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花蓮海邊的生涯波浪理論
2009/03/11 13:46:33瀏覽3470|回應2|推薦27
上午看了王志鈞兄解析的「波浪理論」,心中泛起東海岸的一片波浪呢!
其實對於「數字」現象的洞悉,如王兄這般「明眼人」的差別,總是因為能看見數字「緣起的本質」,以及「依存的系統」。
波浪理論儘管不夠嚴謹,或許也並非真沒道理呢!但面對整個市場牽涉了各種「立體產業連動的、國際政治經濟的,以及內部管理多維變數的」空間狀態,將股市名嘴們以時間狀態為主的「波浪理論」奉為投資分析的「金科鐵律」,那倒確實是不必了!

我自己的投資甚為不太了了,雙魚座向來也以「錯過機緣」聞名於世。但我僅存的投資功力中,最主要的觀察點不是從數字,而是從「經營者」本身。
人的身心總體,基本上還是一個「能量波動」的總體。於是,我胡亂但堅持的相信,每個人物,包括任何海內外企業集團的經營者,和你我一樣,生命起伏的經歷中都有各自的「生涯波浪」。
基本上,一個人生涯事業相對係數的「低點」與「高點」,有時是因為「自身努力」開展出一條獨特的時間軸線,有時則全然靠「環境機運」的相對推動。
就算王永慶或郭台銘吧!既是因為他們自己,也不盡然都是他們自己的緣故。
所以他們的成功傳記拿來瞄兩眼即可,他們因為自身努力在產業趨勢的浪端乘勢而起,但能夠踏浪或弄潮的機會與時間,最終永遠不在他們手中。



觀察投資目標的主事者的「身心行為狀態」,確實會有某些「清晰的暗示」!以顯示他的生涯曲線「波長」是密集或鬆散。
我在嚴凱泰自己滿臉疲憊住進裕隆三義廠時,買入跟嚴凱泰有關的各種股票;然後多年後在乍聽到他光鮮亮麗的有意進口阿曼尼作代理時,將股票全數賣光。
我看了很多,也始終相信:任何人或任何產業,都有各方懷疑但開始顯現「努力成長」的週期點;那要趕快買!同時也都有各方看好,卻已經傳來一葉知秋的氣味,並且確實是「瓜熟蒂落」的轉折點;那要趕快閃!

對於股票及企業投資,我總相信必然會有主控的某一位「關鍵者」(關鍵者不一定是CEO或董事長,有時是其強勢的太太或佞臣呢!),並且從他某個尚且未知但畢竟終將開始轉為直下的「生涯高點」,倒算回來。
觀察他整個驅動自身的生活狀態、公司內部組織,以及市場產業結構中 →他的「總體、個體位置」的存在,與周邊多方互動的功能狀態對不對 →而將會影響整個公司,究竟驅向一種事業體「能量聚集」或「能量消耗」的波動狀態。
我對於出沒夜店、酒店的好朋友的耳語間,若有傳出任何請女星或模特兒吃飯作陪的企業經營者,對其投資絕對是瞬間出脫!
這不是道德的問題,而是「身心能量狀態」的觀察指標!
「道德行為」的背後,其實有一個內在的「行為決策思路」可觀察。至於所謂參雜類似「命理研判」的交相推估,其實說穿了是奠基在「密度計算」與「風險控制」的防禦經驗。
然後,那個決定「進場、出場」的時間全靠最後判斷的直覺!總之只要總體丈量一下所屬產業的趨勢與市場規模之後,接著,在這位關鍵者堪稱「萬般努力」的需求與起點時,加入他!然後,在冒出「本業分散」的跡象與心態時,離開他!



我是不太管什麼股票盤面數字上的「五浪三波」啦!
但這種「生涯波浪理論」實際上是基於「應用哲學與組織心理學」,以此做為我自己「先理財、後投資」的方法,事後看來,無論是理自己或理別人、投自己或投別人,至少我算順利存活至今的。
不過確實,透過「對於數字的投資規劃」做為自身長期的生存工具是真的很必要。
畢竟人生的價值認定,即使最基本的「年紀歲數」,也與數字息息相關。

容我分享對比任何股票還重要的「自己」作為投資標的的生涯波浪理論吧!
對於我自身的「生涯波浪」無論有幾浪幾波,我自己掐指算算此刻四十二歲的年紀,也只大概「最多再有四十年可活」呢!「82-42=40」
一切用倒算回來吧!就能看清楚。
這當中最後二十年,如果不專心隱世修行,以投資來生的天堂門票或淨土資糧,我每天現實生活中應該與眾老人一般,也是「公園與醫院」兩頭發呆兩頭跑吧!(80~60)
因此自己這一生,真正能「與任何夢想私奔」,或者「與所有理想共舞」的時光,總共還不到二十年!而且這還不包括臨時插入個啥的不治病症呢!(60~40)

於是,實際上就這有廿年的時光,還能夠對自己投資了!
這當中,五十歲到六十歲的這後段十年間,應該是生命歷程最後金色燦爛,進行「收成與論述」;因為自己屆時也仍然還有力氣說,別人也不會當是嘮叨老頭而願意聽吧!另外比年輕小子成熟,比老男人年輕;對小女生有開導魅力,對熟女還有想像力,族群空間應該也是最廣吧!(60~50)
所以最終算算,其實我手上能真正好好為自己「推波助瀾」一下的,只有這最後七、八年了!(50~42)
因此,在我自己最後這八年之間,身為投資者,我期待「自己」做什麼?身為一個被投資的標的,「自己」必須做什麼?
還要作什麼四十歲之後的夢想?還能作什麼理想?還能賺什麼,多少名利嗎?
而此刻開始為五十歲的「收成論述」期,應該準備些什麼工具、材料與狀態?
以及之後,該為六十歲的健康、七十歲的養老、八十歲的後事準備什麼?
生涯的波浪雖不可測,算算應該都很清楚了!



人生再怎麼盤算,都得要算算錢啦(momey orcurrency)!以及那動來動去的現金流,還有放著不動的存款數。
我不是公務人員,因此,仗以維生的收入數字,理論上若不是靠短時間「累積高額收入」的工作,那就應該要有「自己細水長流」的事業。
但任何工作事業,都無法奢想能夠「做到自己進棺材的前一刻」的!因為畢竟人的工作事業往往並非來自「能力或努力」,而是必須在市場變動中,經歷「需要與被需要」的現實考驗!
一旦發現連我自己,各種徵人工作也都是「卅五歲以下」而資格不符合了,這一路活下去就算只想「靠個公司、給口飯吃」,也是不切實際!因此這一切,都比不上自己透過掌握「市場投資工具」的作法,想辦法養活自己,來得輕便容易!

包括股票投資在內,其實有不少投資途徑,從年輕就應該開始學習掌握。
基本上未來就算老到下午要去醫院掛號前,上午在公園甩手散步完,應該還是可以抽空研究兩下的!
事實上投資趨勢的進出掌握,說穿了也還是一個「資訊時間差」的掌握。
因此,我總是信守著這種「生涯倒著算」的原點,完全不理會大環境,只認定今後必須仰仗投資理財的「餘生」,如何能不靠坊間八手消息的內線與放話,而能在產業的興衰生滅中自行看出脈絡。
特別要去瞭解,那企業集團領導人生涯判斷,決定波浪起落的那「一念之間」;以及他經營團隊的佈局架構,究竟是「吸納能量」團隊,或者只是侈言無數花錢計
畫的「消耗能量」團隊。

計算自己的生涯波,與投資對象的生涯波。在「雙峰」中來回出手。
事實上,從觀察對象的「生涯波浪」中出手,可短期也可中長期,基本上「出場,比入場重要」,貨幣比錢重要,存款簿數字比現金多少重要,回到池子的比灑出去的重要。
而對於出場的時間點,我只要永遠記得以前某位長輩賜予的「十趴準備打包,廿趴鐵定走人,卅趴一定連夜逃走」的獲利了結最終心法,自然不會屆時因為貪念於數字無限上綱的幻覺,耽誤了實質上「自己出場的真正獲利點」,而最終懊悔不已。
「像準備解剖一隻青蛙」般的投資!這意味著只針對到達眼前,且確實萌生興趣的「投資標的」,一路狠毒的觀察下去而非樂觀的期待想像;我想,自己應該就有機會「像青蛙跳走」一般,逃脫於大盤數字與股市名嘴們所推湧而來,對我這種「櫻桃小散戶」吸金吞沒的各種驚人浪濤了!



我這種完全不是符合「江湖」中的幾大投資派系。純屬綠林身手的「生涯波浪理論」,完全無法做科學系統,或任何法則化的歸納分析。
但我始終相信,人一生的財富數字,都是從市場人海中「一瓢瓢淘來」的,如果真能在無窮的差異中律定出公式,那早就是一個沒有輸贏的、無比荒謬的「世界大同」了吧!

而我之所以能如此荒謬到理直氣壯,且還狗尾續貂的嚷嚷分析,主要我相信研究股票「波浪理論」的人,大概很少像我到那麼多海邊看過那麼多「真正的波浪」吧!
從小,我喜歡坐在花蓮故鄉海岸,聆聽濤聲、觀看此起彼落的海浪撲岸。
所有成長的旅程中,每到任何靠海的國度或城市,都要去「踏浪」一下才甘願。
對於所有海浪的湧起與碎落,令我莫名沈思。我還曾經天真的以為,應該要學習各種法門「入定」以觀,最終說不定能通透一切萬物引力與日月潮汐的所有法則呢!
在成為「看浪達人」之前,當然,最每次是躺在海邊忘情的呼呼大睡就是。

我沒有通透任何「大海、人海或股海」的波浪,但在真正經歷過大海中起伏、在人海的生涯中起伏,以及在股市的數字中起伏之後,也確實再也不奢想能「通透」什麼!
我自己在海邊「參悟」的最後結論是:無論是「海邊的潮浪、自己的生涯,或口袋的財富」,任何人終究無法真正「掌握」,頂多只能「洞悉」!
也無法真正洞悉外在及一切所謂數字的法則,頂多是「洞悉自己的貪念與無知」的法則吧!才能免於因此,在機會中錯過,或在擁有中失去。
然後在某些瞭解本質與法則的規律中,在所有數字的波浪中,尋找自己的「生存途徑、生活價值,與投資方式」而已呢!

無論如何,還請專業的志鈞兄原諒,小弟在拜讀大作如同聽聞美妙濤聲之後,還真想起我那花蓮海邊的「生涯波浪理論」呢!
( 時事評論雜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owerecho&aid=2732588

 回應文章

土豆
2009/03/11 19:51
  值得多看,多品的一篇文章。

財經作家王志鈞老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志鈞的股海回應
2009/03/11 19:07

王兄:

您真是大有智慧的人,文章頗讓我感受深刻!

我很喜歡你文中這段話:"在他整個驅動自身的生活狀態、公司內部組織,以及市場產業結構中,他的「總體、個體位置」的存在與周邊互動功能對不對,將會影響整個公司,究竟驅向一種事業體「能量聚集」或「能量消耗」的波動狀態。"

投資確實不外人性,偉大的投資家或投機家都能洞悉此點,但只有芸芸眾生以為有速成的投資或投機捷徑。

投資它人是一種人性的洞察,投資自己也是。看了你前述這段話,我也去探索了我的現狀,也來一葉知秋看看自己犯了什麼毛病~~嗯嗯,果然找出了一籮筐,趕緊"莫因惡小而為之",以免產生系統性的波浪效應~~

感恩你的文章,讓我能及時檢討自己的能量狀態,檢視自己是在惡的初升段?還是善的潛伏底?

其實波浪理論源自道氏理論,事實上,道氏理論才該是大眾投資人應該取法乎上的技術分析對象,因為那套理論裡頭沒有公式、沒有預測、沒有想賺大錢的愚癡妄想,只有道先生(華爾街日報創辦人、道瓊指數編製人)在教導投資人如何擇時進場、擇時出場,在股海洶湧中,保護好自己的利益。

股票的大海,不是靠金錢堆砌出來的,它牽涉很多因素,是很多因素的綜合體。這個綜合體,可以形成一種氣場,有高低循環。氣場可以是大宇宙、可以是小宇宙,個股與個股間、投資人與投資人間、企業經營者與投資者間...這些紛紛亂亂的大小宇宙,重重重交疊、重重輝映、重重影響、重重無涉,進而建構出一個宇宙無敵大股海!

我看股海、看人生,如佛家華嚴世界,一微塵中有無盡剎海,相互交涉、重疊、影響而無所掛礙。

投資人若能以您這樣的智慧看投資、看企業、看財富、看人生,庶幾也能心無罣礙也!

短短數語,回饋您在花蓮海邊的體悟!

謝謝您無私的回應與分享~~

志鈞  敬上

王尚智(powerecho) 於 2009-03-12 01:08 回覆:
志鈞兄,您真是太客氣!
我都是看您的書,學習理財,以及投資的呢!

謝謝您捎來更多延伸的智慧,掛在小弟這篇文章的門框上。
您才是站在那個本質深處的人,而且還已經開始分享與教育。我是野狐幫,只有慘敗時的哀鳴而已。

祝福您!難怪戎撫天大哥對您多表讚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