目的最重要,管他什麼仁義道德良心狗屁的.....

打開電視,看到電視名嘴,有時候真想把他們沒多久之前才講的話拿出來打他們自己的嘴巴,有名嘴原本是橘色,不久變成綠色,後來變成藍色,怎麼好久沒開電視,咦,怎麼今天他又回鍋變成綠色了?其實只要金主錢夠多,名嘴的臉皮可以要多厚有多厚,對他們來說,當一隻「會講話的變色龍」,有時比保有自己的人格和面對自己的良心重要太多了。

是啊,大家不過就是用自己的方法在社會上混口飯吃,找個立足之地,我雖然真的很想做到「不批評」、「不介入」,但是也真的忍不住要告訴這些將利益置於是非、人格與良心之上的同胞:別再迷失了,就算此生不把「提升自己靈性層次」當成功課,也別選擇一條墮落沉淪的路呀!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尚智,您已經到達某種境界了
2009/09/04 01:38
你真的做好退休的準備,還是你早年收藏的藝術品已增質到讓你下半輩子衣食無憂?

GW Charles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悲哀的傢伙
2009/09/04 00:50
對於那些爲了權勢 , 爲了金錢 , 爲了地位而發出一些不當言論者或是討好對岸話語者 , 我只能說悲哀 , 相信台灣社會自有公評 !
To fight for the truth you believe and to pray for the
persons you have ever loved.
頁/共 3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