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大洞穴國家公園
2010/07/02 02:22:37瀏覽1375|回應0|推薦70

大洞穴國家公園  (Mammoth Cave National Park)

      有好一陣子沒有去「大洞穴國家公園」了,六月初,去北部旅遊的回程途中,特地安排了一天多的時間,再次的遊覽這個位於美國中南部的國家公園。

      車子由 65號國道南行,在洞穴城 (Cave City) 出口,沿著路標再開二十多分鐘,直達公園的遊客中心。拿了一些資訊後,到鄰近的「大洞穴旅館」(The Mammoth Cave Hotel) ,問問看,有沒有空房間供住宿。真幸連,應該是旺季的,可是空房卻是出奇的充裕而且價位十分合理。像前次一樣,在旅館式的住房和不同形式的森林小木屋中,我們選擇了比較方便的旅館。

      下午六點多,遊客中心關了門,整個國家公園安靜了不少。本來計畫能像上次那樣參加一個夜間的遊河活動,可惜的是這個項目在近年已經取消了。記得上次,乘船夜遊「綠河」(Green River) 時,在蛙聲中看到鹿隻野鴨等野生動物,是何等的興奮。不能遊河,乘著天還沒黑,在旅館附近的公園小徑走走,想不到還能碰到兩隻野鹿呢。「大洞穴國家公園」有 70英里的鄉野小徑供遊客使用,要盡情享受這些小徑風光,靠走路是不大可能,騎單車或許可以。

      夜晚,旅館附近除了一些路燈外,靜得出奇。電視沒什麼好節目看,用這個機會研讀一下由遊客中心拿回來的資訊,同時計畫一下第二天參觀的項目和行程。

      位於「肯德基州」南部的「大洞穴國家公園」,成立於 1941年,是美國的第 26個國家公園。成立的那年,只有40英里的洞穴例入登記,和今天的365 英里差了太多太多。1981 年被「聯合國教育科學暨文化組織」 (UNESCO) 認定為世界遺產,1990年被指為國際生物圈保護區,這些榮譽使擁有五萬三千平方英里面積的「大洞穴國家公園」成為國際級的珍寶。

      「大洞穴國家公園」是「綠河」和「若林河」(Nolin River)河谷丘陵中龐大而複雜的地下洞穴系統。這個洞穴系統的龐大與複雜超出了人們的想像,它有著全世界最長的洞穴,已發現並登記的洞穴長度達 365 英里,最深的洞穴深度為 379 英尺。這些數字遠超過位例第二的中亞「喬冶亞」「Optimioticeskaya  洞穴」,因為它只有 113 英里長和 66 英尺深。地質學家們認為「大洞穴國家公園」的洞穴長度還可以加上六百英里,因為不少的洞穴尚末被發現和登記,同時,新的洞穴尚在形成之中。

      由洞穴中的遺跡,人們知道早在公元前一千年到公元九百年之間,當地的印第安人已在洞穴中挖取石膏。人們對當年印第安人挖取石膏的真正目的並不暸解,只能猜測石膏是用來當食鹽與藥物用,它也可能用在建築或肥料的用途上。公元1812年的戰爭,奴棣們曾在這些洞穴開採硝石以供生產炸藥。洞穴的遊覽用途始於 1816年,也可說是北美洲最古老的觀光景點之一。

      第二天大清早,公園服務中心的門口就有一些遊客在等候著開門。公園的洞穴參觀項目因季節而異,有十來種之多,當然,每個參觀項目所走的洞穴路徑不太一樣,都值得參加。參觀項目依據季節和活動時間的長短,多的一天有8個團次,少的一天只有一兩團。通常兩小時的參觀活動門票每人要十二美元。

      按照參觀的團次多寡,「阿慶」認為最受歡迎的應該是「新入口遊覽團」(New Entrance Tour) ,然後是「歷史遊覽團」(Historic Tour) 。排例第三的是單一的「冷凍尼加拉瓜遊覽團」(Frozen Niagara Tour) 。由於「新入口遊覽團」的行程會經過「冷凍尼加拉瓜」那景點,加上上一次「阿慶」參加的是「歷史遊覽團」,所以這次買了「新入口遊覽團」的行程。「阿慶」記得,上次看過了號稱是全世界最大的洞穴廳,有著最高洞頂的洞穴廳和當年採礦的遺跡,其他的忘的差不多了。

      第一梯次的「新入口遊覽團」,上午九點準時的在遊客中心候車廊出發,分乘兩部交通車到地穴的「新入口」,車程約十分鐘。在入洞以前,領隊的公國管理員給大家介詔了行程並告知注意的事項。「新入口」發現於 1920年代,進去之後要往下走 280級不規則彎曲的鋼鐵扶梯。想到回程,「阿慶」問領隊是否原路出洞?聽到領隊說由另一個出口,並且不必上爬280級扶梯之後,心情放鬆了不少。

      領隊的兩位公園管理員一前一後的護送著遊客,前面的領隊一路開燈及講解,殿後的那位管理員負責關門關燈。洞穴進出口的門平常都是關的,管理員說這種設施防止了洞穴因空氣對流而產生刮風的現象。

      到了一所洞穴大廳,中間有好幾排的椅條供大家休息。等所有的遊客坐好之後,領隊指著洞穴的四週,講解洞穴如何形成以及洞穴內的結構和生物特性。他也讓遊客感受完全黑暗,伸手不見五指的時刻,接著他演示了一燭光的光亮效果,對遊客說,的確是上了一堂有意義的自然課。管理員說,長期生活在完全黑暗中的動物,眼晴無用武之地,所以在這洞穴中發現的小魚小蝦是沒有眼晴的生物。這段話讓「阿慶」警覺,我們身上的器官,若不用的話,一定會很快衰退的。

      「肯德基州」的中部以南是屬於水蝕性石灰岩地型,也就是所謂的喀斯特 (Karst) 地型。雨水或地面上的水,溶解了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或腐敗植物中的炭酸,變成酸性水份,流入河流或沿岩縫滲入,酸性水流慢慢的溶解了石灰岩,使岩縫擴大,產生空間再進一步形成了地下的水流洞穴。隨著水蝕的進展,河床降低,而原先形成的水蝕洞乾涸,就形成了地底的洞穴,同時,新的水蝕過程開始在新的水面持續著。

      由於地型構造的成份差異,水蝕的洞穴的形狀可說有著多樣的變化。喀斯特的地型佔全球陸地的五分之一,地下洞穴和地坑很多地方都有,但是,「大洞穴國家公園」有「綠河」和「若林河」流經,千萬年來,這兩條河流的河床逐步下降,使這國家公園的水蝕洞穴層次至少在五層以上,真是錯綜複雜。我們在一些蝕洞看到洞頂垂下的鐘乳石,也看到石筍和石柱。領隊的公園管理員耐心地向遊客解釋著。

      雖然只是短暫的燈照,「阿慶」注意到有些燈光照到的洞壁上巳有大面積的綠藻附生。公園管理員說,他們已經注意到這個問題,有些地方巳把鎢燈換成LCD燈,改變光波長度,在防止綠藻生長上,看到效果。

      隊伍走到「冷凍泥加拉瓜」景點,算是行程的末端了。「冷凍泥加拉瓜」是一長排垂下的鐘乳石連在一起像靜止的瀑布一樣,極具特色。在這個景點有許多不同形狀的鐘乳石,石筍和石柱,是「大洞穴國家公園」的熱門照相景點之一。看過「冷凍泥加拉瓜」,由另一個洞穴門出口,交通車把大家載回遊客中心,算是完成了「新入口遊覽團」的全部行程。

     「大洞穴國家公園」的洞穴並不華麗,但洞穴系統之龐大卻是世界弟一,也是學習洞穴,地下水,和野生動物的好地方。「阿慶」真是幸運,能兩度在那特殊的所在,留下了時光足跡,特為之記。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oultrychen&aid=4185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