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蘇荷」半日遊
2009/07/17 03:52:58瀏覽1495|回應1|推薦28

 

「蘇荷」半日遊

 在紐約,看藝術品,除了去各種各樣的藝術館,博物館外,值得推介的是花上半天到現代藝術的展台,蘇荷 (SoHo) ,看看。

 阿慶建議東方來的觀光客,去「蘇荷」的那天,上午可以逛「曼哈頓」的中國城,中午先找家中餐館好好地享受一頓美味的中餐,再看看小義大利區,然後漫步沿「運河街」 (Canal Street) 或和它平行的街往西走到「西百老匯大道」 (West Broadway)再北行。這段地區蠻安全的,可以邊走邊看,享受紐約下城的風光。早去沒有用,因為許多的攤位要到下午才擺出來。

 紐約客在地名上很會創造,「蘇荷」只是其中之一。SoHo的原文是 South of Houston,指的是「荷士頓街」(Houston St)以南,「運河街」以北的一片地區,它的東西兩邊可用「拉法業街」 (Lafayette St) 和「第六大道」為界。紐約客把 Houston 發音成「荷士頓」,不是「休士頓」,於是 SoHo 就變成了「蘇荷」了。「蘇荷」之所以出名是它的藝術氣氛,它是世界聞名的藝術區,尤其是現代藝術。 

 在十九世紀時,「蘇荷」區是紐約工廠與倉庫最集中的地區,二十世紀中業,舊的工廠先後倒閉,廠房倉庫被廢置,一九五零六零年代,藝術家們以低廉租金入住,因而許多當今現代藝術的大師級人物都是從「蘇荷」區起家的。箸名的「薩爾瓦多達利」曾在這裡展示他的巨作,今年,在一家晝廊中,阿慶還看到展示了大量他的作品。早期「蘇荷」出身的箸名藝術家還包括了「沃荷」,「李奇斯坦」,「勞森柏格」,「約翰斯」等。六零年代中期,紐約市曾計畫在「曼哈頓下城」建高速公路連接「荷藺海底隧道」以通暢東西交通,這條公路要貫穿「蘇荷」區,並要拆除該區眾多鑄鐵建築,但是計晝受到當地居民強力反彈,末能通過,到了一九匕三年,紐約市通過立法,確認「蘇荷」為文化藝術區,保留了「蘇荷」區的特有建築景觀。

「蘇荷」區的建築多屬於十九世紀中業到二十世紀初盛行的鑄鐵 (Cast Iron) 建築。當時美國正快速工業化,鑄鐵建築成本低,而且可以大量生產,蓋的又快又高又多樣化,替代了傳統的大理石和花崗石建築。鑄鐵建築的一個特色是由於鑄鐵的強度使建築能有大的窗子和高的天花板,光線特別好,到了十九世紀末,幾乎整個「蘇荷」區都是這類建築,極有特色。鑄鐵建築枝術有優點也有一些缺點,到了二十世紀,它快速的被更新的鋼鐵建築技術所取代。

 在一九八零年代初期,「蘇荷」區的藝術家人數上萬,晝廊上千,可說是盛極一時,隨之而來是餐館,酒吧,旅社,書店,咖啡座,精品店及其他商業的入駐。發展後的「蘇荷」成了「雅皮」人士的住宅區,也使「蘇荷」成了時尚和潮流的代名詞。

 一九九零年代,「蘇荷」區更為繁榮和商業化,使當地的租金快速上升,有意思的是,當「蘇荷」區變成了觀光地區後,它的藝術活力反而不如當年。到了公元二千年後,高的租金逼使大批的藝術家和畫廊北遷到較便宜的「切爾西」(Chelsea) 區。可是,這幾年,「切爾西」的租金也成倍的提高了,一些藝術家又開始搬遷,這次是跨越東河,到「布魯克林」的「威廉斯堡」 (Williamsburg) 一帶落腳。

 今天的「蘇荷」和一九匕零年代的藝術家社區巳大不一樣,統艙式的公寓售價是以百萬美元為單位,比藝廊中的作品價格還高。畫廊搬走後精品店進駐,使「蘇荷」成為紐約最隹的商業和觀光地區之一。

 當您在中國城飽餐一頓之後可以北行,看看「小義大利區」,碰到 Grand 街或 Broome 街就要左轉走向「西百老匯大道」,經過 Greene 街時不妨注意一下,或許可以看到好的璧晝,那也是藝術家的作品呢!到了「西百老匯大道」北行會經過 Broome 街,這才是藝術響宴的開始,大道兩旁的走道上展示著一攤又一攤的晝作或其他的藝術品,您可以慢慢地欣賞,如果有興趣也可以和那些作品的創作者聊聊天,美言兩句鼓勵一番。

 隔一陣子去一趟「蘇荷」,常會發現新的變化,就在這兩年,阿慶看到一些新表達方式的藝術品呈現,而且感到那些藝術家真有創意和天才。邊走邊看,不時拿起相機遠遠的偷照他幾張。作品被照相,有的藝術家不介意,有的卻是拒絕,作為藝術的愛好者當然要尊重他們。

 天氣熱的話,看了一陣子走道上的藝品後,可以找家路旁的畫廊躲一下,吹吹冷氣,看看他們的展品。畫廊的管理人員都蠻友善的,不會盯著您賣晝的。當然,您也可以找家咖啡廳喝點飲料,休息一下。沿著「西百老匯大道」走到 Prince 街,不妨右轉,Prince 街的兩旁充滿了賣女士裝飾品,小藝品,和觀光記念品的攤位,兩旁的商店可能就是名牌精品店夠您逛的。由 Prince 街走到「百老匯大道」,您可以高高興興地乘地鐵,打道回府了。

 阿慶去過好幾趟「蘇荷」,除了接触到最新的現代藝術外,對藝術家的貢獻也起了敬意。是他們的獨特方式把老舊的廢墟發展成時尚的「雅皮」地段,現代化,但保存了古文化和建築傳統,形成了別地方沒有的,獨特的社區,和觀光資源。如果阿慶能參與舊社區重建策畫的話,一定會考慮到這種模式的。

===

2009/07/17 13:09 刪除回覆
Dear 阿慶哥

特前來恭喜您所發表「「蘇荷」半日遊」一文,已經登上聯合新聞網首頁,旅遊休閒|旅人手札,歡迎有空前往觀看。^_^

非常謝謝您的好文分享,此推薦是利用轉址的方式連結到您的文章。如此文有原因不希望被推薦,請到電小二訪客簿留言,會盡快協助取下。

電小二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oultrychen&aid=3140614

 回應文章

chelsea
蘇荷如在眼前
2009/07/17 13:23
果然有了照片就不一樣,整個蘇荷區鮮明了起來!
阿慶哥(poultrychen) 於 2009-07-21 01:53 回覆:
謝謝!